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伊拉克泥潭……………………

可以說伊拉克戰爭是在現代化戰爭進程中繼海灣戰爭後又一濃墨重彩的一筆。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遭受襲擊的柵欄裝甲車


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動用了各種新型戰術裝備和實戰化配合,將伊拉克這一戰爭徹底變成一大型的練兵試驗場,在當時“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的加持下,美軍不再像海灣戰爭時期使用空中打擊加地面部隊的推進作戰思想,而是轉變為解除伊拉克武裝,爭取快速主導戰場進程的作戰方法,說人話就是乾死薩達姆結束收工,而不是像海灣戰爭逐個擊破精準打擊,消滅有生力量迫使對方投降的作戰方式,不過………………可能就是這種作戰思想的弊端導致戰後的伊拉克只留下一片群龍無首的爛攤子,從而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交戰中的城市


2003年3月20日

戰爭正式拉開序幕,英美聯軍起向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斬首行動”和“震懾”行動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在這一階段,美英聯軍先後向巴格達、巴士拉、納傑夫、摩蘇爾、基爾庫克、烏姆蓋斯爾等十餘座城市和港口投擲了各類精確制導炸彈2000多枚,其中戰斧巡航導彈500枚。與此同時,薩達姆也向全國發表講話,號召伊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擊敗美英聯軍。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伊拉克平民


如果光談伊拉克戰爭中為何美軍進攻的如此迅猛,可以說是依託於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武器裝備和單兵素質,依託其戰略,戰術上的先進理念和武器人員的配合,首先在情報偵察方面,美軍放棄了以往的偵察衛星和飛機的做法,面對這種泥潭般的城市治安戰,瞬息萬變而又精準可靠的情報可以左右戰爭局勢,所以美軍依靠前線引導和反水的伊軍幫美軍甄別敵人,用這種簡單可靠的方法確保了戰場局勢的掌握和更新。

在單兵配合上,治安戰中最重要的巷戰,卻給美軍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噩夢,撕開伊拉克防線的一星期內,美軍的夜視儀,制導器,甚至是通訊和一切電子裝備,都瞬間告急,自身攜帶的電池早已無法支持所有電子儀器的電力供應,信息化作戰的弊端就此顯露無遺,美國本土只能加班加點,配合附件國家進口的電池和後備保障,才勉強沒有讓這場戰爭提前退場。而原先作為小組作戰機動性保障的悍馬軍車,卻成了士兵們的棺材。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紙糊的悍馬


初期美軍的悍馬防彈性能差,在遍地放冷槍的巷戰中龜縮在悍馬中的美軍為了不讓悍馬變成自己的葬身之地,只能採用8-12名戰鬥小組的編制,化整為零,讓無數戰鬥小組和前線引導穿插於伊拉克城市的大街小巷,為對地攻擊機,制導導彈以及後方炮兵提供定位和引導,正是這種作戰方式極大的發揮了美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戰爭後期,美軍吸取了多次巷戰的教訓,非常重視這種名為“群島”的戰術細化和運用,簡單來說就是先以有力的兵力突擊和火力分鎖控制進出城市的道路,奪取城市周圍有利地形,孤立城市守敵,然後層次推進,最後一網打盡的戰術。

—————參考文獻《伊拉克戰術分析:戰略上的失敗 戰術上的閃光》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路邊巡邏


從戰爭開始到美軍推進巴格達,佔領薩達姆城,最後美國單方面宣稱主要軍事行動結束也不過短短一個月時間,我們來看一個數據此次行動中,據美國官方透露,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陣亡人數為262人,英軍死亡33人,戰爭共消耗美國230億美元。算上2010年美軍正式撤出伊拉克,迄今為止共有4869名美軍死亡,而4403人死於事故………………什麼叫事故呢,路邊炸彈IED,自殺式襲擊,無處不在的冷槍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的自殺人數。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IED襲擊


那麼,美軍真的贏了嗎?是的,他贏了,在軍事上贏得相當精彩。但回想這場戰爭的起始,美軍以911恐怖襲擊作為導火索,向恐怖組織宣戰,美國當局有理由認為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宣稱幫助伊拉克結束獨裁統治,以此為由進攻伊拉克。這場戰爭的背後,可以說美軍贏得了戰爭,卻輸了政治,經濟。

伊拉克戰爭回顧,誰是最大的輸家

逝去的人們


而對於伊拉克數十萬失去生命的平民和上百萬無家可歸的難民,還有在戰爭中永遠失去親人,生命和無法掙脫戰爭陰影的士兵來說…………他們失去的,卻是全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