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郵票 紀念幣 錢幣 孔廟 集郵博覽 2017-05-14
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因為工作關係,小編參加過不少集藏活動,自然以集郵類居多,錢幣類的也有,但主要是新品發佈會。5月10日,小編受邀參加了一個有點特別的集藏活動,這就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微信號的微友歡聚活動,一路感受還是蠻新鮮的。

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活動在山東曲阜舉行,比較關注錢幣收藏的郵友們也許會聯想到5月18日即將發行的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的確,這也是這次歡聚活動舉辦的一個契機。此次參加活動的15位微友是從參與了中國金幣總公司微信號的招募活動的80多個自願報名者中選出來的。

咱們集郵有原地,要說金銀幣的主題相關地就相當於“原地”了吧?為什麼要興師動眾地搞一個金銀幣原地遊呢?金幣公司的初衷是:所有文化類題材的金銀幣,一定要去實地觀察、學習、體驗過一番之後,再來看看金銀幣實物,這樣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更為重要的是,去了實地絕不能走馬觀花看看,甚至聽一般的導遊講解註定會覺得意猶未盡,而應該有一個精通相關文化背景的專家高人來細細講述、慢慢梳理,才會讓你更加全面深入地瞭解那些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最最重要的文化內涵。

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那麼,這位專業的大拿來了,他就是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10日一早,微友們集合在曲阜孔廟前,在楊館長的引領下,開始了一天的孔廟、孔林、孔府之行,通過楊館長的講解,我們得以走近中華文明的聖賢——孔子,領略儒家文化的精髓,太漲姿勢了!

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曲阜孔廟被建築學家樑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它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而孔子作為中華文明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創立的儒家文化堪稱中華文化的主幹和精華。在楊館長的精彩解說中,我們一行人邊參觀,邊瞭解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和典故,對孔子和儒家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而楊館長對於儒家文化和當今世界文明的一些思考也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在頻頻的答疑解惑和交流中,這次文化之旅大家都感覺收穫滿滿。

下面是答謝時間:此次“三孔”之行,得到了中國金幣特許零售商——濟寧華鑫發展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給予了微友們全程的精心安排和協助,對此小編也是萬分感謝,希望今後常常組織這樣的活動啦~

有了這次“三孔”之旅,小編再回頭看這幾枚即將發行的金銀幣,真是多了幾分親切感——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7〕第3號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17年5月18日發行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一、紀念幣圖案

(一)正面圖案。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並刊國名、年號。

(二)背面圖案。

150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曲阜孔廟大成殿及萬仞宮牆大門建築造型組合設計,並刊“曲阜·孔廟”字樣及面額。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孔子燕居像,並刊“孔子”字樣及面額。

1公斤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孔子行教像,襯以杏壇講學和周遊列國畫像石圖案組合設計,並刊“孔子”字樣及面額。

15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曲阜孔林萬古長春牌坊建築景觀,並刊“曲阜·孔林”字樣及面額。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曲阜孔府大門造型,並刊“曲阜·孔府”字樣及面額。

二、紀念幣規格和發行量

150克圓形金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金150克,直徑60毫米,面額200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800枚。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金8克,直徑22毫米,面額10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0000枚。

1公斤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銀1公斤,直徑100毫米,面額30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3000枚。

15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銀150克,直徑70毫米,面額5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6000枚。

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銀30克,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50000枚。

三、該套金銀紀念幣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瀋陽造幣有限公司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銷售渠道詳見中國金幣網(www.chngc.net)。

中國人民銀行

2017年 5月 4 日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圖案

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小編探“三孔”,“原地”感受深~

公告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集郵博覽》投稿郵箱

期刊:[email protected]

微信:[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