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整治再掀風暴 央行點名40銀行限期整改

繼銀監會對同業業務違規銀行頻頻開出大額罰單之後,央行近日也通報了2016年同業賬戶專項檢查的情況。央行著重點名通報了40家銀行(含分支機構)存在違規問題多、違規程度高,以及開戶審核環節把關不嚴等現象,並要求銀行於3至6個月不等時間內對違規開立、使用的同業賬戶完成整改。

央行8月1日表示,為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下稱“銀行”)人民幣同業銀行結算賬戶(下稱“同業賬戶”)管理,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同業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通知》(銀髮〔2014〕178號)等相關管理制度要求,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央行於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間組織開展了同業賬戶專項檢查。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稱,本次檢查涉及銀行(含分支機構)2600餘家。經檢查發現,大多數銀行能夠落實管理制度要求,個別銀行存在違規問題多、違規程度高,以及開戶審核環節把關不嚴等現象。

所謂同業結算賬戶,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境內其他銀行開立的、與本銀行或第三方發生資金劃轉的人民幣銀行存款賬戶。銀行同業賬戶分為結算性、投融資性兩大類。前者用於代理現金解繳、代理支付結算等,後者用於同業存款(結算性存款除外)、同業借款、買入返售(賣出回購)、同業投資等。

過去兩年來,同業業務快速膨脹,銀行在負債端快速做大同業理財、同業存單,在資產端通過委外或自營投資債券市場,並藉助於加槓桿和期限錯配等套利和做高收益。一些股份行、城商行同業業務發展迅速,同業業務量、收入、利潤等在各項業務的佔比和貢獻明顯提高,但風險卻同時不斷累積。

以同業存單為例,據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測算,過去通過抵押獲取央行流動性購買同業存單進行套利的平均利差約在62個基點左右。近年來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呈爆發式增長,從2014年不到9000億元,2015年增至5.3萬億,2016年超過13萬億,2017年截至8月2日發行額已經超過11萬億元,面額超過了所有發行債券的50%。

中小銀行是同業存單的最主要的發行主體,大銀行是最主要的持有者。從2016年的同業存單發行來看,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幾乎是平分天下,其中浦發、平安、興業發行規模位居前三位。而持有者中,國有商業銀行和農商行是主體。

今年3月以來,銀監會掀起“監管風暴”,部署開展“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治理工作。同業業務成為重點加強監管的領域,面臨去鏈條、去槓桿的強監管,受到嚴重衝擊。

嚴監管之下,同業業務不斷收縮。Wind數據顯示,25家上市銀行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22家同業負債下降,總計1.54萬億元。業內預計今年全行業的同業資產、負債規模將大幅收縮。

7月中旬舉行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防範金融風險和去槓桿兩項重要的目標。會後,銀監會召開了黨委擴大會議,就稱要“有計劃、分步驟,深入整治亂搞同業、亂加槓桿、亂做表外業務等市場亂象”。7月底,銀監會舉行年中工作會議強調,“抓緊制定業務規則,落實穿透原則,切實規範交叉金融業務”,並提出“從根本上加強票據業務監管”。

近一段時間以來,銀監繫統對同業業務的重罰亦頻出。從六七月份銀監會和各銀監局、銀監分局開出的罰單來看,單張罰單金額高於200萬元的有4張,其中3張與同業業務違規有關。

6月23日,廣東南粵銀行廣州分行因信貸資產轉讓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向關係人發放擔保貸款;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廣東銀監局罰款255萬元。6月26日,北京銀監局對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開出高達850萬元罰單,原因是後者違規虛增存款14筆,違規辦理同業票據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7月13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也因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廣東銀監局罰款200萬元。

此前,票據業務引發的銀行風險事件已爆發過多次。比如,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的票據風險事件,涉及金額超過39億元。原因是銀票回購到期前被某重慶票據中介非法提取,並與另外一家銀行進行了回購貼現交易,所獲資金非法進入股票市場。此外,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天津銀行、寧波銀行、廣發銀行、蘇州銀行等地方的分行都先後爆發過票據風險事件,涉及金額達數億。

根據媒體報道,此次央行通報的檢查情況中,點名了40家銀行(含分支機構)。其中,央行點出6家銀行涉及違規分支機構較多,包括:農業銀行在開立結算性同業賬戶方面違規分支機構較多;民生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在開立投融資性結算賬戶方面涉及分支機構違規較多。

前述央行有關負責人稱,本著公正、公開原則,央行根據此次專項檢查結果,對違規情況相對較嚴重的銀行進行通報,要求加強同業賬戶管理,規範制度建設。同時,綜合考慮違規機構、違規問題數量以及違規嚴重程度等因素,要求銀行於3至6個月不等時間內對違規開立、使用的同業賬戶完成整改。下一步,央行將督促違規銀行做好整改工作,並組織對違規情況較嚴重的銀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據瞭解,整改期間,上述銀行合規開立的同業賬戶可正常辦理相關業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