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藝術 盆景 文化 掌上微型盆景2016 2017-05-23

盆景藝術創作過程,作者因受價值觀、方法論和心理作用的影響,常會產生偏頗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重綠輕枝。

常綠品種能在寒冷的冬季為居室增添綠意,為一般市民所喜愛,相反,落葉的盆景作品,隨著季節的更替,可以觀賞不同的景緻,既可觀葉又可觀枝。

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2、重大輕小。

我國盆景界雖然對參展盆景的高度、盆缽的高度作出了一些規定:超過盆面高度120釐米的樹木盆景,不予評獎。但仍有許多盆景作者以大為榮,以大取勝。小型盆景常常被忽視,認為其氣勢不強,商品價值不高,其實應從藝術水準的高低方面去評價作品價值。

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3、重形輕質。

初學盆景者,往往過多地醉心於樹樁是否枯古?極易忽視盆景作品的表達社會生活內容的實質,未認識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才是真正的盆景。盆景形似不及神似,最佳是形神兼似。

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4、重剪輕扎。

在我國的蘇、皖、浙地區,盆景的技法以扎見長,但也有許多同道嫌扎縛費工費時,紛紛效法嶺南技法。因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應區別對待。嶺南年平均氣溫高,生長期長,植物生長快,截幹蓄枝是一種好的手法。我國中部至北部如果只剪不扎,盆景成型的時間增長。因此,在湖北就出現了剪紮結合的手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5、重技輕藝。

技術是為藝術服務的。技法追求的是共性規律,藝術追求的是個性特點,兩者是因果關係。只有在獨創藝術風格上下功夫,在盆景意境表述上下功失,吸收不同時期的“規則式”、“自然大樹形”、“風動式”盆景的藝術營養,做到技、藝雙雙發展,開拓創新。

盆景創作應注意的傾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