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幼兒園 全職媽媽 育兒 艾樂教育 艾樂教育 2017-09-22

秋季到,入學季。

家裡有適齡幼兒的寶媽會開始考慮糾結“入園”這個大問題,作為孩子第一次走進學習生活,什麼時候送寶寶上幼兒園最合適?應該早一點還是晚一點才最好呢?今天我們開始大討論。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為什麼支持孩子早入園:

支持早入園的寶媽認為,越小的寶寶學習能力越強,幼兒園是一生教育系統的重要奠基,當然越早越好。而且寶寶在幼兒園才能學會懂禮貌講規矩,家裡慣出來的“小皇帝”不是任性嬌氣霸道無禮、就是膽小怯懦畏畏縮縮。

為什麼支持孩子晚入園:

支持晚入園的寶媽認為,寶寶至少得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上廁所,有麻煩了知道找老師,哪裡不舒服了說的清楚,不然一個幼兒園那麼多孩子,老師哪裡照顧的過來?孩子還是要自己教,都推給老師才是不負責任。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雙方的論點都很有道理,那麼,到底儘早入園好,還是晚一點入園好呢?

今天讓我們來辯證看待。

早入園VS晚入園 利弊一覽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早入園

利:由於很多媽媽都會本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導致低齡化入園越來越普遍,許多寶寶在2歲左右入園。這時候的寶寶對外界探索興趣濃厚,對環境適應起來更容易。儘早接受系統的科學教育,邊吃邊玩、打滾哭鬧這些不良行為也能得到及時糾正,有助於寶寶養成健康生活規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弊:年齡小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相對差一些,入園後由於環境改變和交叉感染生病的機率會更高;3歲以下是親子關係形成的關鍵時候,情緒細膩的敏感型寶寶,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這對性格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由於語言、智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不成熟,低齡寶寶對幼兒園師資力量、專業能力要求更高,媽媽需要對園方進行更深入透徹的考察。

晚入園

利:3歲以後自我意識的萌芽讓寶寶對尋找朋友、社會關係的建立更積極,交流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更熟練,控制協調能力也初步具備,更好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準備面對幼兒園生活更遊刃有餘;寶寶成長階段與幼兒園教學內容教育方式更加匹配,對於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的建樹更有優勢。

弊:過晚入園的寶寶在性格習慣方面已經相對固定,如果此時有什麼不良習慣和行為,老師糾正起來相對困難。

不難看出,早晚入園各有利弊,而且更多好處也伴隨著更多壞處。但寶寶入園可不是2歲或者3歲一刀切的問題,最佳入園時機還要根據每個家庭和寶寶的性格、發育和成長狀況決定。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媽媽不妨對寶寶和家庭做個評估,看看自己寶寶更適合哪種情況:

寶寶準備好了嗎?

身體情況:很多媽媽應該都聽過傳說中的“入園生病定律”:入園第一年寶寶們生起病來真是“此起彼伏”,其實這是寶寶免疫系統發育強化的過程,一段時間適應後就會逐漸好轉。但是如果寶寶體質較差,反覆生病的糟糕體驗和焦躁心情反而會讓他產生抗拒心理,這種情況的寶寶最好還是等長大一點、到免疫系統相對完善的3歲左右入園最合適。

溝通能力:寶寶能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想喝水或是想上廁所的需求?摔倒磕疼或者肚子疼了,只會哇哇大哭還是會告訴你他哪裡不舒服?在遊樂場或者其他公共場合他懂得“輪流”“排隊”這些基本規則嗎?

寶寶的集體生活是從幼兒園社交開始的,溝通表達能力對於寶寶入園後順利解決麻煩、適應幼兒園生活非常重要。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尋求幫助的能力,會讓他更平穩安全的適應環境改變,而不會因為手足無措產生被拋棄的失落感。

情緒管控:他是不是經常希望有小夥伴一起玩?遇到分歧能不能嘗試著講道理而不是哇哇大哭?日常生活中和媽媽短暫的分開基本能夠接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寶貝已經準備好上幼兒園啦!

相反如果寶寶非常黏媽媽,會對分離表現的非常焦慮,就要考慮情緒對孩子健康的負面影響。通常來說,年齡越小的寶寶分離焦慮產生的影響越大。

自理能力:寶寶會自己吃飯嗎?能自己上廁所嗎?套腳的鞋子可以順利穿上嗎?這些基本能力不僅可以減少寶寶幼兒園生活的很多麻煩,也是很多幼兒園都會要求具備的哦。

隨著寶寶的長大,他需要更廣闊的空間和社會環境去的探索發掘,也需要認識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白天只有全職媽媽、晚上加一個爸爸”這種過於簡單的家庭結構阻礙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發展。而靠爺爺奶奶帶的孩子,由於教育觀念的不同和老人精力體能的限制,對寶寶進一步探索世界的能力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很不利。

所以,入園是寶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但“幾歲入園好”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對外界探索興趣強烈、身體條件良好的寶寶,早入園更有利發展;而媽媽的陪伴,對體質心理相對敏感的寶寶更加重要。盲目拔苗助長或者過度保護太晚入園都不是好主意。相信看完本文後,寶媽們可以做到心裡有數,為孩子制定合適的入園時間。

更多幼兒教育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艾樂幼教創新工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