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幼兒園 婚姻 情感 育兒 育兒攻略 2018-12-11

最近發現我關注的幾個母嬰育兒博主都在寫一個話題,“要不要婆婆幫忙帶孩子”。這個話題似乎挺火的,因為我看但凡是這種內容的文章下面,留言互動都特別多,而且經常還能看到在吵架的。

拿這個問題在幾個生完寶寶的媽媽群裡問了一下,大家的討論熱情也是十分的高昂。有的說“婆婆當然要幫忙帶孩子,不然我可不給他們養老”,也有的說“自己的孩子幹嘛讓婆婆幫忙帶,婆婆的責任就是把他兒子帶大,我的孩子是我的責任”,還有的說“養孩子當然還是得自己來,但是大部分夫妻兩個人都工作,有時候是真的沒時間那就拜託老人幫幫忙,畢竟找保姆什麼的花錢不說,人品也不好說,萬一是個壞人呢?”

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要不要婆婆幫忙帶孩子這個問題,我先保留意見,就是想知道,在各位家長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方面,讓婆婆幫忙帶孩子可能產生的一些後果,家長們真的都能夠接受嗎?

孩子和老人更親

雖然說是媽媽生下了小寶寶,兩個人之間有著血濃於水的羈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時候也並不是靠著這些血緣關係維繫的,都是兩個人之間的相處中感情逐漸加深,即使是母子關係。

我身邊這種例子真的不少,夫妻雙方為了工作,將孩子扔給老人照顧。後來漸漸發現,隨著孩子的長大和自己一點都不親,下班回來也不說找自己,哭得時候嘴裡喊的一定是“奶奶”,眼裡面完全沒有爸爸和媽媽。

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孩子還小,根本離不開大人,每天和老人朝夕相處,當然和老人感情最深。畢竟自己吃飯睡覺玩耍,陪在身邊的都是老人。當然不是說完全不愛爸爸媽媽,而是如果孩子心中有個親人排序的話,那麼爸爸媽媽可能就不會是第一位。

錯過孩子的成長瞬間

小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哪天突然就意識到,寶寶已經長大了。他已經會走路,並且還會簡單的詞句和句子,但是你對於這些都不知道是怎麼發生的。這些就是爸爸媽媽錯過的孩子的成長瞬間。

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獨特又珍貴的,並且錯過就不會再有。身邊有個朋友,和老公在別的城市工作打拼,孩子交給了奶奶和爺爺來帶,就是想孩子以後有一個輕鬆些的未來。前一段時間和老公回來,倆人大包小包買了好多東西,但尷尬的是,倆人給孩子買的衣服鞋子,孩子全都穿不上,用我朋友的話說就是,“孩子在沒有我的地方不知不覺長這麼大了。”那一刻她有一些說不清的感覺,就是如果再讓她選擇,她可能再累再苦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照看。

影響孩子能力開發

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從孩子身上就體現出來了。報興趣班和輔導班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如果所有的知識都指望學校來教,那就大錯特錯了。表嫂家的小朋友,今年上了小學,上學後因為寫作業這個問題,表哥和表嫂能天天生氣,並且小朋友還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因為人家的別小朋友在幼兒園時期就參加了一些輔導班,或者是家長在家裡的輔導,在開學前就已經學會了九九乘法表和拼音。

而表嫂家的孩子,之前一直是奶奶在帶,老人家就每天去幼兒園接送一下孩子,根本教不了小孩子這些知識,等到要上小學了,表嫂才把孩子接到身邊,於是現在學習很吃力,課堂上老師教的知識,對於他來說都超綱了。

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時候,大腦有一段黃金髮育期,抓住這段時期,培養孩子的能力和智力開發,對於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是有所幫助的,不說培養成一個小天才,起碼可以領先一些人。但是如果孩子在老人身邊,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到這些,因為帶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成年人都會喊累,老人能顧得上孩子的基本吃喝溫飽問題就已經不錯了。再多的老人也沒有那個能力。

而且小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他們的很多動作和習慣都是根據觀察周圍人而學來的,所以如果孩子給老人帶,孩子身上會有很多老人的痕跡。我有段時間家裡比較忙,就先把大寶放在鄉下的老家待了一個多月,等到我去接他的時候,說話都變味了,一嘴的鄉音。回到家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把大寶的口音糾正過來。

所以說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重要的並不是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孩子,而是老人帶孩子所產生的後果。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有些事情一旦形成,影響的可就是孩子一生。

我是錢多多,一個畫多錢少的二胎媽媽。你有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嗎?你對這件事什麼看番?快來留言板和我交流一下吧。

要不要讓婆婆帶孩子,這幾點你有考慮清楚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