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所謂的社群就是聚一夥人幹一件事兒,它其實就是一種組織。在人類社會上有很多組織,例如:宗教、黨派、公司、社團都是某種形式的社群。但是為什麼在今天大家都願意談及“社群”這個命題呢?

第一,工具層面的變化因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效率變得很高。原來人和人之間相互連接影響都很低,現在呢一個微信解決了所有問題,都不需要同意就可以把一群不認識的人拉到一個群中。

第二,商業模式層面因為互聯網技術本身推動了商業變革,使得人的作用更加凸顯。商業更需要注重用戶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所以社群本身就是運營人,運營用戶,社群在這個點上也比之前要更加凸顯。

第三,這個時代很混亂很混沌,有人趁火打劫勸人賣東西,告訴你這是社群商業,所以要加群交錢,這種事情在微信上是層出不窮的。從我們剛開始研究互聯網思維到互聯網+ O2O,社群、生態、共享經濟,很多人在利用概念在賺錢。所謂的社群並不在於微信上因為微信只是一個工具而真正的社群並不在於工具上並不在於微信上而是在於人們的腦海裡

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真正的社群是通過不同的聚落,讓不同的人走到一起。最核心的是你為什麼能夠把大家聚到一起,社群的運營要遵循五同:

第一個同話就共同的話題,就人與人之間,你要至少要在一個人生層次才有得聊。不同的層次的人對話內容往往是低效的或者很蒼白。所以我們要找到能夠,同頻交流的這樣的人群的同話。

第二個同愛,大家還有一些共同的愛好。比如說我們共同喜歡唱歌,共同喜歡這個紅酒。

第三個叫同創,共同去創造,共同去做活動。

第四個同享,就是能互相之間共同分享。

第五個同在,大家能在同一種狀態下長時間相處。

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變革的邏輯,一定不能僅僅在營銷的角度思考,而是站在這個時代商業的變革的角度思考,然後再從微觀的層面去思考社群。那傳統企業互動轉型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持續地生存下去,要生存就要不斷的進化。轉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外界環境不是一個穩態的結構,而是一個變態的結構,不斷地在變的一種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企業要持續地擁抱變化。所以轉型不是一個節點的事情,而是一個企業永遠面臨的問題。所以根本不是互聯網企業去淘汰傳統企業,也不是傳統企業淘汰互聯網企業,而是新商業淘汰舊商業。

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零售企業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原來不論是線下的還是線上,大家都覺得電子商務是未來。當馬雲在線上收割完紅利之後,他告訴你新零售才是未來,要去收購線下紅利去,結果一幫人又蒙了。就京東這樣的企業與其說它是一家互聯網化企業,不如說它是一家互聯網化的零售企業。就阿里來說,與其說它是互聯網企業,不如說它是一個互聯網化的商業地產公司。而像新浪、搜狐這樣的公司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媒體公司。在這個時代下很多的企業都會逐漸地被互聯網化,只是有的行業被互聯網化的早一點。有的價值鏈環節,被互聯化的早一點,所以它就變成了第一波的互聯網公司。那為什麼小米我們把它當成互聯網公司呢?為什麼同樣做手機的諾基亞、摩托羅拉我們說它是傳統企業呢?同理,樂視為什麼把自己定位成互聯網公司,而TCL、康佳被人們稱為傳統企業。其實這都是當局的人給自己做的一些概念和標籤而已,根本就不能這樣去分。所有的企業,如果不斷地擁抱變化,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之下做了調整,就是符合這個時代趨勢的企業。如果沒有及時地擁抱變化,就是傳統企業。

新消費時代 社群商業邏輯與玩法

比如零售企業今天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在用戶運營,在於對數據運用的能力。但很多線下的零售企業在之前運營過程當中並沒有積累起這種能力,所以今天它給用戶做畫像的能力根本就拼不過這些線上的零售公司。但是不代表你不能做,只是說今天面臨的環境更加激烈而已。所以首先要思考所處行業本身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之下發生了哪些變化,這是前置命題。其次才是如何與BAT這些大型公司競爭或合作。

所以傳統企業的轉型本質上是產業升級,如果你的行業是週期性行業,那這種行業很可能是因為今天的技術變革而逐漸的萎縮,甚至被淘汰。如果你經營的是這種行業的產品,那就應該考慮是否要轉行,就像人們都已經用智能手機了,你非得賣原來的大哥大,你覺得能賣得出去嗎?這種產品所處的行業就在迭代,所以自然就會有新的行業產生,自然就要去順著去轉型轉行。還有一些行業是抗週期性行業,或者非週期性行業,這個行業本身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可能變的是用戶需求和銷售渠道和一些工藝所需要的技術,那就在這些維度做調整。所以一定要先認清,所處的行業或產業產業升級的邏輯,然後再去思考企業自身怎麼去進化。

更多精彩請關注奮鬥大講堂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