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的全稱是查謨和克什米爾,面積17.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86萬人,傳統首府是斯利那加。該地區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於巴基斯坦管轄,兩國均宣稱對克什米爾全境擁有主權。其實克什米爾問題與巴以問題都是難解難纏、基本是無解的一道方程題。那麼,印巴分治是如何產生的?又怎樣引起的克什米爾問題?這麼些年為什麼至今沒有解決?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分治的出爐

大家知道,最早染指印度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緊隨其後的是荷蘭、英國和法國,但經過多番較量,最終勝出的是英國人,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當時的英屬印度包括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斯里蘭卡近乎全境,還曾一度包括亞丁、緬甸、英屬索馬里蘭和新加坡。但是經過二戰的巨大損失和美國的藉機打壓讓英國國力迅速下降,已經無力維繫其殖民統治。

到了1947年,英國不得不放棄曾經被比作維多利亞女王冠上一顆珍珠的南亞次大陸,最大的一塊殖民地印度,然而就在這時英國搞出了一個蒙巴頓方案,使這最大的殖民地由一個享有自治權的地區變成了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印度與巴基斯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印巴分治”。其實質是英國人巧妙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盾製造的分裂,使得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

矛盾的基點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之後的領土爭端和區域衝突,一切皆因印度教和穆斯林的民族矛盾而形成。這就是印巴分治的矛盾基點。印度絕大多數是印度斯坦族和錫金族,是印度本土民信仰印度教和錫金教。而巴基斯坦更多的是中亞血統,包括最早侵入印度的外來民族雅利安人和中亞人,他們都信仰伊斯蘭教。從莫臥兒帝國強迫印度本土人改信伊斯蘭教開始,這兩種民族和宗教就結下深仇大恨。

聖雄甘地一直希望印度成為一個涵蓋各民族的“大印度”國家,但在利用製造矛盾高手的英國人面前,甘地的願望就成了小兒科,他沒有辦法化解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也無力阻止全印穆斯林聯盟在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所以英國和甘地都不得不面對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只得默認獨立後的印度分裂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蒙巴頓方案實施後致使兩族仇殺達到高峰,就連聖雄甘地也在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極端分子殺害。到了1951年,七百多萬伊斯蘭教徒遷往巴基斯坦,近九百萬印度教徒遷往印度。

說了半天印巴分治到底是怎麼與克什米爾扯上關係的呢?因為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巴基斯坦,如此近八成的民眾為穆斯林的克什米爾理應歸屬巴基斯坦,但克什米爾地區的統治者卻是印度教徒,掌握著這個地區的行政大權,而且方案又允許克什米爾土邦可自由選擇歸屬。這樣問題就來了,佔大多數的伊斯蘭民眾想歸巴基斯坦,而克什米爾土邦先是舉棋不定,後又想歸印度,就是這樣的一個非常特殊情況,讓克什米爾的歸屬沒有了定局,也就成為了印巴分治的焦點。

位置的重要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克什米爾對印巴還說都很重要。克什米爾位於青藏高原與南亞次大陸的過渡地帶,這裡雖是高原,但土壤肥沃,適合農耕。此外,這裡與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四國接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是印度對此非常看重,當年的尼赫魯就想出兵佔領這裡。

而巴基斯坦在圍繞這塊土地的爭議中,也不毫不示弱。巴基斯坦的國父真納等領導人就認為,巴基斯坦國內的農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巴境內的水大多取自境內河流,而境內主要河流的水都源於克什米爾地區。所以,在巴基斯坦看來,坐視印度佔領克什米爾,那就等於把水資源和自家的農業交給了別人。

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印巴雙方明爭暗鬥,你爭我奪,互不相讓,並加緊軍備,隨時準備武力爭奪。然而,在印巴分治之初,克什米爾本是中立的,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就是說在英國人沒有明確把克什米爾劃給誰的時候,克什米爾一直由掌握此地的土著王公辛格實際控制。

土著的搖擺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辛格的權力是花錢從英國人那裡買到的,他自己信仰的是印度教,可他管的地方有近八成的人口都是穆斯林。民族與宗教信仰讓他們上下有著天然的隔閡。本應注意緩解這些矛盾的辛格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加徵賦稅,導致民怨沸騰。

而面對印巴雙方覬覦的目光,辛格猶豫起來,他知道,沒有了英國人的支持和保護,自己獨立是不可能的,必須與他們搞好關係來求生存。他是這樣想的,但並沒有來得及這樣做,在克什米爾境內就發生了小股民眾叛亂。辛格派兵鎮壓但卻遭慘敗。

慘敗之後的辛格方寸有些亂了,他發現靠著自己力量無法鎮壓這些叛亂者,就決定向印度求援。辛格的舉動讓正中想要出兵克什米爾尼赫魯的下懷。於是,尼赫魯毫不猶豫地出兵克什米爾進入首府斯利那加,事實上以武力佔領了克什米爾。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尼赫魯知道巴基斯坦不會坐視,於是在公開場合堅稱:克什米爾境內的叛亂是巴基斯坦政府暗中指使的。尼赫魯的言論讓印巴關係急劇惡化,當得知印度已經出兵克什米爾並進入首都後,巴基斯坦高層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準備出兵克什米爾,與印度決一死戰。

無果的斡旋

就在印巴戰爭一觸即發之際,還未完全離開的英國當局想從中調解,化解矛盾糾紛。英國人本以為通過他們裁決可以讓印巴雙方都滿意,於是就提出了讓克什米爾搞獨立公投,讓民眾自己決定未來。

巴基斯坦非常贊同這個意見,因為它在這一地區的穆斯林佔近八成。可是印度堅決不同意,赫魯認為,克什米爾是自願加入印度的,辛格是這一地區的全權代表。印度反對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是他已經實際控制了這一地區,憑什麼還要搞全民公投。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巴基斯坦在出兵問題上對英國非常不滿,因為在印度軍隊剛進入克什米爾的時候,真納就要求巴軍也進入,可是,巴軍統帥根據以前的慣例,先向英國在印度的最高軍事長官徵求意見,卻遭到了反對,巴軍便終止進一步行動。真納對此十分不滿,他覺得這讓巴基斯坦錯過了進入克什米爾和驅趕印軍的最佳時機。

英國人的協調兩頭不討好,讓印巴對峙搞得焦頭爛額,之後又寄希望於聯合國出面仲裁。而聯合國也採取了一種模糊而謹慎的做法,這在針對克什米爾問題的第47號決議上體現十分充分。根本就沒有明確克什米爾的歸屬,這種做法讓印巴雙方摸不著頭腦。而且聯合國調查組還不斷強調雙方要剋制,爭取和平解決,但是究竟如何和平解決,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案。

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爭端

如此一來,讓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更加複雜起來,劍拔弩張的印巴,早就想通過武力一分高下了,至此,斡旋無果兵戎相見。巴基斯坦軍隊與地方民兵一起進佔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印度把英國人賣給他們的新式武器,都用到了與巴軍的對峙當中。打此開始克什米爾被一分為二,一直到現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