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大家·大師

藝術 油畫 齊白石 黃賓虹 大道堂藝術館 2017-06-04

文/陳仕彬

經常看到一些被冠名為某某名家或大師的作品展,黃賓虹、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才有的優點被胡亂地安置在無數莫名畫家身上。稱頌者一臉誠懇,彷彿“大師”的桂冠就是為君量身定做的,實至名歸,非君莫屬。書畫家在“受之有愧”的同時也當仁不讓了。此等趣聞屢次出現,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名家,什麼算大家,又有誰能稱得上是大師呢?沿著這個思路,我陷入了沉思。

名家·大家·大師

名家

名家,顧名思義就是有了一定名氣的人。一代大師齊白石,早在湖南老家的時候就是一個名家。大師和大家都是由名家發展進步而來的。清代學人華翼倫在《畫說》中有言:“畫有大家,有名家。筆墨雋永,毫無俗筆,自然名貴,是謂名家。”說的是名家在筆墨的境界上意味深長,不落俗套。

名家·大家·大師

名家是針對無名之家而言的。普通的書畫家可能就是一個美術愛好者或以書畫為職業的美術工作者。他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法 有一定的筆墨高度,特別對於景物層面的表達要應物象形,能做到對景寫生。作品能有自己相對獨到的筆墨語言。

名家·大家·大師

名家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面貌,在理論上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書畫見解並有所創新。創新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當代書壇領袖沈鵬先生就一直弘揚原創。有些書畫家,追隨二王顏柳或者荊關董巨苦練幾十年,筆墨甚為熟練,然而遺憾的是,精湛的筆墨並沒有使他們成為一流的藝術家,反而受到古人的禁錮而束縛了真我性情的抒發。名家應該是有一定人文修養的人,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並能將其中精髓訴諸筆端,形於畫面。

名家·大家·大師

關於“名“的問題,朱良志先生有一個觀點,他認為不能以“名”和“無名”這樣一個相對待的觀點來看世界。董其昌在題畫詩中說:“曾參〈秋水篇〉,懶寫名山照。”意思是說他看了莊子的《秋水篇》之後,就不願意再去寫名山大川了。有名山就有無名之山,有高山就有低山,有名家就有無名之家,“名”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個構成世界意義的主要方面。所以說,不要盲目地追求名家字畫,默默無聞的書畫家也有很多造詣深厚的。我們可以區別書畫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低,但應同樣尊重為藝術而努力的普通書畫家們的勞動成果。

名家·大家·大師

大家

作為書畫大家來講,首先要在書畫上有自己獨到的面貌。比如葉淺予的少數民族人物畫,傅抱石、李可染的墨韻淡彩古裝人物畫,這些代表個性風貌的畫作都是深入人心的,而且這種面貌是被大家公認的。

第二,要有一整套較為完整的繪畫理論體系,並有過人之處。理論和技法應該能匯通傳統與當代,能提出對中國美術有貢獻的觀點。因為有時一點點智慧的火花就能點燃無限的藝術生命。

名家·大家·大師

第三,融通書畫以及相關藝術門類。博學善忘貴融通,不同領域知識的融匯,多重的藝術體驗,往往能使藝術家的藝術世界絢爛多姿,藝術靈感源源不斷。

第四,應具備很高的人文修養。這其中包括文史哲方面的修養。華翼倫在評書畫“大家”時說:“浩浩落落,獨與天遊,不為物囿,雖寥寥數筆而神實氣足,巨幛萬卷,千巖成壑又恢恢有餘,是為大家。”這其中的“浩浩落落”,“巨幛萬卷”之氣勢與韻味,必定是有極高的人文修養者方能為之。

名家·大家·大師

第五,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戴熙言:“大家在氣象,名家在精神。骨性天成,各行其是。”此處氣象乃氣韻和風格。人品不高,用墨無法。郭若虛語:“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畫家的人格魅力會自然而然的映照到圖畫中去。

名家·大家·大師

大師

大師一詞在中國古已有之。但多指在修煉上達到至境的出家人。隨著西學東漸,大師一詞開始泛指在文藝及其他精神領域裡有突出成就的人。藝術大師,應該有鮮明的個性風格,登峰造極的藝術高度,耳目一新的創造精神。大師往往為藝術奮鬥終生,並引領潮流,對當時及後世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

所以,大師是一個很崇高的稱謂。人們往往會把這樣高級別的榮譽追送給遠去的藝術家,以紀念其在理論和實踐領域的跨時代成就。大師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名家·大家·大師

首先,在藝術上要有代表性能夠代表時代的風格、特徵、面貌。並有非常完整的系統表現,他不是一個點,他是一個系統。

第二,在詩書畫印等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到了這個地步,藝術家見多識廣,轉益多師,勤于思考,自然會有創新,也很容易取得成績。錢穆認為:“大師者,乃是通方之學,超乎各種專門之上而會通全部之大義者是也。”超乎各種專門之上,詩書畫印全都精通。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他們都是詩書畫印四絕全才,以詩心如畫,以書入畫,以篆刻高古之氣入畫,會通全部之大義,畫境自然氣韻生動。

名家·大家·大師

第三,就是在理論的上,對整個書畫藝術有前瞻性、推動型的、獨到的完整的理論建樹。並對美術界有前瞻性、開拓性貢獻。大師既是深厚傳統的集大成者,又是開一代風氣的先行者。大師的產生需要深遠的文化積累和卓爾不群的個性體現。

第四,要有極高的人文修養。人文修養對大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對大師而言應該是一個相對硬性的條件。良好的人文修養,外化出來的精神世界才會是澄澈和高雅的。大師不僅是藝術世界的,更是精神世界的。

名家·大家·大師

大師要能在不毛的荒地上喚發出繁花似錦的春天。一首古典詩詞可能非常優雅,一部美國大片可能非常刺激,一個相聲小品可能非常的風趣。但是因為它們缺少醉人的精神,給人的感覺又都是淺層次的。大

師能為世人所敬仰,正是他們作品中散發出的震撼人心的精神。這種精神或者撫慰人的心靈,或者給人以心靈的觸動,讓人獲得一種心靈的慰藉。這或許又是陳炎先生所說的那種繼哲學和宗教之後的“終極關懷”。我認為藝術大師的作品更能給人這種感受。

第五,他的道德品質人格魅力,應該是一個時代的榜樣。《現代漢語詞典》對於藝術大師有這樣一個解釋:“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敬的人。”就是說大師要德藝雙馨,這種雙馨來源於大師的人格魅力。

名家·大家·大師

第六,有一個絢爛的人生經歷。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能取得這麼多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絢爛的人生經歷和認真做事的態度。

少時做公子,風度翩翩;中年時做名士,倜儻灑脫;演話劇,生動形象;畫油畫,栩栩如生;學鋼琴,像個音樂家,後來辦報刊、當教員、做和尚,每一個時期他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在風雲變化的時代沉浮,卻沒有沉下去,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名家·大家·大師

大師的道路充滿了坎坷與艱辛。一定的審美範式和審美觀念一旦形成便會長時間的佔據和影響著人們的頭腦。尼采曾說:“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的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就越渺小。

”徐渭半生落魄,發狂發癲,“筆底名珠無處賣”,只能獨立茅屋看晚風了。黃賓虹在世時作品不太被世人認可,他卻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說他的作品五十年後定會被人欣賞。現在看來黃賓虹是對的。

名家·大家·大師

第七,大師的影響力和難以超越性。大師多具有時空超越性,有些人可能沒有在那個時代收穫應得的讚譽,可是隨著歷史的洗禮,他們還是顯露了奪目的光芒。即使在大師遠去之後,後人仍然會頻頻打開大師的藝術世界,吸取營養。

這也就是蘭亭序,不停被人臨摹,荊關董巨山水一直被山水畫家奉為榜樣的原因。大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無法使模仿者望其項背,只能是讓人望塵莫及。比如達•芬奇、畢加索、顧愷之、王維、倪瓚、石濤、八大、齊白石等等。倪瓚山水的逸氣,八大花鳥的孤傲,齊白石那種將文人畫與民間美術結合的天真爛漫,這些都是後人難以模仿和超越的。

名家·大家·大師

大師的作品往往超越時代,深入人的心靈,多少年後再回望依然是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峰。往往是一個時代,造就了某種個性的人成為了大師,後來想攀援藝術高峰的人也只能是另闢奇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