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結語

2017年,鹽田千春接到森美術館邀請,舉辦其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個展。但就在她決定接受邀請的第二天,卻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千春忍著身體的不適,在治療中陸續完成創作,這樣的經歷自然也會再次投射到作品中。於是,我們在森美術館再次看到了與《Flow of life》有著如出一轍心情的、有關身體與生命的作品: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結語

2017年,鹽田千春接到森美術館邀請,舉辦其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個展。但就在她決定接受邀請的第二天,卻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千春忍著身體的不適,在治療中陸續完成創作,這樣的經歷自然也會再次投射到作品中。於是,我們在森美術館再次看到了與《Flow of life》有著如出一轍心情的、有關身體與生命的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結語

2017年,鹽田千春接到森美術館邀請,舉辦其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個展。但就在她決定接受邀請的第二天,卻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千春忍著身體的不適,在治療中陸續完成創作,這樣的經歷自然也會再次投射到作品中。於是,我們在森美術館再次看到了與《Flow of life》有著如出一轍心情的、有關身體與生命的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過,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到震動的還是以下幾句,來自“一條視頻”的採訪: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結語

2017年,鹽田千春接到森美術館邀請,舉辦其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個展。但就在她決定接受邀請的第二天,卻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千春忍著身體的不適,在治療中陸續完成創作,這樣的經歷自然也會再次投射到作品中。於是,我們在森美術館再次看到了與《Flow of life》有著如出一轍心情的、有關身體與生命的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過,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到震動的還是以下幾句,來自“一條視頻”的採訪: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再偉大的藝術家卻也有著如此謙卑的心情,覺得“觀看自己作品的人,能夠暫時忘記每天的忙碌”,便會感到自己得到了拯救。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情,才能做出如此細膩動人的作品吧。

千春的展覽還未結束(2019.6.20 - 10.27),有機會有興趣前往的朋友可點此查看。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導語:今年6月,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在位於東京的“森美術館”舉辦了其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個展。展出作品,除千春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裝置,同時包括藝術家早期繪畫、錄像、行為藝術(圖像)等作,共計120餘件。

我從朋友所攝的照片中看到現場盛況,此前從未聽說過“千春”之名。在那些細細密密的紗線布成的房間裡,紅線如血液般噴湧而出,裹挾著空間,同時釋放空間。即便僅通過照片上的一瞥,你也很難不被某種巨大的美感與張力所吸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裡說,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複製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藝術的本質。面對這樣的處境,藝術作品必須藉由“震驚”來解放觀眾審美經驗。與朋友閒侃,也經常會討論道,現在看什麼、聽什麼,已經很難有一種“這東西我沒見過”的驚奇興奮之感了。但千春作品給我的感覺,無疑就是“震驚”。

下文將通過千春的生平,意圖窺得這位藝術家手中絲線的情緒與記憶所在。

京都繪畫時代

鹽田千春(しおた ちはる,Chiharu Shiota)1972年生於大阪,父母均從事裝卸與運輸工作。千春自小在工廠長大,目睹了父母的辛苦,因此決心“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從事一些創造性工作”。

1992年,千春入學京都精華大學,主修油畫,期間曾赴澳大利亞交流留學,學生時代繪畫作品以抽象、超現實主義為主。但僅僅是第二學年,千春便感覺“自己不能再作畫了”。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感覺自己不能再畫畫了,因為對我而言,畫作只是畫布上的顏色而已。勾勒線條、塗飾顏色的過程,並沒有讓我感到愉悅或解脫,想到這裡就覺得很難受。有一陣我被困擾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夢到自己在一幅二維的畫作裡面,不能尖叫亦無法呼吸。

這樣的困境直接促使她完成了在澳期間的第一件行為作品:Become painting1994千春站在一張巨幅畫布前,令朋友向自己的身體不斷潑灑濃度極高的瓷漆,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成為繪畫”本身。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決定從二維走向三位,從平面轉向空間藝術後,千春漸漸開始嘗試用“紗線”作為自己的新創作材料。“絲線在空間中游走,讓我感覺像在更自由地畫畫。”1994年的《From DNA to DNA》,帶有傳統的日式美學: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完成的《Accumaulation》,在編織方法上有一點 Gertrud Goldschmidt(下下圖)的影子,那時的千春大概還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FROM DNA TO DNA, 1994, Kyoto City Museum of Art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Reticulárea, 1972, Vue d’exposition Museo de Bella


1996年的《Flow of Energy》,感覺更像是一次試驗性質的練手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1997年,千春自京都畢業,隻身前往柏林,師從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瑪麗娜告訴她不要以“表達”和“意義”為創作基準,而是要以“體驗”為行為動力,探索痛苦、血液與身體的極限。這些自然影響到千春。可以看到,這段時期千春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在表達方式與作品主題上也更加大膽決絕。有意思的是,瑪麗娜其實不太支持千春以紗線為原料的想法,但顯然,後者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遵從導師的建議。

1997年的《Try and Go Home》,千春在森林裡禁食四天,最終在妄想和狂躁的狀態下挖出一處樹洞並在其中棲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8年的《CongregationI》更像是一次裝置與行為混合的嘗試,千春將自己的身體深陷在動物屍骨包圍的泥潭中,物體排布方式呼應“聖餐”之名: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1999年的《Bathroom》,千春在一間狹小的浴室,以“泥土”作原料,不斷沖刷自己的身體,以此表達“人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與生俱來的標記”的想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你越是想要衝刷它,它們便越會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記。”


衣服,窗戶,與鋼琴

千春作品常以“Memory”,“DNA”,“Sleep”等詞命名,這些與記憶、身份、夢境呈直接相關的主題,也反映在藝術家作品所用的原料上:衣服,鞋子,鑰匙,箱子,窗框,床體,每一件物體都帶有強烈的個體印記。

1999年畢業後,千春移居柏林,在這裡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方式。2001年的橫濱雙年展上,她用22件“14米長”的巨型衣物完成裝置《Memory of Skin》,每一件衣物都被泥水深深浸染,同時被位於展廳頂端的流水沖刷,靜謐而充滿儀式感。這是千春第一次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主題與《Bathroom》不謀而合。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德國的時候,我常常想念日本,但回到日本,我便知道我必須要呆在國外。在柏林的生活能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個異國人,局外人,因為我與他人不同。但回到日本,我便與其他人一樣了,這就像是你有一碗鹽水,必須要讓它蒸發,等鹽結晶,才能看到“鹽”的狀態。讓自己呆在國外,對我來說就是“幫鹽結晶”的過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5年,千春用數年間收集的百餘件窗戶完成作品《His Chair》,觀者可進入被舊窗包圍的中間區域,坐在椅子上凝視每個窗口,想象他們曾經的主人看到的景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0年《Farther Memory》則帶有更強的東方印記: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果說衣服與窗戶側重展現個人歷史,那麼當鞋子、手提箱以龐大的數量匯聚,再經過帶有“連接”、“時間”意味的紗線串聯,你很難不聯想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歷史。2008年《Over the Continents》,收集了來自華沙與克拉科夫的450雙鞋子,每一個捐贈者都在鞋中附寫一份小故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同年的《Trace of Life》,千春將鞋的載體從美術館搬到了柏林廢棄的樓面上: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3年的《Letters of the Thanks》相對沒那麼沉重,收集了日本各地的數千張感謝信: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4年的《Dialogues》,400個老式手提箱在沃爾索耳的新藝術畫廊中布成了一道流動的“階梯”: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紅線,黑線,與白線

千春手下的紗線有紅、白、黑三種,用創作者自己的話說:“黑線代表死亡,夢境,或夜空;紅線象徵血液,人體,同時隱喻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白色純淨,與生命的開始或終結有關。

2000年——搬往柏林後的第三年,千春被診斷患有癌症,在病床上度過數月,期間有了《During Sleep》的想法。2002年的盧塞恩美術館展覽中,包括千春在內的24名女性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被黑線織成的層層疊疊的巨網包圍,猶如酣睡的嬰兒,卻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噩夢: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實際生了病住在癌症病房的話,就會知道周圍全都是即將死去的人。而在隔壁的婦產科那邊,每天又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我因有過置身其中的經歷,覺得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突然被擴大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真正使人沉默的想必正是這個吧。

2003年的《Studio》,窗戶作為夢的出口一般的存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關於床與身體的意向還在不斷延伸。2009年的《Flowing Water》中,千春將30臺病床吊起,讓頂端的流水從它們之間穿過: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館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千春以120張單人床佈置作品《Flow of life》,床體從一樓一直延伸到22米高的二樓,數十根直徑8mm的“輸血管”盤繞而上,一旁的動力泵不斷向更高處的床體輸送紅色液體: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而關於“輸血管”這個意味明顯的意向,其實曾在千春的兩件作品中被使用過。一件是2010年在名古屋展出的《Dialogue With Absence》,代表著“正在流逝的生命”的輸血管從一件巨型連衣裙上傾斜而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Christophe Gaillard P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Dialogue With Absence, 2010, Aichi Triennale, Nago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一件是行為錄像作品《Wall》,千春被錯綜的管體包圍,流動的血液是比紗線更為直接、也更觸目驚心的道具: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在千春的“黑線作品”中,另外兩個經典主題便是“門”與“鋼琴”了。2013年的《Other Side》,五扇木門將黑線織成的世界與正常世界隔絕: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我喜歡黑線,因為黑色能堆積形成一個表面,逐層堆積產生更深的黑色。然後我感覺自己創造了一個無限的空間。當我無法用眼睛分清層次的時候,就是感到作品完整的時候。正如我相信你無法用眼睛看到真相時,真相就會出現。

對“鋼琴”的使用則始於2000年,千春將一架鋼琴在野外焚燒,然後用黑線將它鎖定在一片寂靜的空間裡;而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命名為“In Silence”,是因為千春兒時曾目睹過一場鄰家的火災,“鋼琴在火中被燒垮的聲音如此美妙,比正常發聲的琴鍵聲還要好聽。”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08年瑞士比爾美術館的展覽中,千春又為這一場景添加了數十把燒燬的椅子,與鋼琴一起,共同組成一場“沉默的音樂會”: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知是否是心態問題,差不多從2013年開始,千春的紅線作品突然增多,以前其裝置基本以黑線為主。

2015年,千春代表日本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日本國家館推出《The Key in the Hand》——5萬把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的鑰匙,被400公里的紗線串聯起來,猶如“盛放不下的記憶”般從船體中噴湧而出。僅僅是從照片一瞥,其中的震撼力也足以叫人感動。也是從這件作品開始,千春的創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6,《The Locked Room》: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7,《Between the Lines》: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Absence Embodied》: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如此浩大的編織過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完成,千春通常會與助手及當地志願者一起完成作品。也經常會被人問起“別人的參與會破壞你腦海中的草圖嗎”,千春的回答是,“從引出第一條線開始,這條線就與我最初的設想不一致了,而這也正是編織的最大樂趣所在”。

至於整個裝置從無到有的過程,被創作者形容為是“規律而有變數的三步走”:首先,千春接到展出邀請後會立即前往場館參觀展館空間,然後根據空間做一些簡單的草圖。真正到布展的時候,編織過程往往是隨機的——除了千春一直遵循的“三角形”編織法↓,其他皆為變量。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三角是穩定的結構,對於千春來說代表著某種“常量”,同時也是最小的構成單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編完了呢?千春的回答是,當感覺不到所用的素材是絲線,而好像是在“編織空氣”的時候,便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了。

最後便是一些白線作品了,均為千春近兩年內的創作。2018年瑞典哥德堡博物館,《Where are we going? 》: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年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畫廊,《Beyond Time》: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2018墨爾本安娜·施華茲畫廊,《The Crossing》: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結語

2017年,鹽田千春接到森美術館邀請,舉辦其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個展。但就在她決定接受邀請的第二天,卻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千春忍著身體的不適,在治療中陸續完成創作,這樣的經歷自然也會再次投射到作品中。於是,我們在森美術館再次看到了與《Flow of life》有著如出一轍心情的、有關身體與生命的作品: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不過,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到震動的還是以下幾句,來自“一條視頻”的採訪: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再偉大的藝術家卻也有著如此謙卑的心情,覺得“觀看自己作品的人,能夠暫時忘記每天的忙碌”,便會感到自己得到了拯救。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情,才能做出如此細膩動人的作品吧。

千春的展覽還未結束(2019.6.20 - 10.27),有機會有興趣前往的朋友可點此查看。

這位藝術家用百餘公里紗線,將記憶結成了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