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藝術 呂鳳子 泥塑 雕塑 丹陽新聞網 2017-03-26

從青海省多巴鎮到江蘇省丹陽市,從一個磚瓦廠工人到現在的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正則學校外聘教師,今年49歲的安有芳身上充滿著矛盾與驚歎。初次見她,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名普通農婦,與我心目中的藝術家形象相去甚遠,但觀其畫作、泥塑,或許在專業技巧上仍有所欠缺,但作品充滿了靈氣和隨性,並不拘泥於形式和條框的限制,自有一番韻味。

安有芳現為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水滸一百零八將》、《百尊羅漢》、《鍾馗》、白蛇傳系列等,2006年,她參加江蘇省民間藝術絕技展,作品《十八羅漢》被列為館藏品,同年,其申報的丹陽泥塑項目被列為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初見安有芳老師,是在她位於正則學校的泥塑工作室,當時她正在對呂鳳子連環畫進行修改。只見她將原稿和新紙一起放在拷貝箱上,仔細端詳了一會兒,隨後便拿起鋼筆在沒完成的畫上落了筆,她專注地盯著筆尖,旁若無人,我們也屏氣凝神,看著安老師認真作畫,一時間,工作室裡只剩下鋼筆在紙上摩擦產生的沙沙聲。隨著她的手腕靈活地動著,原本平面的人物、景象,在黑色線條一點點交接起時,也變得立體、生動了。環顧工作室,架子上、桌子上都擺著泥塑作品,其中不少是安有芳自己捏的,栩栩如生,細節處理十分到位,據瞭解,2006年,她申報的丹陽泥塑項目被列為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我自己捏的以外,還有不少學生的作品。中間的架子上的都是學生們捏的,每週五學校都有活動課,不少學生回來捏泥塑,你看,他們捏的多棒!”安有芳指著架子上的一個小泥人說到。工作室東邊的地上,一張張整齊地擺放著已經畫好的呂鳳子連環畫原稿,雖然只有簡單的黑白兩色,但別有一番風味,很像舊時的連環畫。

據介紹,安有芳現在創作的呂鳳子連環畫共97頁,“這個連環畫我畫了大概一學期的時間,都是我原創的,現在快完成了,但還有一些地方如人物比例、場景等還需要再修改。像呂鳳子先生的老父親生病躺在床上的場景,我就畫了八九張圖,不同角度的都有,然後選擇一張最好的。”安有芳告訴記者,她的畫都是手工畫,雖然現在電腦作畫十分流行,也很方便,但是她並不喜歡。“我喜歡自己一筆一畫的畫畫,我認為這樣畫出來的線條有變化,也更加生動。”

交談中,安有芳的言語不多,很是靦腆,但一說起自己喜歡的繪畫,她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我這裡有五百羅漢的草圖,畫了一星期就完成了。”說著,她便抽出一卷宣紙,展開後,一個個形象生動的羅漢躍然紙上,高低錯落,形態各異,“我理解中的羅漢就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像鬼,有的就應該很帥,有的有鷹鉤鼻,有的就有雙下巴。”安有芳說,“但是這些草圖我還要重新畫,有些線條太繁瑣了,要簡單化。我喜歡飄逸的感覺,但是我現在還畫不出來。”她告訴記者,她曾將自己畫的一百羅漢圖帶給南京藝術學院的老師看,“老師看後很驚訝,認為雖然在專業技巧上有欠缺,但我的羅漢的造型、人物神態都很棒。”

採訪中,安有芳總是說:“我這人很簡單,也很直接,我的世界裡很安靜,我喜歡隨心所欲的畫畫,不喜歡被束縛。”

(蕭也平 龔佩玉 文/攝)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為增加創作靈感,10日上午,安有芳揹著畫板來到荊林三城巷附近的我市南朝陵墓石刻,細細觀察石刻的造型、花紋,並現場進行了寫生。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一支鋼筆、一張新的畫紙、一個拷貝箱,安有芳正在認真修改連環畫。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拿起畫好的一幅連環畫插畫,安有芳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我畫畫不是畫完就了事的,還要再看再思考再完善,人物比例是否協調?場景是否可以再完善?有沒有更好的展現故事的方式?”安有芳說。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這幅插圖展現的是一個什麼場景?安有芳向學校老師娓娓道來。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雖然練習書法的時間並不長,但安有芳的字已經寫得有模有樣了。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每週五下午是正則學校的活動課時間,不少學生來到安有芳的工作室,和她一起捏泥塑。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以上兩張圖片為安有芳創作的呂鳳子連環畫中的兩頁,雖只有簡單的黑白兩色,但人物、景緻都十分形象、生動、立體,很有一番舊時連環畫的風味。

泥塑《老有所樂》展現的是兩位老人在下著象棋、一位老人在看棋的場景,十分生動,這是安有芳捏製的家鄉系列作品之一。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圖為安有芳創作的《五百羅漢圖》(局部)

從磚瓦工到草根藝術家

圖為安有芳捏製的呂鳳子先生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