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喜馬拉雅FM算是這幾年音頻行業的網紅了,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使市場產生大波動!

近日,喜馬拉雅大規模變更工商範圍被爆出,公司註冊資本減少314餘萬元,縮減5.22%。而且包括小米副總裁洪峰在內的12名董事退出,僅剩喜馬拉雅FM CEO餘建軍一人。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再次引發喜馬拉雅“上市”的猜想。對此,官方迴應是的組織架構進行了大變動,公司正在進行VIE架構的搭建,目前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

VIE架構的搭建且不說,從它的融資來看,騰訊、高盛、泛大西洋資本參與投資,喜馬拉雅的E輪融資投後估值就已經達到了240億元。

240億估值!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成功屬於

眼光獨到的睿智者

近些年來,關於喜馬拉雅上市的傳聞屢傳不止。外界對於喜馬拉雅是否上市的問題可以說是特別關心了!“緋聞”不斷,又自帶“八卦體質”,喜馬拉雅是怎麼成為音頻界網紅的?

用“時勢造英雄”來形容喜馬拉雅的創業之路再貼切不過。

2012年,是內容創業元年。財經作家吳曉波投資新媒體、網紅papi醬的直播視頻正火、深耕內容的羅輯思維、熊貓自媒體聯盟等優秀自媒體號拿到融資,完成從個人向機構的轉變。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在這個新的傳播生態中,內容創業風口前所未有的大。資訊類平臺紛紛湧入這個風口,似乎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

同樣是瞄準內容創業的風口,喜馬拉雅的選擇卻不一樣。它意識到音頻領域在內容創業上前所未有的缺口。在別人都在忙於自媒體內容的圈地運動時,喜馬拉雅開始了音頻模式的探索。

2013年,喜馬拉雅APP正式上線。憑藉對內容消費趨勢的正確把握,僅半年突破千萬用戶。到了2014年5月,喜馬拉雅的用戶數已經達到4000萬。

憑藉強大的用戶基礎,喜馬拉雅上線付費音頻,大獲成功。同年6月,喜馬拉雅FM上線了馬東的付費節目《好好說話》,首日銷售額就突破了500萬,堪稱標誌性事件。

同年12月,喜馬拉雅乘勝追擊,又舉辦了“123知識狂歡節”,當日總銷售額達到5088萬元,相當於淘寶首屆“雙十一”的銷售額。

時隔一年,喜馬拉雅舉辦第二屆“123狂歡節,”為期三天的內容消費總額達到1.96億元,幾乎是首屆123狂歡節消費總額的四倍。

喜馬拉雅憑藉著先發制人的優勢、平臺流量優勢及平臺內容優勢,迅速成長為國內音頻分享平臺和知識付費領域的頭部平臺之一。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會員規模

實現高速增長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紅得快涼得快的產品比比皆是。而喜馬拉雅可以說是個中特例,難得可以保持連續幾年的熱度。

截止至2018年,喜馬拉雅的總用戶規模就突破了4.8億,市場佔有率超7成,可以說喜馬拉雅在付費音頻領域稱霸一方。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保持高速增長的不僅僅是用戶規模,付費會員增長率之高可謂付費音頻行業之最。根據36氪數據,2018年喜馬拉雅的MAU增長率為130%。與活躍用戶規模相似。自2018年4月會員系統上線,截至2019年5月,喜馬拉雅付費會員數已經突破400萬。

1年內會員數增長了11倍,年複合增長率1100%+;付費率增長了近8倍,年複合增長率776%,月ARPU值達到58元。

喜馬拉雅的定位就是付費音頻,這就說明它的主要利潤點在於付費會員及付費轉化率。在付費會員上,400萬這個數字無疑是龐大的。

而在付費轉化上,喜馬拉雅的MAU增長率是130% ,這個數字是建立在400萬的會員規模基礎上,這意味著只有5.7%左右的付費比率。

這在付費音頻領域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但相比於付費視頻還是差距甚大,喜馬拉雅在這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間還是要有的。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優質內容

獲得用戶青睞


作為一個內容付費的平臺,優質的內容必是其價值核心。優質,不僅僅指的是內容上的優質,也包含選擇上的優質。

一方面,為了給用戶更多更好的選擇,喜馬拉雅建立了多元化、多樣化的內容體系,包含小說、直播、廣播、相聲、人文、歷史、段子、音樂、個人成長、商業財經、英語、好書精講等幾十個類別可供用戶選擇。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這樣做既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偏好,又能夠擴大用戶群、增大付費轉化率,一舉兩得。

另一個方面,則是內容上的優質。在內容為王時代,做好優質內容傳播才是關鍵。這意味著喜馬拉雅必須要具備優質資源的能力。無論是音頻質量、音頻內容,用戶能從中獲得或深度、或專業、或愉悅的感受。

喜馬拉雅是如何獲得優質的內容?

斥巨資購買版權。從2015年開始,喜馬拉雅就相繼與閱文集團、中信出版集團、中南出版集團、上海譯文出版社等諸多一線出版商合作,合作內容包括有聲改編、IP孵化、版權保護等等。

目前喜馬拉雅已經擁有市場70%暢銷書的有聲版權,85% 網絡文學的有聲改編權,6600+英文原版暢銷有聲書。

此外,喜馬拉雅還與諸多行業內人氣大咖建立深度合作關係,截止目前喜馬拉雅合作的大咖就包括高曉鬆、馬東、吳曉波、蔡康永、郭德綱、馮侖、龔琳娜、華少、黃健翔等等。

集合各領域優質內容為其所用,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融合智能

尋找新的生機

與大多數行業一樣,付費音頻也陷入了同質化的局面。荔枝FM、網易FM、企鵝FM、懶人聽書等行業競爭者也佔據不少市場。


如何從大量同質化內容的競爭中破局?喜馬拉雅做的是優質內容為核心,進行延展布局,來尋找新的生機。

近年來,人工智能逐步在內容生產領域應用,推動內容生產領域的發展,大有勢不可擋的趨勢。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喜馬拉雅加大力度在智能硬件上的佈局。

自2015年喜馬拉雅就開始與下游硬件廠商展開合作,為智能硬件設備提供有聲內容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並且積極開拓有聲內容消費市場,以創新、多元的內容吸引更多用戶及增強用戶粘性,尋找付費音頻新的生機。


估值超200億元,喜馬拉雅憑什麼這麼貴?


去年,喜馬拉雅還推出了AI音箱小雅,可以免費收聽喜馬拉雅FM上的會員精品內容,並贈送一年的VIP會員,僅用了40小時就宣佈賣空告罄。

人工智能實現了有聲內容與智能硬件的完美融合,實現音頻到智能場景的落地。

本文由馬克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