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難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銀行 建築 經濟 今日頭條 投資 人民日報 樓市指聞i 2019-07-13

準備買房的恭喜!“2大取消”正在襲來,買房“3大難題”解決?

我國房地產從1998年房改開始,到2019年,已有20多年,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世界變了、人們的心態變了,過去那種純真的買房關係早已消失的蕩然無存。一方面是房地產快速發展、一路高歌猛進至今,在不少城市房地產甚至發展成為了推動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地價頻頻高舉、房價水漲船高,地方需要收入、開發商需要利潤,雙方一拍即合,這幾年的房價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

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難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如果是多次購房人,很容易識破和避開開發商的套路和陷阱,但是初次購房者就沒這麼幸運了,因為這些沉澱了多年的買房門門道道小白們並不知道,誰都不嫌錢多,開發商成立企業、辦理公司就是為了賺錢,能多撈一點就算一點,並不在乎購房者的心酸苦累。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大問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1、為啥購房者這麼嫌棄預售制?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購房者由於看不到實際的房子,只能通過樣板房來大致預測即將購買的房子形狀、大小等情況。不過樣板間畢竟不是真實的房子,就算是建造的實際樓棟裡的樣板間,也可能存在失真的情況。

一個樓盤開發,實際可能存在著6-7種差異很大的戶型,但是開發商在對外展示的時候,並不會把這些戶型全部展示出來,因為可能存在2-3種非常奇葩的戶型,一旦展示出來就難以出售,所以開發商對外展示的往往只有經過千挑萬選最好看的2-3種樣板間。購房者則不知道這個問題。

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難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很多人會說,買房時不是有商品房買賣合同嘛,合同中有戶型約定,但是需要提示一點,合同中的戶型只是最外圍的一個大體框架形狀圖,並沒有內部沉重牆的佈局和空間劃分圖,內部承重牆變化依然可以導致多種戶型變動,小編的一位朋友就因為這個問題吃了悶虧。

2、除了預售制,公攤面積也一直受到詬病。

公攤面積是符合開發商利益需求的,因為個人購房者無法測量、也無法界定哪些公攤是不應該存在的面積,所以開發商可以變相造出更多的公攤面積,在步步高昇的房價面前,多一平米麵積就可以多收幾萬元,開發商非常高興。除了開發商物業單位也開心,物業費包括公攤面積,有的甚至取暖費都包括公攤面積,還有各項稅費也包括公攤面積。最後,只有購房者獨自傷神。

3、取消預售改為現房銷售,如何?

我們都知道,開發商基本上是依賴於高週轉、高負債的方式進行房地產開發活動的,一方面從銀行借債,另一方面快速預售、快速回款,從而保障企業現金流的順暢,從這裡可以看出預售對開發商的重要地位,一旦沒有了這個,樓盤都需要開發商實打實地拿出錢來建造,向銀行申請的貸款成為長期借貸,這樣的建房成本可想而知。為了賺錢,開發商很可能把這個成本添加進房價裡,從而變相推動了房價上漲。

但是人民日報認為,這種房價上漲只是字面意思,在有效的舉措下,房價不會變化,預售制短期內取消不現實,但是長期來看,不可避免地要取消的。這對於購房者而言可謂一個好消息!

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難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4、取消公攤,部分城市試點中,現房銷售更進一步。

公攤傷民,這個問題不再贅述,新華社指出,例如最近幾年,廣州、北京等城市的部分區域開始按照套內面積計算房價,人民日報認為“購房者非常期待相關部門在研究房地產調控之時,能正視公攤面積帶來的各種問題”,要探索出房屋交易過程中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房價計算方式和各項費用計算方式,保障購房者的利益。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第一次買房加入上邊的圈子,告訴買房誤區,避免白白多花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買房投資交流加入下邊的圈子,分析政策走向,探討房價趨勢。)

很多人說,公攤面積不能取消,因為公攤取消了之後,原本的房屋總價攤到套內面積就可能導致房價上漲,從而引起房地產市場的整體變化。這種說法正確嗎?樓市指聞認為這對公攤面積存在著一定的誤解,房屋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以前按照建築面積計算房價,如果是100平米建築面積(其中包括30平米公攤面積)總房價100萬元的話,那麼房價就是1萬元/平米,取消公攤面積後,按照套內面積計價,就是100萬元÷70平米=1.42萬元/平米,看起來房價漲了4千元,但是這僅僅是數字問題,而非真的房價上漲,因為總房價還是100萬元。

恭喜購房者!一個“取消”帶來“3難題”迎刃而解,買房不再難?

所以說,不管是取消公攤,還是取消預售,從2018年至今,一直被房地產行業內關注著,特別是對於準備買房的人,如果能夠快速實現,則是利好消息,相信不會太久!

買房知識,關注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