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剛剛過去的蘋果發佈會,發佈了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一大批硬件,相比於今年春季發佈會上的軟件更新,可謂是“乾貨”十足。

從2007年的初代iPhone首發至今,蘋果手機熱潮依舊。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蘋果開啟智能手機時代的同時,更為硬件製造行業帶來了巨大機遇。

今天,中國已經進入硬件創業時代。技術創業者如何進階新階段?“中國製造”如何向“中國創造”升級?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甘潔分析了中國智能硬件製造行業的三大優勢與兩種創業模式。掌握好技術與商業智慧,那麼下一個顛覆智能製造行業的,可能就是你!


1

三個優勢,顛覆硬件製造行業


中國工業化第一階段已經終結。儘管第一階段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整合了低端的勞動力和資源,但困境依然存在,因為中國的工業沒有形成核心的競爭力,未來唯一的出路就是科技創新。

那麼,我國的科技創新有什麼優勢呢?

第一,以供應鏈為核心,加上物流和生產的製造生態

這樣的生態可以說是舉世無雙。國外需要做硬件、做原形的時候,最快的辦法就是寄往中國深圳,加速完成生產製作。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外的孵化器搬到深圳,其實就是想嫁接國內的供應鏈和製造生態。

供應鏈對於研發和科技創新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起到加速生產的作用,另外一方面,當製造的產品數量上升後,中國製造的成本會非常低,低於海外50%—60%,所以對於有技術含量的企業是巨大的優勢。

第二,富足的中高端勞動力

海外的大多數科技企業,其毛利率是在40%—60%左右,英特爾和微軟研發投入差不多佔到銷售額的15%-20%。雖然國內的企業也有很多做研發,但很少會投入15%的銷售額。

研發最大的開支就是工程師的工資,雖然目前我國研發人員的質量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在硅谷一個5年的工程師要30萬美金,在中國20萬人民幣就能聘請到,所以成本上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雖然中國的低端勞動力和越南、緬甸比不算低,但是中高端勞動力仍然相對便宜,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意味著技術人才創業時代的到來。

第三,巨大的市場

中國人口超過13億,擁有統一的語言,再加上快速的經濟增長和中產階級的崛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這使得中國企業能夠輕鬆地驗證它們的產品,並形成從1到100的快速增長。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這三個優勢,使國內做研發的速度是海外的10倍。此外,製造業還具備另外一個優勢,就是伴隨著硬件創業時代到來的巨大的時代機遇。時代的機遇是什麼?

“ 在這裡要感謝蘋果手機,蘋果手機讓科學技術在很多獨立的領域有了巨大的突破,因為蘋果產品的需求量大,蘋果需要什麼,大家就投什麼。蘋果需要計算能力,大家投芯片;蘋果需要定位,大家投GPS;蘋果需要視覺,大家投視覺。這些領域有技術上的突破,意味著技術上集大成的可能性。”

這也給中國製造業提供了一個重新定義製造業的優勢,利用國內的技術,加上製造的生態,能夠顛覆世界的製造業,實現從中國製造到智造突破的機遇。

這三個優勢,我們應該牢記於心,如果你沒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和德日的產品競爭的時候,可能會困難一些。國內現在很多硬件創業者習慣於繼承德日留下的行業,別人可以買你的產品,也可能不買你的產品,光靠性價比做替代會相對比較難。如果牢記這三個優勢,並且充分發揮,你就有可能顛覆這個行業。

2

兩種創業模式各有利弊


以上三個優勢不代表立竿見影可以取得成功,創新創業中大家也會遇到很多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創業的大概率結果是失敗。美國著名的孵化器Y-Combinator,只有30%的錄取率,結果只有7%的項目成功。阿里系的創業,創業者都非常棒,卻仍然有90%的失敗率。

這就是創業的整體情況。硬件創業還面臨著一些中國特色的問題,比如投資人的投資經驗主要為互聯網商業模式,所以會有很多誤區,一個是缺乏耐心,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比硬件快很多,投資人常常會低估了工業升級的複雜性;另外,互聯網思維就是投賽道,有一個前提是贏家通吃,比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如果全部都投,總能出來一個,賺上幾百倍就可以了,這樣就意味著投資人不需要理解技術。

但硬件並非如此!硬件的週期非常長,比如戴森的吸塵器,經過了10年的研發、5000多次的迭代。硬件不是有錢就行,而大部分硬件的研發往往不需要那麼多資本,不像互聯網要花費大量金額推廣市場,硬件製造需要的是研發人員的工資和物料。硬件有很多細分的領域,理解技術就非常的重要。同樣是機器人,機器人做核心零部件還是做最低端的系統繼承,完全是兩個概念。所以硬件想要投得好,需要理解技術。

硬件創業可分成兩個模式,這裡著重談一談這兩個模式的優劣勢和麵臨的挑戰。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第一,興趣愛好型

常見的是2C類的產品和公司,比如大疆、胡桃,他們的創始人自己就是粉絲,再加上技術的積累,相對來說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

例如,汪滔(大疆創始人)是一個航模迷,從小玩航模。有一次父親獎勵了他一架昂貴的遙控模型直升機。當然沒過多久,這臺直升機便在操控的過程中墜毀了,這是他特別痛苦的經歷,這個經歷讓他覺得,如果有一個好的控制器,航模就不會摔下來。玩航模就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所以他的第一個產品是控制器,汪滔在港科大時的本科畢業論文就是這個產品。他做了一個粉絲都特別喜歡的產品,3-4年就賺錢了,這在硬件產品中算是很快的了。

這是興趣愛好型的優勢。興趣愛好型的挑戰在於技術要能跟得上,還有一個是怎麼能“長大”?光活下來不夠,關鍵是如何從1到100 。

第二,需求驅動型

行業有經驗的人士創業,他們對行業的需求相對了解,優勢就是市場的容量比較大,市場在哪相對清晰。成功取決於技術,也需要一定的運氣,但是核心技術的積累也是最重要的。

挑戰在於對技術的要求相對比較高,而且不是一個人能做出來的,需要團隊的力量。另外週期也特別大,很多時候沒有很好的資金支持,或者不能很好的節約資金,你的命運就在投資人的手裡,這是兩種不同的創業模式。

總結:從宏觀的角度更多理解將來面臨的挑戰

1、興趣愛好型就是1-100怎麼樣長大,需要有核心技術,能夠傾聽市場的聲音,找對目標客戶,有時候形成多產品的平臺也是一種可能性。

2、需求驅動型最大的挑戰就是週期長,技術難度大,需要找準剛需,積累核心技術,工藝積累,快速迭代。


3

技術人才創業時代的到來


硬件創業需要很多條件,首先需要技術,其次需要提升商業智慧。技術人才需要商業的眼光和智慧,同時也需要生態體系的支持,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創新的工程教育,因為目前商學院的教科書大多是從海外引進,針對成熟的市場和企業,所以商學院在創新教育方面還是有一些滯後。

同時我們也需要科技創業的孵化,需要構建生態體系。創新的工程教育、創新的商學院教育、新型的孵化器,將三件東西整合起來就是長江商學院的智造創業MBA項目。此項目的第一期課程已經開班,第一堂課就叫《機器人系統思維》。

《機器人系統思維》這門課是最簡單的課,首先要求大家動手,把大疆的機器人拆開,把所有的架構圖畫出來,最後還要拼回去,加上新功能,還有項目彙報。大多數技術出身的同學可以從純技術抽離出來,用系統思維的方式看產品,系統思維的模塊對非技術層面的同學來說,可以很好的瞭解一個產品的構架。

除了技術的學習,在此也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寶貴的創業經驗,以融資為例。

融資是一場博弈,中國的PE史就是一個幸運史,目前為止不太需要專業。現在開始慢慢改變,但整體還是缺乏耐心,LP就是要短期回報;還有一個是誠信的問題,曾看到過最頂級的基金仍然做不誠信的事情,加上投資人的互聯網思維,沒耐心就賭賽道。所以大家還是要適當的接觸投資人,知己知彼,另一方面要有平常心,理解融資的原理和原則,尋求一種平衡。

第一,知己知彼,投資者有百態

我們看到過幾種特別有殺傷力的投資者,一種是無限拖延症,“不見兔子不撒鷹”,動不動就90天的排查期,最後跟你說不行。還有一種就是講條款和砍價型的投資人,創業者不是對手。

為什麼要有投資人?理論上說,有更具專業性的人帶領著找到好項目、培育好項目,這是投資人賺錢的原因。但現在很多時候不是這樣,比如投資人會用條款把自己保護起來。其實企業做不好,再多的條款也沒有用。很多投資人自己看不清項目,沒有專業性,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想通過條款降低風險,所以投資人和企業是很糾結的狀態。

第二,要懂得談判的重要性

從企業家的角度來說,發展需要錢,所以很多時候要學會play the game,這是談判的重要性。

切記談判不是雙贏就是雙輸。一定要說服投資人,你能給他帶來什麼,並且真的帶來什麼,讓投資人理解你的基本面非常重要。還有一點就是競爭,如果很多人搶的話就是香餑餑,你想要什麼?人家願意給你什麼?所以多談幾家投資機構也很重要。

基礎研究固本培元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作者:扈永順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 我國原創能力與科技強國的差距仍然很大,跟蹤式的研究多,缺少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新理論成果

◆ 領跑更重要的是領路,我國科學家在別人走過的路上行走,走得不慢,但是在別人沒走過的路上、開闢新的能走的路,這樣的工作還很少

◆ 想要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依賴從基礎研究衍生出來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突破,基礎研究的源頭作用愈加凸顯

基礎研究固本培元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持續發力,天宮、蛟龍、墨子、天眼、克隆猴等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中國正成為世界科技版圖中的重要方陣。

但毋庸諱言,我國高端芯片、特殊材料、關鍵零部件等“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反映出我國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大理論突破和原創引領性成果不多的現實,亟需在基礎研究方面下更大力氣。

基礎研究可以大致分為純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此基礎上產生核心前沿高技術。毫無疑問,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也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根基。正如十九大報告所要求的,“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為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打下堅實根基。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 4月4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實驗中心周澤兵教授(中)與科研人員交流實驗情況 熊琦攝

基礎研究“底子薄”

現代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發現和突破基本產生於歐美,擁有基礎理論突破能力的國家,其利用該理論推動技術創新的能力也遙遙領先。例如17世紀的英國、18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德國以及20世紀的美國等,都在基礎研究突破的帶動下,迅速提高了綜合國力。

相比之下,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基礎研究底子非常薄,僅有30多個研究機構,科研人員不足500人,在國際科學界的地位無足輕重。百廢待興中,新中國通過了第一個中長期科技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對我國科技事業進行戰略性佈局,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陸相成油理論、多複變函數論、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重大成果。請加微信公眾號:工業智能化(robotinfo) 馬雲都在關注

從一窮二白起步,從跟蹤、模仿到創新,從數量的積累到質量上的提高、再到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我國逐漸形成了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的長效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立了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恢復和設立了院士制度、學位制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啟動了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的“863”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計劃,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大科學裝置和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實施了“攀登計劃”、知識創新工程、“985工程”和“211工程”。本世紀初頒佈實施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也啟動了多個基礎科學問題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創新離不開基礎研究,為此有關部門加強宏觀管理與協調,改善研究環境,加大投入,組織實施各類基礎研究計劃,凝聚了一支開拓創新的科研團隊,建成了一批國際一流的科學實驗平臺,基礎研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80年代末我上大學的時候,看到國外儀器設備很先進,非常羨慕,現在國內外差別不大了。大科學裝置多了,在某個研究方向才能突出,得到世界級的成果。”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徐玉朋說,我國大科學裝置從無到有,發展比較快,比如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非常成功,對粒子物理學有巨大貢獻,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室是我國科技基礎設施、世界級創新基礎平臺中的代表之一。近年來,我國相繼建設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上海光源、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成功發射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啟動國家實驗室建設,支持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孕育重大原始創新奠定了重要物質技術基礎。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 8月21日,4米量級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鏡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通過項目驗收 許暢攝

重大成果產出進入“井噴期”

根據國際公認的衡量基礎研究影響力的“自然指數”排行榜,中科院連續5年位列全球榜首。“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來的重大成果產出進入了‘井噴期’,一大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戰略性技術與產品相繼問世,我們在一些重要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介紹說。

我國在某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行、領跑階段,例如在多光子糾纏、量子星地通訊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突破;研發了世界首臺自驅動液態金屬機器;首次構建小鼠—大鼠異源雜合二倍體胚胎幹細胞,實現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和轉分化;首次觀測到量子自旋反常霍爾效應;研發世界首臺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等。

“美國物理學會製作的《物理評論》系列期刊125週年紀念論文集,收錄了自創刊以來所發表的49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其中36項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固體中發現外爾費米子’成果文章是入選文章中唯一來自中國的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告訴記者。

2018年,中科院接連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克隆猴“中中”“華華”先後誕生,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體細胞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發表了這一重大成果。

在拓撲材料研究方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丁洪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首次在鐵基超導中發現了超導拓撲表面態,為探索馬約拉納費米子提供了全新平臺,其中最有利的證據發表在今年3月份的《科學》雜誌上。8月16日,《科學》在線發表了又一重大成果,中科院物理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高鴻鈞和丁洪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極低溫—強磁場—掃描探針顯微系統,首次在鐵基超導體中觀察到了馬約拉納任意子,該成果對構建穩定、高容錯、可拓展的未來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申請PCT專利(國際專利合作條約)、發表國際論文兩項評價指標看,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已經大幅提升。2016年以來,中國PCT專利申請量持續增長,2017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國,“但三方專利(美、歐、日)的申請還有較大差距。”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原司長張先恩介紹說。

科學論文是基礎研究成果展示、知識記載和傳播的主要形式。相比於40年前中國學者的論文很少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期刊收錄,現在我國已有很大改觀:“同行引用次數反映論文受關注程度,中國學者論文總引用數持續增長,原來預測在2020年達到世界第5位,但在2017年就已經位列世界第二。”張先恩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雖然中國學者論文的篇均引用仍然很低,但高影響論文數量或許更能反映中國的科學影響潛力——2017年,擁有萬篇以上高影響論文的國家依次為:美國、英國、中國。

“面對數量急劇增長的中國學者的稿件,由於擔心其中許多創新性一般、撰寫表達方式不符合英文習慣,以及少數造假論文產生的負面效應,許多國外期刊對中國學者的審稿更趨嚴格,但我國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還是越來越多,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科學的進步。”張先恩預測,三年後Web of knowledge核心數據庫收錄的中國學者論文數有可能與美國持平,不過原創性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基礎研究要固本培元


▲ “地殼一號”萬米鑽機整機系統 許暢攝

仍面臨諸多挑戰

發現新的高溫超導體,是世界125個前沿科學問題之一。“銅氧化物超導體、鐵基超導體材料並非由中國科學家發現,但我國鐵基超導研究方面處在國際前列,跟歐美同處於第一研究方隊,在國際上有很大影響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向濤向《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表示。但他坦言:我國還不是該領域的領跑者。

“領跑更重要的是領路。”向濤認為,基礎研究是帶有原創性的工作,重要的不是跑的快慢,而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有能力開闢出一條新路。我國科學家在別人走過的路上行走,走得不慢,但是在別人沒走過的路上、開闢新的能走的路,這樣的工作還很少。

在向濤看來,我國基礎研究的平均水平進步很快,但還缺少爆發的“點”。而當基礎研究有局部的爆發式突破,將會激發鏈式反應,帶動全局變革。

“真正的學術領先應該是在某一學科有一批領先的人才和成果,從學術的單點技術突破發展到‘線’和‘面’,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技術所原所長李國傑也認為,我國原創能力與科技強國的差距仍然很大,跟蹤式的研究多,缺少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新理論成果,提出新科學思想和開創新科學領域能力亟待大幅提升。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我國基礎研究還存在較多短板,其中之一是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相比應用研究,基礎研究風險更大,主要靠科學家個人、科研小組的創新能力,但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R&D經費比重仍較低,而且偏重於投資實驗設備、實驗消耗品,不重視對科學家個人的投資。

評價考核方式不合理也影響了基礎研究的健康發展,制約著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當下,“傑青”“長江學者”等各種人才“帽子”滿天飛,有的科研機構為吸引人才,對“帽子”明碼標價,有無“帽子”在科研人員待遇水平、資源分配方面差異很大,導致急功近利的學術作風比較普遍,一些科研人員不願意從事週期長、探索性強的研究,影響了基礎研究的科研生態。

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也存在過度看重“經歷”和“出身”的問題。例如“青年千人計劃”申報對象要求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評選不是按年輕人的潛力判斷,而是按在國外研究的時間、按人才培養的地點做區分,這種評價方式忽略了科研水平和科研貢獻的本質,導致博士生不願意留在國內科研機構讀博士後,而是為“海歸”標籤出國。

“20年前國外科研發達,國內博士畢業出國深造很有必要,但現在情況正在變化,國內一些領域的科技水平已經很發達。”向濤認為,制度設計上應對“海歸”和本土培養學生“一碗水端平”,國內的優秀人才也應該有資格參與“青千”評審。

為“源頭供給”提供製度保障

今年1月19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重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科學支撐。這是黨中央立足國家發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楊衛認為,想要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依賴從基礎研究衍生出來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突破,基礎研究的源頭作用愈加凸顯。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就是希望取得更多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成果。因此,基礎研究要從自由探索為主轉向與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基礎研究要能夠助力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材料等需要常年攻堅的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

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要在基礎前沿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需要國家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破除利益壁壘,著力解決制約重大原創性成果產出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特別提出了要對數學、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給予更多的傾斜。對此,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鞏馥洲表示,“數學是基礎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數學可以把問題量化,用數學的思維進行理論分析研究,用定量方式研究思考解決問題。想要發現科學中普遍適用的規律,數學的作用不可或缺。”他給記者舉了個發動機的例子:高性能發動機面臨極端使用環境,在實驗室很難達到極高溫極高壓的環境,設計材料時就要設計理論模型、建成量化的模型,進行模擬計算,數學就是建模工具。

有專家甚至認為,中國與國外在高科技方面的差距,主要來自對數學的重視程度不同,在數學及其交叉研究領域存在短板,中國要成為一個科技強國,首先要成為一個數學強國。

李國傑認為,“科研工作是分層次的,部門和地方的研究所、大多數非重點高校可多做開發性質的科研,直接為行業和地方經濟服務;但對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和重點大學,不應鼓勵做短平快的研發工作,而是要向高處走,做更前瞻、更基礎的研究。”

“如果沒有事業心,總是患得患失,物質條件再好,也難以做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認為,獻身精神對科研非常重要。要切實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報國、創新為民的科學價值觀。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於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面對多元化社會的種種干擾和利益誘惑,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把對科學的興趣融入到國家的需要當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把甘於奉獻、科技報國作為科學家的最高情懷,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緊密聯繫在一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說,新時代要求科技工作者要堅定科技自信,勇於攻堅克難,把攻克發動機、CPU、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前沿科學和顛覆性技術難題作為自己的使命。

來源:珊瑚群、長江商學院案例中心、《瞭望》新聞週刊

以上內容整理自創新學堂第五期,甘潔教授“智能硬件創業者的進階之路”演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