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t)給最具影響力的歷史人物排了個位次,前五名中除牛頓一位科學家排在第二名之外,其餘四人是穆罕默德、耶穌基督、釋迦牟尼、孔子。我對佛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不甚了了,不敢妄語;這篇小文只比較一下穆、釋、儒三家的創始人。

給歷史人物排名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在我看來,邁克爾·哈特是有歷史眼光的,因為這四人(且不說牛頓)在不同的地域和時代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或指引了歷史發展的方向,其一言一行皆可左右人類思維和行為成百上千年(也許有益還是有害,也許在某個歷史階段、某個群體中有益或有害)。舉兩例可以為證:耶穌輕輕地說了一句“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可12:17), 政教合一的觀念在歐洲不得流行——即便基督教隆盛之時,神權政治也僅存於羅馬這一君士坦丁大帝“饋贈”的一隅之地(也許還有兩個短暫的例外:加爾文時代的日內瓦和再洗禮派狂熱分子在德國明斯特建立的“聖徒王國”);而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則中國的釋道勢力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只能偶爾偷偷摸摸地與政權結緣,對政治的影響力始終膚淺——儒教是否宗教?我個人以為儒教是道德哲學,不具備宗教的特點。

穆罕默德不止是一位思想家;他開宗立派,隻手創建伊斯蘭教並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龐大帝國。純粹的思想家耶穌和孔子則需要後人的幫助(甚至篡改)才得以確立自己思想的統治地位。有人指出,世無保羅(以及君士坦丁皇帝),則耶穌創立的教派——還不能稱為基督教——可能只是當時教派林立的巴勒斯坦的一個籍籍無名的猶太小教派,早已在加利利的群山中自生自滅;同樣,沒有董仲舒(以及漢武大帝),儒學可能不過是百家之一家。孔子排在耶穌之下是中國人不得不接受的歷史現狀的反映:三百年來世界由以基督教為基調的西方文明所主導,至今未變;兩人能否易位,要看在今後的一百年間華夏兒女的賢肖與否了。

但如果把目光從歷史收至現代,把耶穌推崇至震爍古今第一人也情由可原——有科學家根據維基百科的數據做量化分析,得出耶穌基督最具影響力的結論。的確,環視四周,耶穌的印痕無所不在:他的生年是世界通行的紀年的元年——其實,這是一個西徐亞(Scythia)修道士迪奧尼索斯(Dionysius Exiguus)的計算錯誤;耶穌實際上生於公元前4-7年;西方歷史學家因此常用BCE(Before Common Era)和CE(Common Era)來表示公元前後而不採用BC(Before Christ)和AD(Anno Domini, 即in the yea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他的誕辰是全世界的節日,雖然早在十六世紀就有人指出他借用了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雖然現在的聖誕節並不會讓很多人聯想到馬槽中的那個嬰兒;他的名字成為人們發誓賭咒的憑據和最常用的感嘆詞;釘其死去的十字架不僅出現在每一個教堂,而且出現在每個醫院和每個救護車上(當然,穆斯林國家用新月標誌)……美國小說家奧康納(F. O’Connor)說耶穌的幽靈仍然在世界上往來穿梭;自大航海時代基督教走出歐洲,世界各地的文化瀰漫起耶穌的氣息,越來越濃重,至今不見情勢逆轉的跡象。

有意思的是,在哈特的排行榜上,還有基督教的保羅被排在第六位,僅在孔子之下。這反應了現代西方歷史界的認知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基督教早期的傳播得力於保羅的傳教熱情,基督教的神學思想來源於保羅卓越的思辨能力。換句話說,保羅把耶穌推到了基督的位置上,而耶穌所創立的不過是猶太教之內的一個小教派。

在希臘文化和猶太傳統的碰撞中,一世紀前後猶太人中間出現了多個教派,如著名的神祕主義派別艾森尼派(Essenes)、亞歷山大的猶太哲學家斐洛(Philo)著作中提到的隱修派別特拉普提教派(Therapeutae)、死海古卷見證的庫姆蘭(Qumran)社團、復國主義派別奮銳黨(Zealot)——奮銳黨人與所有有悖猶太教法的人勢不兩立,不管是羅馬人還是猶太同胞;他們不惜採用極端的手段,如暗殺;最激進的奮銳黨人因而被稱為“長袍刀客(Sicarii);耶穌有一個門徒名叫西門(不是西門彼得)就是一個奮銳黨人。

耶穌派別的宗旨和要義是什麼?一言難盡。耶穌研究者有不同的解讀,耶穌因此成為失言的預言家、騙子、末世狂徒、復國者、小資產階級道德楷模、浪漫主義牧歌中的主人公、受神祕教派操縱的木偶、猶太聖人、魔法師(巫師)、為復興猶太傳統社會而努力的社會活動家、犬儒主義哲學家、猶太智者、醫者、和老子與佛陀一樣得窺另一世界之光的精神人物、顯如神又行如神的“那個(不可以語言表達之意)”等等(這些解讀以後我會在小號中一一詳述)。

其實,歷史的耶穌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倡導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保羅讓耶穌成為他的贖罪神學的核心。耶穌可能曾自稱為神的兒子,他的弟子們說他死後三日復活;在此基礎上,保羅演繹出耶穌以死代贖世人之罪(耶穌因而被稱為基督;在猶太語境中基督是彌賽亞、受膏者,在希臘語境中基督就是救世主)的神學思想——保羅說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是他傳授的“第一”要義(林前15:3)——後來的神學家結合希臘哲學中的一神思想,終於讓他與神並列為神(此過程麥克(Birton Mack)解說甚詳,只是我們要以後再講)。考慮到這有悖於一神教的根本,基督教早期的教父們創造性的提出了概念模糊的“三位一體”觀:神是一個神,但這位神有三個“位格”。所謂“位格”,在希臘語中就是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用的面具;三位一體,通俗點說,就是同一位神扮演著三個角色:以色列的神(父、耶和華)、上帝的智慧(道、子、耶穌、基督)和聽命於父、受子差遣的靈。

在基督教神學思想的發展過程中,保羅顯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因此認為,保羅才是基督教真正的創立者,耶穌基督則是保羅祭起的一位神。

哈特的排行榜上出現的是耶穌基督,而不是耶穌;也許他意識到,如果耶穌沒有成為基督,他不過是一介凡人;真正在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是基督,或者說,基督教;所以,他不得不把基督教真正的源頭保羅緊附在後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