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銀行股需要知道的事——大銀行(4)同業簡說'

"

同業業務已經是銀行資產中非常的一個權重,覺得很有必要單獨說一下。

銀行的主業是放貸,主要的資產是貸款,但放貸又要有足夠的存款作為基礎。所以前些年,老聽說“存款立行”。

不過對於某些銀行來說,存款並不易得,不管是短期的救急,還是長期的發展需要,往往都需要仰仗於“同業”。

大型銀行普遍信譽好、網點多、客戶資源雄厚,所以存款根基非常紮實,能吸納到足夠多的低成本存款。而沒有這方面優勢的小銀行,往往只有另想辦法,比如發行同業CD(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從其他行吸收資金。這些資金,有拿來用於自身週轉滿足監管需求的,有拿去放貸發展自身擴規模的,也有拿去賺容易錢的,比如投放於同業資產,用於購買同業理財產品,賺取利差,而這個利差主要是流動性利差和信用利差。

自身週轉和發展需求四平八穩,不止一說。後面的非正常用途,故事好像多一點。

利差中,流動性利差多指期限錯配,也就是短債長投。

舉一個粗暴的例子,某行用3%的利率借入短期貸款,用這些錢買入年化收益5%的5年期定存。短期貸款到期,又借一筆短貸來還債。

通過這種操作,每年白賺2%利息,這就叫通過期限錯配賺取流動性利差。

流動性利差的存在邏輯,是短期貸款利率低但流動性好,長期貸款利率高但流動性差。

信用利差,在銀行層面,通常指大行不敢放或者不能放的貸款,小行向大行借錢來放。其中一借一貸產生的利差,就是小行淨賺的。這裡面比較複雜,但大致就是這樣。

在上述兩種利差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流動性利差。

在銀行業,期限錯配這種不當做法在同業市場早期便已經出現了。雖然違規,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屢禁不絕,對金融的穩定性影響較大。

早在2012年,隨著監管、調控對該項目的逐步趨嚴,銀行相關業務的“躲貓貓”也提到了更高水準,監管層相應地也意識到了風險的積累和緊逼。

但規模高達十萬億級別的同業資產,並不是那麼容易輕易調頭的,而且其中蘊藏的利益也更非簡單的調整可以抹殺。此外,其中絕大部分錢也最終流向了實體。

在做某些安排和調整的時候,必須要顧及到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很多事情,只有從落腳處著手。

上文提到,銀行發行同業CD吸收到的資金,一個重要途徑是購買銀行理財,其實這裡面門道很深。

銀行理財有兩種,一是表內理財,這種理財是保本理財,包括了保證收益類和保本浮動收益類,視同存款。二是表外理財,也就是不保本型理財,這一部分不在資產負債表內,銀行也通常用這條渠道投資各種非標。裡面成分比較複雜,之前忘了在哪看到句話,說是理財是個筐,啥都往裡裝。蠻挺貼切的。

既然這種騷操作是通過理財的,那就從理財著手。

在2013年3月27日,銀監會就頒佈了《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8號),規定理財資金投向非標資產,不得超過理財總額的35%,亦不得超過銀行總資產的4%。

市場反應很激烈,通知直接使銀行板塊次日大幅低開,全天跌超6%。

緊隨其後的,便是“錢荒”事件。

但利益就像春雨,春雨不絕,草木扶綠。“錢荒”在某種程度上阻止了該板塊的發展的暴力速度,但不能阻止發展的趨勢。

此後的2017年,在“去槓桿”的滔滔洪流之下,去槓桿、嚴監管依然把劍鋒指向了過去幾年高速發展的同業業務、理財業務,CD也經歷了一場拆槓桿。

不過,在除開流動性利差、信用利差的套利之外。同業CD依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在銀行間市場主動負債方面的作用非常大,甚至在銀行的自身發展和短期週轉中,依然作用非常大。

同行賙濟,或許是同業的本質吧。而不是用於鑽空子套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