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名企竟被騙10億元,細節曝光,這樣也能得逞

對於騙子,人們都很痛恨,而且會千方百計地防著這些人,不讓其得手。然而,有一家著名企業卻中招了,而且被騙數額巨大,達到10億元。

這家企業就是美的集團。美的是中國著名的科技企業,2018年營收高達2618億元。其主要業務是家電的生產和銷售,還包括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等方面。

一家名企竟被騙10億元,細節曝光,這樣也能得逞

2017年6月份,美的集團對外發布了一則公告聲稱,其下屬公司在一筆高達10億元規模的理財投資中遭遇到了詐騙。

近日,這起詐騙案一審結束,其細節披露曝光,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也讓人深思:如此拙劣的騙術,也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得逞?

起因:放貸賺錢

這件事的起因是美的為了盤活資金,放貸賺錢。作為中國的家電龍頭企業,美的手中擁有充足的資金,它就想向社會投放一些,讓資金充分流動起來,自己賺取一部分利息,也能為資金短缺的企業解決問題。

美的投放貸款的意圖流露出來之後,引起了一些資金短缺企業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泰安公司。泰安公司是由申建忠一手創建的,主要從事環保生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名氣。申建忠一心想讓公司做得更大,但一直苦於沒有資金,當從朋友之處得到美的放貸的消息後,就積極行動起來。

可是,當時國家不允許企業私自直接放貸。企業要想把閒散自己借出去,只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銀行委託放貸,二是購買理財產品。

美的能夠被騙,主要問題就出在銀行委託這個環節。

一家名企竟被騙10億元,細節曝光,這樣也能得逞

過程:假行長和“蘿蔔章”

美的的金融負責人與泰安公司的負責人接觸之後,雙方都有意向。接下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美的對泰安進一步的考察,然後辦理銀行委託手續,讓銀行提供兜底擔保函。在這個過程中,精彩的戲碼上演了。

2016年3月9日上午,重慶銀行貴陽分行。美的負責人和泰安負責人如約到來。他們在行長辦公室商談合作事宜。

雙方在交談的過程中,有一名男子走進了辦公室。泰安負責人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並給美的負責人介紹說這是“潘副行長”,負責泰安這個項目。

“潘副行長”對泰安公司大加誇獎,說泰安是他們行的優質客戶,很有發展前途。經過“潘副行長”的推介,美的負責人對泰安公司進一步感到放心,但他更關心重慶銀行貴陽分行能否給安泰公司出具兜底擔保函。為了消除美的方面的疑慮,泰安負責人出示了貴陽分行給他們公司的授信資料。於是,雙方達成了初步意向。

3月21日,美的和泰安的負責人再次來到重慶銀行貴陽分行行長辦公室。美的負責人要求銀行在兜底擔保函上面蓋章。

這時,一位銀行工作人員把銀行公章帶了進來。美的如願得到了銀行蓋章的兜底擔保函。雙方合作正式完成。美的集團向泰安公司匯出了3億元資金。

可是,美的負責人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潘副行長”和送公章的銀行職員都是泰安公司的員工假扮的,而銀行公章則是“蘿蔔章”。

一天後,同樣的戲碼也在中國農業銀行成都武侯支行上演。這次美的負責人面對的是“黃行長”。通過“黃行長”和“蘿蔔章”,美的集團向成都的三家公司匯出了7億元的資金。

就這樣,短短兩天時間,美的集團被騙走了10億元。

露餡:銀行自查發現問題

在這件事發生兩個月之後,美的集團收到了重慶銀行貴陽分行的消息,他們所得到的銀行兜底擔保函是假的。原來銀行在自查的時候發現了問題。

美的集團趕快展開調查,派當事人去了貴陽。到了貴陽分行之後,一切真相大白,自己真的被騙了。

隨後,美的集團報案。泰安公司和成都的三家公司的負責人被抓獲,銀行涉案人員也被追究刑事責任。

深思:騙子這樣也能得逞

一家名企竟被騙10億元,細節曝光,這樣也能得逞

現在,雖然美的被騙案一審結束,相關的人員也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涉案的詐騙手段並不高明,但這樣也能得逞?作為一家著名企業的工作人員,就那麼容易被騙?銀行的漏洞就那麼容易被利用?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難道是擺設?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件事之後會有什麼感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