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匈牙利央行行長:“一帶一路”的新機遇|銀行家論道

對話匈牙利央行行長:“一帶一路”的新機遇|銀行家論道

文/《清華金融評論》內容總監陳暘

對話匈牙利央行行長:“一帶一路”的新機遇|銀行家論道

匈牙利國家銀行行長馬託齊(Gyorgy Matolcsy)做客“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期間,接受了《清華金融評論》(以下簡稱《評論》)的獨家專訪,對於匈牙利的貨幣政策、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採用創新的工具促進經濟增長、如何參與“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等話題發表了看法。

金融危機的應對與經驗

《評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匈牙利受到了明顯衝擊,而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經濟走出困境。這其中有何經驗值得借鑑?

馬託齊:金融危機爆發後,在歐洲有兩個國家的經濟受到重創,一個是希臘,一個是匈牙利。匈牙利不是歐元區成員,經濟受創的情況更加嚴重。然而,兩個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來應對危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希臘採取了財政節儉措施,犧牲就業機會、削減政府開支,最後沒有成功應對危機。而匈牙利政府在2010年推出了一攬子創新的、非常規的政策,例如,引入結構性改革、改革稅收制度;財政貨幣政策轉型、大幅縮減政府赤字、創造就業機會、減輕勞動者的負擔等。這些措施幫助匈牙利擺脫了危機影響,促進了經濟恢復,使得匈牙利成為歐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評論》:2016年3月,匈牙利央行宣佈下調隔夜存款利率15個基點至-0.05%,為何選擇負利率這一非常規貨幣政策?

馬託齊:我們並不是負利率的熱衷者。匈牙利目前的基準利率維持在0.9%,儘管很低但仍在正區間。在負利率區間的只是隔夜存款利率,目前是在-0.05%的水平。實施負利率只是給市場發送一個信號,即央行可以採取一切手段來促進經濟增長。

《評論》:目前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央行都維持低利率政策,這其中是否存在貨幣競爭性貶值?

馬託齊:匈牙利央行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較低的基準利率。展望未來,至少在2018年底前,低利率還會維持。但匈牙利央行在匯率上沒有設定任何目標,其貨幣政策只有一個“錨”,就是實現預期通脹目標。

《評論》:歐元區是匈牙利的重要貿易伙伴。匈牙利央行在制定政策時是否會考慮歐央行政策?

馬託齊:歐央行的決定對匈牙利有影響,同時,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也會考慮歐央行、美聯儲、中國和日本央行的動向。目前全球環境支持我們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基準利率。由於匈牙利不是歐元區成員,因此不必跟隨歐央行政策。當然,歐央行政策會影響匈牙利,但其他大國和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化

《評論》:匈牙利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相關備忘錄的歐洲國家,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

馬託齊: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倡議,由中國提出,既有歷史根源,與古代絲綢之路相呼應,又有現實意義,倡議的初衷是在全球層面上推動共贏的願景,而非基於競爭。匈牙利位於歐洲東部,在過去500多年的歷史當中,這種地理位置是不利的。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匈牙利成為“新絲綢之路”進入歐洲的起點,可以通過與中方合作來重塑競爭力。要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我認為要滿足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政治穩定,二是有比較平衡的金融體系。匈牙利具備政治、財務、預算以及經濟上的穩定性,既有興趣也有能力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

《評論》:特朗普勝選之後所做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承諾使得不少支持全球化的人士感到擔憂,您如何看待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這兩股浪潮?

馬託齊:多年來美國都是全球貿易的推動者,而新的情況是,新一屆的政府卻反對全球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決定的,主要反映為高達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的政府預算赤字、貿易赤字持續上升,一些行業的競爭力也在喪失。但全球化是大勢,單憑特朗普總統無法實現反全球化。口頭承諾與實際行動是否一致,我們拭目以待。可以預計的是,美國要對經濟進行調整,第一,進行基礎設施的重建;第二,關注於美國自身的優勢所在,如IT行業、技術研發等;第三,美國服務業強大,可在全球層面上來講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全球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帶一路”的倡議,它並不是英美的全球化,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全球化,但美國卻要走回過去的老路。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評論》:匈牙利央行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推動者。您如何看待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

馬託齊:匈牙利央行在2015年啟動“央行人民幣項目”,並將一小部分外匯儲備投資在人民幣資產上,還與中國央行續簽了有效期為三年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中資銀行中,中國銀行已在匈牙利開設了分行。我們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致力於在匈牙利建立人民幣市場。我們預期,人民幣未來會在整個歐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匈牙利將全力支持人民幣的這一角色。

《評論》: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改變單一升值方向,呈雙向波動趨勢。這對其國際化進程有影響嗎?

馬託齊:我認為並不會。目前,匈牙利對中國出口的40%使用人民幣結算。但是,進口這塊,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還比較少。隨著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上下波動都是正常的。中國央行正是看到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這一趨勢,循序漸進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就避免了其他國際化的貨幣在過去幾十年中的劇烈波動。一方面,中國央行支持人民幣的國際化;另一方面,中國央行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如果不是這樣,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就會變得更加劇烈和不穩定。

中央銀行的角色

《評論》:全球金融危機後,很多監管者開始重新思考中央銀行的角色。在您看來,中央銀行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馬託齊:在匈牙利,我們合併了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從而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監管機構,這種機制在匈牙利運作良好,原因是監管者可以彙集所有信息,但在一些國家,這種機制的缺陷是需要一些時間來整合不同的監管機構,而在這一過渡期間,整個監管體系可能會比較脆弱。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增長迅速,我認為中國仍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評估合併“一行三會”的優勢和劣勢。

本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7月刊,本文采寫、編輯:陳暘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更多原創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