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億集團破產重整 被指掏空上市公司ST銀億

銀億集團可以說是被盲目多元化害慘的企業。

6月20日,ST銀億(000981.SZ)公告稱,又有一筆合計到期本息金額為6950.26萬元債務違約。針對上述到期未清償債務,公司目前正在全力籌措資金,積極尋求解決途徑並將盡最大努力盡快償還。

堂堂上市公司連6000萬都還不起,這像天方夜譚。但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主要是被大股東掏空所致。截至4月30日,大股東及關聯公司佔用了上市公司22.48億資金,而導致上市公司面臨強大的債務壓力。銀億集團也於6月14日向寧波中院作出破產重整申請,可以說,銀億是盲目多元化害死的企業,而上市公司ST銀億也被其掏空。

銀億集團破產重整 被指掏空上市公司ST銀億


不過ST銀億董祕辦向花朵財(F-Finance)經表示,公司不會因為目前的困難就放棄多元化,市場有高有低,仍會堅持房地產+高端制雙主業。

01

盲目擴張


銀億集團在寧波地頭是響噹噹的企業。目前銀億集團列中國500強第215位,中國服務業百強第83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61位,寧波市百強企業第3位。

銀億集團官網顯示,2017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83億元,創利稅40多億元。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ST銀億、*ST河化(000853.SZ)及康強電子(002119.SZ)。

這麼牛逼的企業怎麼就連27億都還不上了?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銀億集團銀億多元化上癮,此前一直瘋狂的併購,導致負債高企,不但自己還不起錢,還向上市公司抽水,挪用上市公司的錢還債。

銀億集團早年收購了寧波當地的很多大中型國企,2007年,熊續強又進軍能源、金屬行業,通過投資,銀億集團在山西創辦了集原煤開採、煤炭洗選為一體的煤化工企業,並在廣西新建了當時國內第一大鎂廠和第二大鎳廠。

這些可以說都踩準了鼓點,銀億多元化成功也嚐到了甜頭,但在汽車上,銀億可謂找準了方向碰上了玻璃門。

2016年,銀億股份決定轉型為“房地產+高端製造”雙主業的綜合性公司。當年銀億集團收購了三家行業領先地位的國外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分別是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三家花費超過120億元,並將美國ARC和比利時邦奇注入了上市公司。但汽車零部件的利潤遠沒有整車高,但卻受汽車行業影響,2018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遇冷。

收購就會產生巨大的商譽,當公司不能盈利時,商譽減值導致的虧損就接踵而來,其中大股東將美國ARC集團注入上市公司ST銀億,ST銀億耗資33億元,2017年期間,ST銀億又收了寧波東方,這兩家公司耗資108.26億元。

當時交易對手西藏銀億也做了業績承諾。承諾表示寧波昊聖2017-2019年度實現的淨利分別不低於1.68億元、2.62億元和3.26億元。然而,2018年年報顯示,寧波昊聖實際只實現了692.46萬元的淨利,寧波東方更是虧損7.92億元,兩家公司的業績遠遠低於承諾。

為此,公司計提10億元的商譽減值,將公司業績拖入虧損的深淵。

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虧損5.73億元、同比下降135.81%。對於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一是受公司旗下汽車零配件銷售利率下降影響;二是對收購寧波昊聖、寧波東方形成的商譽進行了10.27億元的減值計提,導致公司淨利大幅下降。而商譽總量超過虧損數額,由此可見多元化盲目擴張是虧損主因。

02

過度抽血


大肚子漢遇上荒年景是最麻煩的,本來要把地產和汽車都做大的銀億,卻遭遇了2018年汽車業寒冬。

ST銀億在其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中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下行壓力加大。汽車行業產銷下滑,出現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加強,企業普遍遭遇嚴峻挑戰,經營壓力和流動性危機凸顯,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去年很多地產公司賺的盆滿缽滿,銀億卻全面虧損。這就不奇怪了,收購太多就會導致負債,而如果被收購企業效益不好,商譽就會爆雷,導致企業虧損。2017年末,ST銀億的商譽金額高達69.8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達到15%,佔淨資產的比例達到37%。

多元化應該是做大主業的情況下發展其他業務,但銀億集團沒有,從其主業地產業上可以看到,2012年開始銀億集團就開始多元化,之後銀億集團房地產收入不斷降低。

從2015年到2018年,銀億在中國規模房企排行榜上的位置不斷下沉,從2015年開始,銷售額逐漸下降,分別為90.5億、61億、67.8億和58.5億。58億的房地產銷售額在地產界可以說是小個頭,老大的銷售額已經超過4000億。銀億在房地界的排名也從108位下滑到186位。

多元化除了做大,更多是為了抗風險,本指望一個行業出現危機時,另一個行業頂上,但沒想到,盲目多元,只是把原來的主業血給抽乾了,而新的業務未必是能夠造血,隔行如隔山,新進入的行業往往按原來主業的思路佈局,最後不能盈利,反而把主業給拖垮。

今年以來,很多地產公司原來因為擴張遭遇資金問題,不得不得將旗下項目轉讓給其他公司。今年1月,銀億股份以6.63億元將湖州四宗地塊的項目公司轉給其他公司。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認為,站在房地產發展的角度看,銀億股份在地產業務發展方面顯然是錯過了擴張的機會,而且業務不夠聚焦,這也使得此類企業面臨很多壓力。而這兩年隨著金融去槓桿的政策落實,此類企業的債務等方面的壓力繼續增加,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做好較好的處置,進而也出現了破產重組的壓力。

很多地產企業都是在做多元化的模式。都是投資型的企業,即地產投資只是其多元化投資的一部分,這個時候往往會有各類壓力。類似企業的債務問題,恰是說明了在這兩年“瞎折騰”,導致錯過了投資的機會,進而使得企業資金方面的壓力增加。尤其是部分企業的管理內部比較混亂,在多元化產業轉型方面,過於分散,進而導致出現了各類新的問題。

03

挪用上市公司資金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上市公司這邊虧的一踏糊塗,大股東銀億集團又挪用上市公司的資金還債。因為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引起中小投資者的不滿。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ST銀億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發生額達到了22.73億元。其中包括向寧波卓越聖龍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支付的13.7億元,以及向寧波盈日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提供的5.87億元,上述兩筆款項都是以支付不動產轉讓款形式支付,列在預付款項,形成債權,但兩家公司在收到該筆款項後,已轉付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用於償還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的金融機構貸款等。

根據公司公告,截至今年4月30日,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及其關聯方佔用資金餘額約為22.48億元,公司承受嚴重的債務壓力。

對中小股東來說,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時候就是很討厭,利用實控人的身份把資金挪作他用,而從法理上講,這些錢是全體股東的錢,大股東也沒資格挪用,這就是主人不在家,管家隨便來的情況。大股東挪用資金替關聯公司還債,或背關聯公司擔保貸款的事,寧波不是出了一次了,有個寧波中百,大股東在沒有召開股東會董事會的情形下,偷偷讓寧波中百替關聯公司做了擔保,當年寧波中百才五六億的體量,擔保金額就高達5億。

上市公司ST銀億自身已經債務累累。流動負債達到190億元,總負債高達21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63.88億元,ST銀億這是蝨多不癢債多不愁,自己負債百億了,卻向關聯公司提供款項,以供實控人還債,甚至不排除是實控人安排的。這是典型的利益輸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