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將去“假”存“真”

銀行 投資 金融 設計 匯率 青島 工業設計 青島新聞網財經 2019-06-04

近年來,結構性存款銷售熱度不減,各大銀行在青營業網點也將其作為重點推介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銀行結構性存款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有的銀行網點宣稱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保證客戶拿到最高收益,存在銷售誤導。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首次提出排查結構性存款。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監管趨嚴,“假”結構性存款變相剛兌將得到規範,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波動會更加明顯。

調查“保收益”成為產品推銷話術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路下滑,而且多數已經不再保證收益。而結構性存款是保證收益的,賣得特別好,您要買的話也得抓緊時間。”近日,當記者以客戶身份在嶗山區某銀行網點諮詢理財產品時,一名銀行理財經理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收益率確定嗎?結構性存款收益有沒有波動?”面對記者的追問,這名理財經理解釋說,結構性存款是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收益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收益率是變動的,在預期最高與最低收益率之間波動。隨後,該理財經理稱,“就以往情況來看,結構性存款到期後都是按最高預期收益率來給付客戶的。”

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銀行網點發現,“收益率確定”成為不少理財經理在介紹結構性存款優勢時的“通用話術”,只不過有的理財經理講得隱晦,有的則予以明示。而“要買儘快”也成為他們的一致建議。

監管嚴查“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

自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開始向淨值化轉型,原先標榜“保本”的剛性兌付被打破。隨之,結構性存款被冠以“保本理財替代者”的名號,受到部分低風險偏好人群的青睞,其發行規模也得以迅速增長。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末,我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總額達11.13萬億元,前四個月新增1.5萬億元。

由於帶有變相高息攬儲的特點,“假”結構性存款一度成為銀行的攬儲利器。中信證券研報稱,“假”結構性存款主要可分兩種形式:一是將嵌入結構性存款的衍生品工具設置不可能執行的條件,導致衍生品交易不可能被觸發;二是結構性存款產品在設計上將嵌入衍生品的觀察區間或者情景條件設置得較為寬鬆,從而使得最高收益很容易達到,並且最差收益與最高收益的差距很小,使得原本浮動的收益變成固定收益。

5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排查結構性存款。此次排查的內容包括結構性存款不真實,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此外,中銀國際證券研報認為,預計後期會出臺專門針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規定,對結構性存款最關鍵的影響在於對收益率的約束以及對衍生品工具投資要求的規範。

展望“真結構”收益浮動愈發顯現

對於結構性存款收益情況的變動,業內人士認為,由於衍生品工具投資具備風險,未來結構性存款衍生品部分投資真實性的監管趨嚴,掛鉤的產品差異以及投資策略差異將使得衍生品收益率波動擴大。隨著產品設計的逐步規範,確定性高收益率結構性存款發行難度加大。

結構性存款的“假結構”將逐漸趨於“真結構”,其收益風險也將愈發顯現。“‘真’結構性存款中底層本金是銀行剛性兌付的,一定程度上可視同保本;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主要來自銀行用結構性存款購買衍生產品的資金比例,比例越高風險越大,銀行保證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和最低收益,但不保證能實現最高收益。”採訪中,深圳路一家銀行營業網點的工作人員建議,以後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存款時,要著重看該產品與哪些金融衍生品掛鉤,最好對這些金融衍生品的近期市場表現有一定了解,要想“求穩”,儘量選擇所掛鉤的金融衍生品市場表現穩定的結構性存款。此外,結構性存款流動性差,並非所有投資者都適合購買,一些年輕人或者商戶短期用錢的情況較多,在購買結構性存款時要“三思而後行”。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邱修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