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奇人王慶玉

藝術品 濟公 觀音 博物館 莫旗發佈 莫旗發佈 2017-08-28
奇石、奇人王慶玉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時間是最公正的見證者,10年前王慶玉的“玩石頭”大膽舉動在更多人的眼裡是一個不可理解的行為,有人認為這是瞎胡鬧,也有人認為是想發財想瘋了,更有甚至認為他“精神”出了問題……然而,日月如梭,當年所有的偏見都被一一解除,事實證明他選對了路。

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如今王慶玉已是我旗森磊奇石會館的館主,64歲的他如今已是一位擁有500多噸木化石原料,身價過百萬的奇石收藏者。

2007年,王慶玉從奎勒河鄉政府退休後,每天不知該做些什麼,倍感空虛。偶然間,他從電視和網絡上看見有很多人將收藏奇石作為一種愛好,而奇石形態各異,總能讓人產生無盡的聯想,這也讓王慶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次,王慶玉到家附近的河邊散心,看見河水清澈見底,於是就挽起褲管,擼起袖子,在淺灘處光著腳下去摸索,竟然真的發現了好多漂亮的石頭,他仔細地將石頭洗乾淨,帶回家欣賞,越看越心動的他從此和奇石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他白天奔波于山水田地間,搜尋那些奇特的石頭,晚上就琢磨著怎麼才能把一塊塊普通的石頭變成一件藝術品,平常出遠門走親訪友,他都會格外留意搜尋一些奇特的石頭,有時候遇到喜歡的石頭甚至會出錢去買。為此,“村裡不少人覺著我不務正業,整天就弄些石頭。可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心裡也高興,看到喜歡的石頭就愛不釋手。”王慶玉笑道。

蒐集奇石的經歷是艱辛而甜蜜的,為了一件奇石作品,從選料到製作,有時要花費幾十天的時間,遇到不懂的還要四處拜訪一些民間藝人。記得有一回,為了得到一塊木化石,王慶玉花了一天時間步行到離家100多里路的地方去尋找,鞋子磨破了,褲子刮壞了,幸運的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木化石。很多次,王慶玉揹著蛇皮袋子外出撿石頭,由於穿著和打扮很像拾荒的,總是會吸引來不少異樣的目光,讓他尷尬不已。然而,六年了,王慶玉卻樂此不疲,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去撿石頭,如今已經走過數萬里路的他時常跟人開玩笑說:“萬里長征我都走了好幾回了。”

如今,王慶玉在我旗尼爾基鎮開了間奇石館,這間小小的奇石館雖然不算大,卻儼然是一個奇石的“博物館”。走進奇石館,只見木架上、櫃子裡滿是千奇百怪、造型迥異的石頭,或站或蹲、或探頭探腦,那些曾經生於河床、棄之路旁,無人過問的一塊塊的廢石,在這裡成為了一件件高貴雅氣的藝術品。

“石本無意,拾者有心。每一塊石頭都藏著一個故事,只有有心人才能讀懂它。”在王慶玉看來,每一塊石頭也都是有靈性的,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來歷和獨特的寓意,所以他為每一塊石頭都取了美妙的名字。“看,這塊石頭像珊瑚,叫珊瑚賀喜。”王慶玉指著一大塊造型奇特、被河水侵蝕的如珊瑚的奇石說,他收藏的石頭,形如老嫗、密如情侶、狀類駱駝、態似猴子等等,形態各異,紋路奇特。有的石塊上花紋像漢字,有的像河流、像海浪、像貝殼、像酒罈等。放眼望去,這裡真是一座讓人稱奇的寶庫。

“你看,這塊石頭叫‘觀音大士’”王慶玉隨手拿起一塊他喜歡的紅色的石頭介紹起來,這塊石頭是他從河裡撿來的,石頭是半圓空心的,石頭的中心有一個人似的小石,整體看來就像觀音菩薩。一大塊石頭色調凝重,石面光滑,中間的波浪形紋樣宛若風吹海水拍打石頭激起的層層浪花,王慶玉取名為“浪花翻騰”。 要說最吸引人的,還是他那桌“石頭宴”,“紅燒肉、”“四喜丸子”、“鵪鶉蛋”、“地瓜”,一道道用石頭做成的菜餚妙趣橫生,不禁勾起人們強烈的食慾。“海上生明月”、 “仙女照鏡”、“紅星閃閃”、“比翼雙飛”……對於所有收藏的石頭,王慶玉不僅為它們取了名字,還給每塊石頭“量身定做”了精緻的木底座,並配上了種類、尺寸的文字說明。

藏石過程如體味人生“園無石不秀,宅無石不雅”。王慶玉認為,石能啟迪心靈,養性怡情。石頭雖然遍地都是,但收藏奇石並不是見到石頭就收藏起來,也是有很深的文化的。王慶玉說,石頭可按石質、石形來分類。他將自己收藏的石頭歸為景石、類石、化石、晶石等。他告訴記者,一塊石頭看似簡單,卻要經過覓石、藏石、賞石三個步驟來領略到它的獨特韻味。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體味人生的過程,身心都會受益良多。王慶玉認為,石頭的品味取決於它的形狀,一般越是獨特品味越高,然後經過反覆推敲,在靜下來的那一瞬間,會發現石頭“活了”,賦予了生命,擁有了靈性,似乎是在與你交談。

幾年的時間,王慶玉收藏了幾百噸的奇石,有的像人,有的像動物,有的像山峰,有的像情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尊濟公造型的石頭通體大部分為乳白色,還有黑色紋路點綴其中,十分好看。王慶玉說,這尊濟公像在他看來就是無價之寶。他說:“石頭價值幾何不能一概而論,你喜愛它,那就是無價之寶,不能只用錢來衡量它的價值。”還有一個名叫“吸菸兄弟”的石頭擺件也非常好看。王慶玉說,“當時得到這塊石頭的時候,斟酌了好久才想好打造成現在的模樣。”彩石顧名思義就是石頭身上帶有天然生成的色澤,彩石品種相當豐富,有硃紅、橙黃、綠、蘭、紫、灰等多種顏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等質地……

王慶玉對採集、蒐購回來的奇石,從質地、形狀、紋路、顏色到內在神韻加以推敲。一段時間後,認為已悟到其中真髓,就會拿出與同好共賞,與知音交流。王慶玉介紹,雖然奇石館是打開大門做買賣,但不賣給不識貨的人,也不願意賣給投機的人。“有很多人來買石頭,直接問哪種石頭買了能賺錢,我不太想賣給這樣的客人,怕石頭在他手裡就失去精神層面上的意義了。”

以石會友感受自然,王慶玉自己還不清楚自己收藏的“寶貝”究竟價值幾何,但有很多收藏界人士給他估算,價值至少在100萬以上。然而,對王慶玉來說,錢不是最重要的,石頭裡埋藏的情和意才是最重要的。借物抒情,透過石頭,表達出自己的心聲與情意,同時提升著自己的修養。

現在,王慶玉可是個大忙人,每天為奇石洗澡,設計造型,選取石料,外出學習,參加一些石展活動,接待來訪者。特別用心的他,這幾年可是積累了不少的玩石頭的經驗,從石頭的質地成因,雕琢藝術,國內各地石料的佈局,再到國內的奇石市場的前景,他講起來可是頭頭是道,真有點專家學者的派頭。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王慶玉覺得奇石能顯現出大自然的靈氣和蘊涵深意,他經常以石會友,和石友們看看石頭、聊聊石頭,就彷彿沉浸在各種美妙的風景中一般,借奇石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靠這一塊塊來自山上、水邊的石頭和石友們擁抱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韻味。“玩石頭能讓浮躁的心靜下來,也能讓人更加敬畏自然,明白大自然和人應當和諧共處的道理。”

老王玩石頭玩出名堂,妻子劉君也被耳聞目染成了行家裡手,那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的她談起石頭講的也是頭頭是道。特別是王慶玉近期作品她會講的繪聲繪色,,什麼“活佛”、“濟公”從選材,到雕刻工藝講起來振振有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