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

銀行 投資 私募 分析師 公募 中國網 2019-07-10

2019年已過半,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並未如期上升。定期存款利率僅中短期存款利率略有上行,偏長期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進入到下半年,如何配置理財產品獲得更好收益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話題。 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率走低

季末,受流動性影響,銀行理財收益率不升反降。據幾家國有大行的官方網站顯示,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以上的已為數不多,除了個別淨值化產品和結構性產品外,大多數的收益率都已跌至4%以下。在存款利率相同的情況下,中小銀行為了提升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推出了超5%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收益率的走低,主要還是跟今年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自1月份以來,央行已經兩次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上萬億資金。在貨幣的流動性充足下,市場利率下降,銀行理財收益率也隨之走低。

從定期存款利率看,6月份的定期存款利率並沒有全線上漲。除了6個月和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略有上漲之外,偏長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情況。

結構存款、淨值理財可關注

自4月27日發佈資管新規以來,銀行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短期理財明顯減少,結構性存款走俏。對於今年下半年,投資者應該如何購買銀行理財呢?

理財分析師建議,保本理財、3個月以內理財可繼續購買。目前,保本理財和3個月內理財仍有發售,投資者可以繼續購買;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均是保本的,想追求資金保本又買不到保本理財,可以考慮結構性存款。整體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到期收益率仍然高於同期定期存款。

此外,也可考慮購買開放式淨值型理財。若對流動性要求比較高,購買開放式淨值型產品是最適合的。目前淨值型理財劃分風險等級,以2級和3級為主,2級理財產品風險偏低,3級屬於中等風險,虧損可能性很低。

分析師認為,雖然銀行理財不保本了,但是安全等級還是很高的,而且下半年需要加大配置比例。

理財子公司產品選擇空間大

“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門檻有助於銀行理財產品更加普惠化。”專家認為。

銀行成立專門的理財子公司,是2019年銀行理財的又一大變化。6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已正式揭牌開業,隨後中銀理財也獲批開業。其中,工銀理財在開業當天即推出6只新產品,包括5只公募產品和1只私募產品。下半年,或有更多的理財子公司產品上市。

業內人士介紹,首批理財子公司產品在投資策略運用上非常豐富,新產品運用了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策略,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回報的同時,增厚收益。在風險等級方面,適用於“平衡型”“成長型”“進取型”的有投資經驗的客戶。

目前銀行理財的最低投資門檻為1萬元,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起點均為1元,門檻更低。

據《瀋陽晚報》

(責任編輯:曾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