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伊壁鳩魯 大學 莊子 希臘 戀愛 英國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2019-08-07
"


"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人最有價值的東西:

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大學存在的理由就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輕人的熱情之間建一座橋樑。

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是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人生的基本面貌,也可以說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價值觀。你看重什麼,人生中到底什麼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你去追求的,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問一個問題:就是人的身上什麼東西是最有價值的?我想來想去,人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兩個: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每個人只有一次,不可再生,不可複製,而且這個生命遲早是要結束的,如果說生到這個世界上是偶然的,那麼死去則是必然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生命太寶貴了,怎樣善待生命是每個人都應該考慮的。

人身上另外一個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精神。人和其他生命的區別,就在於人是有精神的。

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幸福,一個是優秀。幸福主要是生命的狀態,一個人活的單純就幸福,所以應該保護你生命的單純;優秀是精神的狀態,一個人有自己的頭腦、有豐富的心靈、有高貴的靈魂,精神上就優秀。

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展開:先講生命,後講精神。


別把生命和物質的關係,

搞顛倒了……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不關心他的生命,而關心物質的東西,大家都把金錢財富看得非常重要。

當然,財富對個人和國家來說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忽略生命本身的需要。

慾望超過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

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質的慾望是兩碼事,現在我們往往把兩者混淆起來。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家都很強調保護生命的單純。

在中國,尤其是道家,非常強調要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生命,不要用物質來損害它。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不要失去你的性命之情,就是你生命的本來狀態。

西方哲學家也是這樣,古希臘對什麼是幸福基本上有兩派觀點,一派叫作快樂主義,一派叫作完善主義。快樂主義創始人,代表人物是古希臘的伊壁鳩魯,伊壁鳩魯認為幸福就是快樂,而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


"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人最有價值的東西:

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大學存在的理由就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輕人的熱情之間建一座橋樑。

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是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人生的基本面貌,也可以說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價值觀。你看重什麼,人生中到底什麼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你去追求的,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問一個問題:就是人的身上什麼東西是最有價值的?我想來想去,人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兩個: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每個人只有一次,不可再生,不可複製,而且這個生命遲早是要結束的,如果說生到這個世界上是偶然的,那麼死去則是必然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生命太寶貴了,怎樣善待生命是每個人都應該考慮的。

人身上另外一個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精神。人和其他生命的區別,就在於人是有精神的。

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幸福,一個是優秀。幸福主要是生命的狀態,一個人活的單純就幸福,所以應該保護你生命的單純;優秀是精神的狀態,一個人有自己的頭腦、有豐富的心靈、有高貴的靈魂,精神上就優秀。

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展開:先講生命,後講精神。


別把生命和物質的關係,

搞顛倒了……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不關心他的生命,而關心物質的東西,大家都把金錢財富看得非常重要。

當然,財富對個人和國家來說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忽略生命本身的需要。

慾望超過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

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質的慾望是兩碼事,現在我們往往把兩者混淆起來。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家都很強調保護生命的單純。

在中國,尤其是道家,非常強調要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生命,不要用物質來損害它。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不要失去你的性命之情,就是你生命的本來狀態。

西方哲學家也是這樣,古希臘對什麼是幸福基本上有兩派觀點,一派叫作快樂主義,一派叫作完善主義。快樂主義創始人,代表人物是古希臘的伊壁鳩魯,伊壁鳩魯認為幸福就是快樂,而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人為什麼會痛苦?是因為慾望超過了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成了你生命主要的追求目標,這是痛苦的主要根源。所以,我們要把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質的慾望區分開來。

物質慾望這東西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而是社會刺激出來的,是人比人比出來的,就是人家有,我也要有。

其實,生命本身不一定需要這個東西。當然,維持生命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的,但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質東西其實是很有限的。

按照伊壁鳩魯的觀點,自然的需要都是容易得到滿足的,大自然把人生產出來以後,是給你生存條件的,但是如果你的需要超出這個條件就不一樣了。

愛情、親情是大自然給你的,雖然是很普通的東西,千百萬年來都是這樣,但我想這是生命骨子裡的東西,是人類生活核心的東西。

我們平時活的太複雜了,什麼名啊、利啊、身份、社會地位、和別人的關係等等,這些東西我們都看得很重。

但是你仔細想一想:這些東西和你生命本身的東西相比,其實是很表面的,名利、身份、地位、財富、權利等等東西其實都是生命表面的堆積物。當然,我們在社會上生存,也需要這些堆積物。

但是你始終要保持一種清醒: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能一輩子為這些生命表面的堆積物活著,而要為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活,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但這種本末倒置現在是比比皆是。

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講也是這樣,你的GDP再高,如果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不能過好,沒有尊嚴感、安全感、幸福感,你治理的國家就不能算是成功的。

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特別需要強調看重平凡生活的價值,我們要從生命本身的需要來看生活完不完美,而不是相反。

當然我也不否認金錢的作用,這個時代大家都把錢看得很重,我也承認錢是好東西,因為你有了錢,就能把你的生活安排得好一點,也會給你增加很多可能。

但是不要忘記它不是最好的東西,你不能為了這個好東西去犧牲掉那個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的東西就是我說的生命本身的需要,還有精神的需要,這是更好的東西。

金錢這個東西,它就是一個手段,它不應該成為你人生的目的,否則你可能一輩子就是賺錢賺錢賺錢,而不去真正享受生命的樂趣。


"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人最有價值的東西:

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大學存在的理由就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輕人的熱情之間建一座橋樑。

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是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人生的基本面貌,也可以說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價值觀。你看重什麼,人生中到底什麼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你去追求的,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問一個問題:就是人的身上什麼東西是最有價值的?我想來想去,人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兩個: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每個人只有一次,不可再生,不可複製,而且這個生命遲早是要結束的,如果說生到這個世界上是偶然的,那麼死去則是必然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生命太寶貴了,怎樣善待生命是每個人都應該考慮的。

人身上另外一個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精神。人和其他生命的區別,就在於人是有精神的。

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幸福,一個是優秀。幸福主要是生命的狀態,一個人活的單純就幸福,所以應該保護你生命的單純;優秀是精神的狀態,一個人有自己的頭腦、有豐富的心靈、有高貴的靈魂,精神上就優秀。

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展開:先講生命,後講精神。


別把生命和物質的關係,

搞顛倒了……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不關心他的生命,而關心物質的東西,大家都把金錢財富看得非常重要。

當然,財富對個人和國家來說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忽略生命本身的需要。

慾望超過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

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質的慾望是兩碼事,現在我們往往把兩者混淆起來。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家都很強調保護生命的單純。

在中國,尤其是道家,非常強調要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生命,不要用物質來損害它。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不要失去你的性命之情,就是你生命的本來狀態。

西方哲學家也是這樣,古希臘對什麼是幸福基本上有兩派觀點,一派叫作快樂主義,一派叫作完善主義。快樂主義創始人,代表人物是古希臘的伊壁鳩魯,伊壁鳩魯認為幸福就是快樂,而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人為什麼會痛苦?是因為慾望超過了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成了你生命主要的追求目標,這是痛苦的主要根源。所以,我們要把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質的慾望區分開來。

物質慾望這東西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而是社會刺激出來的,是人比人比出來的,就是人家有,我也要有。

其實,生命本身不一定需要這個東西。當然,維持生命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的,但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質東西其實是很有限的。

按照伊壁鳩魯的觀點,自然的需要都是容易得到滿足的,大自然把人生產出來以後,是給你生存條件的,但是如果你的需要超出這個條件就不一樣了。

愛情、親情是大自然給你的,雖然是很普通的東西,千百萬年來都是這樣,但我想這是生命骨子裡的東西,是人類生活核心的東西。

我們平時活的太複雜了,什麼名啊、利啊、身份、社會地位、和別人的關係等等,這些東西我們都看得很重。

但是你仔細想一想:這些東西和你生命本身的東西相比,其實是很表面的,名利、身份、地位、財富、權利等等東西其實都是生命表面的堆積物。當然,我們在社會上生存,也需要這些堆積物。

但是你始終要保持一種清醒: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能一輩子為這些生命表面的堆積物活著,而要為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活,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但這種本末倒置現在是比比皆是。

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講也是這樣,你的GDP再高,如果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不能過好,沒有尊嚴感、安全感、幸福感,你治理的國家就不能算是成功的。

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特別需要強調看重平凡生活的價值,我們要從生命本身的需要來看生活完不完美,而不是相反。

當然我也不否認金錢的作用,這個時代大家都把錢看得很重,我也承認錢是好東西,因為你有了錢,就能把你的生活安排得好一點,也會給你增加很多可能。

但是不要忘記它不是最好的東西,你不能為了這個好東西去犧牲掉那個最好的東西,這個最好的東西就是我說的生命本身的需要,還有精神的需要,這是更好的東西。

金錢這個東西,它就是一個手段,它不應該成為你人生的目的,否則你可能一輩子就是賺錢賺錢賺錢,而不去真正享受生命的樂趣。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要處理好和金錢的關係。關於金錢問題,現在很多人譴責金錢,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這句話是錯的。金錢本身是手段,關鍵是你怎麼用。

對金錢的貪婪態度才是萬惡之源。那麼,怎樣正確對待金錢呢?我總結出四條:

第一條就是用正當的手段去獲得金錢:對於不義之財要不動心。這一點不少人做不到,你看那些貪官,其實大都是普通人,你跟他接觸,他也不是那麼壞的,關鍵是他沒想明白人生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把錢看得太重要了,所以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第二條就是有了財富以後你仍然要有超脫的態度和心態,把金錢看成是身外之物:金錢太是身外之物了,世界上什麼東西最不忠誠於你?就是金錢,今天錢在你那裡,明天錢就到人家那裡去了,是完全無名無姓的,沒有個性的,所以你大可不必太看重。

第三條就是在你有了錢以後仍然要過一種簡樸的生活:德國大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有一種觀點講得特別到位,稱之為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精神鼓勵你去爭取財富,只要你是用正當的手段就會越賺越光榮。但在財富的使用上,資本主義精神強調,獲取財富不是為了過奢侈的生活,你仍然要過一種相對簡樸的生活,所以最後就是賺的很多,用的很少。幹什麼呢?造福社會。所以,錢多了以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精神素質。

第四條就是在你擁有金錢、財富後,要行善積德:我很佩服美國的富豪們,當他們有了錢之後,就會考慮怎麼用錢來做慈善事業,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這個傳統是美國慈善事業之父卡耐基奠定的。

卡耐基從小就是個苦孩子,少年時受益於一個行善的退伍軍人,養成了讀書的喜好,成年發達後一直不忘行善。

他寫的《財富的福音》說,我們這些人是走運的,上帝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發財了,我們應該把我們的財富看成是世界上的窮苦兄弟委託我們管理的基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做出妥善安排,用來造福社會。

然後他說了一句有名的話:擁有巨資而死者是可恥的。

就是說:當你死的時候有這麼多的財富,但是你沒有做出什麼安排就死了,這是可恥的,因為你是不負責任的。

他還身體力行把自己的股票全部賣了,建立基金會,在美國形成了一個傳統。


把自己變成精神上優秀的人

精神,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屬性。

作為一個人,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神上優秀的人,讓每一種精神屬性得到更好的生長。

首先是智力屬性。人最重要的智力素質是什麼?大師們,包括大科學家、大哲學家的共識有兩點:

第一點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品質裡面最重要的要素,可以說是人智力生活的開端、動力。

愛因斯坦是怎麼走上科學道路的?據說他五歲的時候,父親給了他一個指南針,他看到這個指南針總是會自己轉,而且總是轉到同樣的地方,他就感覺非常神奇:“那時候我就感覺在事物內部藏著一個祕密等著我去把它找出來。”這就是科學探索的好奇心。

從哲學上來看,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他們都說過,哲學是從驚疑開始的,就是驚奇、疑惑。當一個人對世界感到驚奇的時候——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世界總是在變,而不斷變化的現象的背後總應該有一個不變的本質,那東西是什麼?最早的哲學家們討論的都是這些東西。同樣,因為對人生有了疑惑,才會思考人生的哲學問題: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第二個重要的智力素質要素就是獨立思考能力。你有了好奇心,對未知的東西感到好奇,那你就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把未知的東西弄清楚,不能半途而廢。

愛因斯坦稱“獨立思考能力是老天給我們的不可多得的天賦”,並稱之為“內在自由”。一個人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不會受外部環境的支配。

人不光要發展自己的智力,還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如果你光是發展你的智力,那麼你僅僅只是一個思維的機器。

我覺得,一個人看世界是受他內心豐富程度影響的。

有的人內心很貧乏,他看到的世界絕對是很貧乏的,如果他只有功利的目的,那他看世界就只有一個功利的角度,他看不到世界的美,看不到世界的豐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