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12月4日,解放軍英模彙報團第三分團來到福建寧德縣做巡迴先進事蹟報告。事蹟報告會後,戰鬥英雄韋昌進為寧德縣各界代表簽名留念。

走下炮聲隆隆的戰場以後,以生命捍衛祖國的英勇戰士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人們讚譽他是“活著的王成”。他的英雄事蹟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中,題為《王成式的英雄韋昌進》,同時被編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那段時間,韋昌進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傑出代表,參加了全國巡迴演講,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抬起來,舉得高高的。在報告會交流中,他們提出很多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這場戰爭可能早已被人們忘記了,會不會覺得血白流了?我說: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就是為和平而生,永遠為自己能夠換回國家的一片安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12月4日,解放軍英模彙報團第三分團來到福建寧德縣做巡迴先進事蹟報告。事蹟報告會後,戰鬥英雄韋昌進為寧德縣各界代表簽名留念。

走下炮聲隆隆的戰場以後,以生命捍衛祖國的英勇戰士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人們讚譽他是“活著的王成”。他的英雄事蹟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中,題為《王成式的英雄韋昌進》,同時被編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那段時間,韋昌進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傑出代表,參加了全國巡迴演講,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抬起來,舉得高高的。在報告會交流中,他們提出很多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這場戰爭可能早已被人們忘記了,會不會覺得血白流了?我說: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就是為和平而生,永遠為自己能夠換回國家的一片安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90年代,韋昌進為地方群眾做愛國主義教育輔導

鮮花和掌聲並沒有讓韋昌進陶醉。走下戰場後,韋昌進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追求,每一步都留下紮實的奮鬥足跡。擔任連隊指導員,他帶出3個提幹對象,4名戰士考取軍校;擔任軍校教員,他結合戰場案例深入講解基層政治工作課,帶出很多優秀骨幹;擔任人武部政委,他大力整改基層專武幹部隊伍,經驗做法被上級轉發;擔任軍分區副政委時,他督導包片的基層武裝部基礎設施率先達標。

在平凡中,堅守信仰、堅守道德、堅守價值,才能最終贏得尊重,才能使人生真正獲得不朽的光彩,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快樂。

2017年6月22日,52歲的韋昌進被任命為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上任的頭半個月,風風火火的他就跑遍了8個下屬單位,晚上加班加點分析研究單位建設形勢。他說,每當想起當年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有的長眠在南疆大地,有的已經解甲歸田退出了現役,就感到自己不能懈怠,要替那些已經犧牲和退出軍旅的戰友,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多出一把力。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12月4日,解放軍英模彙報團第三分團來到福建寧德縣做巡迴先進事蹟報告。事蹟報告會後,戰鬥英雄韋昌進為寧德縣各界代表簽名留念。

走下炮聲隆隆的戰場以後,以生命捍衛祖國的英勇戰士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人們讚譽他是“活著的王成”。他的英雄事蹟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中,題為《王成式的英雄韋昌進》,同時被編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那段時間,韋昌進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傑出代表,參加了全國巡迴演講,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抬起來,舉得高高的。在報告會交流中,他們提出很多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這場戰爭可能早已被人們忘記了,會不會覺得血白流了?我說: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就是為和平而生,永遠為自己能夠換回國家的一片安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90年代,韋昌進為地方群眾做愛國主義教育輔導

鮮花和掌聲並沒有讓韋昌進陶醉。走下戰場後,韋昌進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追求,每一步都留下紮實的奮鬥足跡。擔任連隊指導員,他帶出3個提幹對象,4名戰士考取軍校;擔任軍校教員,他結合戰場案例深入講解基層政治工作課,帶出很多優秀骨幹;擔任人武部政委,他大力整改基層專武幹部隊伍,經驗做法被上級轉發;擔任軍分區副政委時,他督導包片的基層武裝部基礎設施率先達標。

在平凡中,堅守信仰、堅守道德、堅守價值,才能最終贏得尊重,才能使人生真正獲得不朽的光彩,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快樂。

2017年6月22日,52歲的韋昌進被任命為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上任的頭半個月,風風火火的他就跑遍了8個下屬單位,晚上加班加點分析研究單位建設形勢。他說,每當想起當年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有的長眠在南疆大地,有的已經解甲歸田退出了現役,就感到自己不能懈怠,要替那些已經犧牲和退出軍旅的戰友,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多出一把力。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08年9月中旬,山東大學與濟南警備區共同舉辦“雙心”國防教育活動,韋昌進講述戰鬥故事。

祖國從來沒有忘記那些浴血奮戰、為祖國做出奉獻犧牲的英雄。黨的十八大以後,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崇尚英雄、關愛英雄的宣傳教育和立法工作,相繼設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國家烈士紀念日。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12月4日,解放軍英模彙報團第三分團來到福建寧德縣做巡迴先進事蹟報告。事蹟報告會後,戰鬥英雄韋昌進為寧德縣各界代表簽名留念。

走下炮聲隆隆的戰場以後,以生命捍衛祖國的英勇戰士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人們讚譽他是“活著的王成”。他的英雄事蹟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中,題為《王成式的英雄韋昌進》,同時被編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那段時間,韋昌進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傑出代表,參加了全國巡迴演講,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抬起來,舉得高高的。在報告會交流中,他們提出很多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這場戰爭可能早已被人們忘記了,會不會覺得血白流了?我說: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就是為和平而生,永遠為自己能夠換回國家的一片安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90年代,韋昌進為地方群眾做愛國主義教育輔導

鮮花和掌聲並沒有讓韋昌進陶醉。走下戰場後,韋昌進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追求,每一步都留下紮實的奮鬥足跡。擔任連隊指導員,他帶出3個提幹對象,4名戰士考取軍校;擔任軍校教員,他結合戰場案例深入講解基層政治工作課,帶出很多優秀骨幹;擔任人武部政委,他大力整改基層專武幹部隊伍,經驗做法被上級轉發;擔任軍分區副政委時,他督導包片的基層武裝部基礎設施率先達標。

在平凡中,堅守信仰、堅守道德、堅守價值,才能最終贏得尊重,才能使人生真正獲得不朽的光彩,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快樂。

2017年6月22日,52歲的韋昌進被任命為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上任的頭半個月,風風火火的他就跑遍了8個下屬單位,晚上加班加點分析研究單位建設形勢。他說,每當想起當年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有的長眠在南疆大地,有的已經解甲歸田退出了現役,就感到自己不能懈怠,要替那些已經犧牲和退出軍旅的戰友,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多出一把力。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08年9月中旬,山東大學與濟南警備區共同舉辦“雙心”國防教育活動,韋昌進講述戰鬥故事。

祖國從來沒有忘記那些浴血奮戰、為祖國做出奉獻犧牲的英雄。黨的十八大以後,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崇尚英雄、關愛英雄的宣傳教育和立法工作,相繼設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國家烈士紀念日。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17年6月,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我軍新設立“八一勳章”,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勳的軍隊人員,韋昌進又一次光榮入選其中。在八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當習近平主席親自為韋昌進佩掛上金光閃閃的勳章時,激動萬分的韋昌進心裡明白,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榮譽,而是無數保家衛國軍人共同的榮譽。

“作為個人來說,我內心充滿激動,甚至感到意外,但這又是必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實現偉大的復興,必須要凝聚起精神的磅礴力量。這份榮譽不僅僅是對於‘八一勳章’獲得者的表彰和激勵,更是對全體軍人,所有奉獻者的表彰和激勵,是時代的需要,是價值的引領。”

"

央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鄧曦光 謝芳 褚衍方 王猛) 韋昌進,江蘇溧水縣人,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在邊境作戰中英勇戰鬥,全身負傷22處,左眼失明,198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戰場歸來,韋昌進先後擔任連隊指導員、軍校教員、人武部政委等職,現任山東省軍區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2017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稱號。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資料圖:韋昌進

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發生在我國南疆的那場邊境自衛還擊戰的硝煙早已散去。當年還不到20歲的韋昌進,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如果僅僅看外表,你很難想到,這位戴著眼鏡、儒雅隨和的人,就是那位曾視死如歸、血戰到底,在戰場上高喊著“向我開炮!”的英雄戰士。從一名懵懂少年到戰鬥英雄,再到如今國防動員系統的軍分區政委,回顧韋昌進幾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走出的是一條學英雄、當英雄和致敬英雄之路。

夏日的夜晚,坐在鄉下的打穀場上,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韋昌進兒時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培育他“英雄情結”的啟蒙課堂。

“像《英雄兒女》《洪湖赤衛隊》等這些紅色電影,讓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革命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當時,我跟小夥伴們也經常會扮演電影中各種英雄人物的形象。 ”

在熒幕上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激勵下,韋昌進從小就有了參軍的夢想。1983年冬天,18歲的韋昌進如願穿上綠軍裝,踏入了嚮往多年的火熱軍營。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兵的最初想法,就是到部隊鍛鍊一下,讓自己儘快成長;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也想到部隊後,政治上能夠進步,比如入黨,即使退伍以後,也能夠帶領家鄉人民更好地建設家鄉。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剛入伍不久的韋昌進和班裡戰友合影,前排左二為韋昌進

到了軍營,韋昌進才知道,他所在的原濟南軍區第67集團軍199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小時候他在《開國大典》紀錄片中看到的,第一支走過天安門的受閱方陣,就是由他們師的官兵抽組而成的。

這支部隊有著紅軍的“老底子”,是從井岡山一路打出來的,在朝鮮戰場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被外國軍隊稱之為“王牌”部隊。能在這樣的英雄部隊服役,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裡,身體單薄但追求上進的韋昌進,苦練軍事技能,訓練成績項項達標,精氣神兒更是從來不輸給其他人。當年,部隊興起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後,領導們見他能吃苦、幹活踏實,於是把他安排到炊事班當起了炊事員,學習做香噴噴的麵包。

1985年5月初的一天,韋昌進跟往常一樣正在炊事班忙碌著做麵包時,赴邊境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命令突然傳來,他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報名請戰,要求上戰場。

“我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是留下,還是上戰場?當時,全班戰士都說:‘必須打仗去!’所以,就積極向營首長建議,最後,上級同意我們回到各自連隊,準備上戰場。”

至今他記得很清楚,5月18日那天,他跟隨部隊浩浩蕩蕩地向邊境作戰一線開進,開始執行堅守戰場最前沿8個高地的防禦任務。

7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敵人就開始向我軍陣地瘋狂炮擊,韋昌進和戰友們堅守在貓耳洞裡的哨位上,聽著數不清的炮彈在洞外爆炸,他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更擔心的是陣地的存亡。

“當時,就看見火光一閃,緊接著就聽見轟轟轟的炮彈爆炸聲音,山搖地動,整個人就跟著山一塊兒起舞似的,隨時要塌,硝煙瀰漫著整個陣地。但是作為戰士,一方面擔心著自己是不是會被炸得‘飛上天’了,另一方面,心裡時刻想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哨位,守住陣地,這是祖國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80年代末出版的反映韋昌進先進事蹟的連環畫

幾輪炮火過後,韋昌進和班裡的戰友抓住有利戰機用手榴彈、爆破筒打退了進攻的敵人。可是,就在他和戰友苗廷榮兩人準備撤回貓耳洞時,敵軍密集的炮彈又打過來了。

“當時,有一發炮彈一下子炸開,我感覺受到很大的衝擊,頭上的鋼盔瞬間就掉在地下了,同時,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眼睛,突然感覺碰到一個肉疙瘩,而且左眼眶裡面空蕩蕩的,我一下就意識到,是我的左眼球被打出來了。當時,我想,既然眼球從眼眶裡面出來,那就把它塞回去。等我塞完後,又摸了摸臉,然後再睜開右眼,我一看,戰友苗廷榮這時已經倒在了地上,但是即使那樣,我仍然想著必須要在陣地上堅守下去。”

經過一輪激烈的戰鬥,此時整個陣地上只剩下韋昌進、苗廷榮這兩名戰士,韋昌進身負重傷,苗廷榮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當時,面對狂呼亂叫撲上陣地的敵人,韋昌進已經無力跟他們短兵相接。

“怎麼辦啊?我想了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炮火,然後,我拿起報話機,立即跟上級取得聯繫。我的排長在報話機中急促地說,‘韋昌進,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再次組織給你增援。’當時,我一聽就急了,說:‘你不要管我了,為了勝利,為了陣地,向我開炮。’很快,敵人就被我軍的炮火炸得死傷無數,到了下午,敵人的進攻就停止了。”

韋昌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兒時看過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戰鬥場景會在此刻重現。情急之下,他像上甘嶺戰鬥的英雄王成一樣,喊出了“向我開炮”的怒吼,利用報話機引導炮兵8次打退敵軍。在獨自堅守陣地的11個小時內,他全身負傷22處,左眼、右胸被彈片擊穿,由於傷勢過重,在後方醫院昏迷了7天7夜。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韋昌進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時留影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1985年12月4日,解放軍英模彙報團第三分團來到福建寧德縣做巡迴先進事蹟報告。事蹟報告會後,戰鬥英雄韋昌進為寧德縣各界代表簽名留念。

走下炮聲隆隆的戰場以後,以生命捍衛祖國的英勇戰士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人們讚譽他是“活著的王成”。他的英雄事蹟還被收入“保邊疆獻青春英模”連環畫庫中,題為《王成式的英雄韋昌進》,同時被編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那段時間,韋昌進作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傑出代表,參加了全國巡迴演講,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大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抬起來,舉得高高的。在報告會交流中,他們提出很多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這場戰爭可能早已被人們忘記了,會不會覺得血白流了?我說: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就是為和平而生,永遠為自己能夠換回國家的一片安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90年代,韋昌進為地方群眾做愛國主義教育輔導

鮮花和掌聲並沒有讓韋昌進陶醉。走下戰場後,韋昌進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追求,每一步都留下紮實的奮鬥足跡。擔任連隊指導員,他帶出3個提幹對象,4名戰士考取軍校;擔任軍校教員,他結合戰場案例深入講解基層政治工作課,帶出很多優秀骨幹;擔任人武部政委,他大力整改基層專武幹部隊伍,經驗做法被上級轉發;擔任軍分區副政委時,他督導包片的基層武裝部基礎設施率先達標。

在平凡中,堅守信仰、堅守道德、堅守價值,才能最終贏得尊重,才能使人生真正獲得不朽的光彩,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快樂。

2017年6月22日,52歲的韋昌進被任命為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上任的頭半個月,風風火火的他就跑遍了8個下屬單位,晚上加班加點分析研究單位建設形勢。他說,每當想起當年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有的長眠在南疆大地,有的已經解甲歸田退出了現役,就感到自己不能懈怠,要替那些已經犧牲和退出軍旅的戰友,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多出一把力。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08年9月中旬,山東大學與濟南警備區共同舉辦“雙心”國防教育活動,韋昌進講述戰鬥故事。

祖國從來沒有忘記那些浴血奮戰、為祖國做出奉獻犧牲的英雄。黨的十八大以後,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崇尚英雄、關愛英雄的宣傳教育和立法工作,相繼設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國家烈士紀念日。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17年6月,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我軍新設立“八一勳章”,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勳的軍隊人員,韋昌進又一次光榮入選其中。在八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當習近平主席親自為韋昌進佩掛上金光閃閃的勳章時,激動萬分的韋昌進心裡明白,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榮譽,而是無數保家衛國軍人共同的榮譽。

“作為個人來說,我內心充滿激動,甚至感到意外,但這又是必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實現偉大的復興,必須要凝聚起精神的磅礴力量。這份榮譽不僅僅是對於‘八一勳章’獲得者的表彰和激勵,更是對全體軍人,所有奉獻者的表彰和激勵,是時代的需要,是價值的引領。”

我與祖國共成長 | 韋昌進:以英雄名義 致敬英雄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作為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韋昌進經過認真調研思考,提交了《培育提振英雄文化》的提案,呼籲加強對英雄烈士事蹟的宣揚和對英雄烈士尊嚴的維護。同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頒佈施行。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更有責任和義務,切實擔當履行好社會責任。習近平主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所以,全社會要有一種文化的力量,一定是紅色英雄文化的引領。”

近年來,無論是在軍校課堂,還是在徵兵宣講現場,或是央視演播大廳,韋昌進的國防教育課越講越生動鮮活。他說,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需要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我們一定要大力引導一代代青少年成長為新時代的英雄。黨和國家也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貢獻的英雄們。

“我們只要把國家、民族的利益,人民群眾的願望時刻牢記在心頭,做最好的自己,關鍵時刻能夠豁得出去,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第一追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