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取消後,買房子會更便宜嗎?3大新問題仍要面對!

購房 二手房 建築 中國中央電視臺 諸葛找房網 2019-04-14

自世紀之初開始“流行”的公攤面積,相傳是由地產大亨李嘉誠首創,這一算法雖然已經被老百姓詬病了很多年,但好像也挺無能為力的,想買房就只能隨大流。也就是說,我們買房時的面積其實都是虛的,最終所能真正享受到的平米數,可能往往比最初交錢時所購買的平米數少個20%左右的樣子,而這些平米差值就被稱作公攤面積,想想都覺得好虧。

公攤面積取消後,買房子會更便宜嗎?3大新問題仍要面對!

不過,取消公攤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就在前幾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其官網上公佈了《關於<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範>等38項與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文件,明確指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公攤面積這個在老百姓心中的頑疾正式取消,未來再也不會發生買100平的房子使用面積只有70、80平米的情況。聽到這一消息的群眾都拍手叫好,可也有很多人質疑取消公攤面積後可能會出現的3大問題:開發商是否會降低公用設施質量?開發商會不會提高銷售價格來抵消損失?已經買房的人們會不會得到適當賠償呢?

對於這一消息,我們不能否認它是利好的,但利好並不代表就會降價。央視就這一問題也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就給出了答案:“這個徵求意見稿,徵求的是對一項工程建設標準規範的意見,這個規範未來約束的是工程建設行為,約束對象是住宅項目的建設單位。這與我們所關心的住宅交易到底是以“建築面積”“公攤面積”來計算,並無直接關係。與我們大家關心的物業費、取暖費以何標準收取,也沒直接關係。不管是以什麼來計算,只不過是計算方式的改變,對多交少交多少物業費、取暖費,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公攤面積仍然還是存在的,只是對於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的核算方式進行了相應的梳理與規範,取消一些在購房過程中不合理的計算方式而已。

公攤面積取消後,買房子會更便宜嗎?3大新問題仍要面對!

其實,公攤面積在過去十幾年裡早就已經變味了,不少開發商為了牟利紛紛做大公攤面積,讓老百姓買單,如今更是不可能做賠本買賣讓利給消費者,因此,也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出現面積縮小而單價升高的現象。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壓縮公攤面積的現象也可能是存在的,但如今樓市的環境變了,全民跟風買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市場整體不缺房子,大家都會貨比三家,只有具備質量和口碑的開發商才能獲取更大的市場佔有率,所以想要發展更久的開發商是不能在這方面偷工減料的,不然未來只會把自己給作死。

而對於已經買房的人來說,也沒有必要覺得自己買虧了,因為此項徵求意見力求的是未來購房的公平性,所以自然也會考慮到已購房人群的立場。價格大幅縮水是不可能的,且也違背了取消公攤面積的初衷。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應該區別對待,取消了公攤面積,進行一定的補償都是合理的,比如在房地產稅、物業費、交易契稅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減免等,但是想要大規模的金錢補償是幾乎不太可能會實現的。

公攤面積取消後,買房子會更便宜嗎?3大新問題仍要面對!

取消公攤面積,並不單純是簡單的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問題,而是產權的明確化和購房的公平化,也是房地產市場改革步伐中的一小步。未來,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會越來越趨於的規範化,減少亂象。從這方面來看,公攤面積的取消確實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至於3個需要面臨的新問題會不會出現,還需要等待措施推行之後的進一步檢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