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葉聖陶在青少年時代接受過書法教育,且多在書法上有相當的造詣。這些作家身處時代轉折期,是古今文化的橋樑,他們在寫白話文、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並沒有放棄毛筆書寫,故而並沒有割斷與書法文化的血脈關聯,他們的手跡書法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葉聖陶,作為其中的優秀者,操觚染翰80餘年,為後世留下為數甚多的題署、信札、日記、對聯、立軸、匾額……雖然葉聖陶從不以書家自居,然其書風樸厚端雅、功力很深,任何得到其墨寶的朋友都覺得“隻字可親”,並用心珍藏。本文特從書法的角度關注葉聖陶,或許從中可見葉聖陶藝術修養的養成及文人精神的傳承。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目前現存最早的手跡應該是1913年的《聖陶日記》第13卷,從日記書寫的風格來看,葉聖陶當時亦步亦趨李叔同的字,結體瘦長、略向左傾,有北碑的味道,與同時期李叔同的書法非常接近。在日記的扉頁上,葉聖陶還特意寫道:“此冊摹仿李叔同當時之字,太平報文藝版多載李之字畫。”剛剛從中學畢業的他,正擔任蘇州中區第三初等小學(即言子廟小學)教員,後又調到甪直鎮上的吳縣第五高等小學。教學餘暇頗喜篆刻,與好友王伯祥共研篆刻一年有餘。大概先生此時期喜歡篆刻,也是受到了李叔同的影響。喜篆刻者必習篆字,葉老一生都未放鬆對小篆的臨習,存世的書跡有不少都是秀美規整的篆書。現存最早的篆書對聯,是葉聖陶1929年為好友賀昌群所書“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篆法嚴整、運筆流暢,從中可見先生習篆之功。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雖然葉聖陶不以書名世,還常常強調自己不懂書法,但是我們在他留下的隻言片語的書論中,還是能夠窺見他對書法的過人見解,往往啟人神智。葉聖陶與弘一大師直接交往並不多,不過他是夏丏尊的親家,所以他也就有很多機會在夏丏尊那裡接觸弘一大師的書法,並且在後來就弘一大師的書法有過評論。他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對於書法是用過苦功的。在夏丏尊先生那裡,見到他許多習字的成績。各體的碑刻他都臨摹,寫什麼像什麼。……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哪一家呢?實在指說不出。我不懂書法,然而極歡喜他的字。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弘一法師嘗致書龍溪馬海髯,專言書法篆刻,中有云:“朽人於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按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面之形狀。於常人所注意之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決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按畫觀之,斯可矣。不唯寫字,刻印亦然。”其所稱圖按,通常作“圖案”。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全面調和,蓋法師始終信持之美術觀點。試觀其(無住齋)草書小額三字及落款之每一字每一筆,皆適居其位,似乎絲毫移動不得。重觀其小印五方一軸,五印之位置,下方之題識,融為一體,呼吸相通,而每一小印,其佈局、其刀趣,亦復如是。至謂於某碑某帖決不揣摩,則是自道其後期之造詣。觀其丙辰斷食定慧寺時之所臨摹,則前期之揣摩固極端嚴格認真者也。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眾所周知,一幅書作中字與字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每個字都寫好不等於全篇皆好,而字寫得大小一致、狀如算子也並非上乘,箇中的微妙,很多人練字多年都不得其門而入。弘一所說“全面調和”是指要將一幅字作為一個整體圖案來看待,各個部分是組成整體不可分割的元素,因此寫字時決不能寫一個字便只看這個字,要通篇考量、左顧右盼,達到整體的和諧。葉聖陶看到弘一的字“每一筆每一字皆絲毫移動不得”,弘一的印與款識融為一體,每一印其佈局、刀趣又都呼吸相通,沒有對書法篆刻有過深入思考和領悟的人是不可能認識到這點的。


葉聖陶:我不懂書法

書法的複合價值,就是字與詩文的通感。書法的審美屬性體現在這樣的通感之中,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複合價值體系裡。不管用什麼體類的文字印製的詩詞可以單獨欣賞,但是,再優秀的書法家們寫的虛假、空洞的標語口號,也不會給人審美的愉悅。縱觀葉聖陶的書法,我們從中仍能看到“書法文化”精神的傳承,這種文人精神在“五四”以來的老一代作家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在深受“五四”文化精神薰陶的“十七年”作家身上也有薪火相傳。然而,進入新時期,尤其是當老一輩作家漸漸去世後,更年輕的一代作家卻面臨著“書法文化”的沙漠,令人擔憂的是,“80後”的作家幾乎完全拋棄了“筆”,更不要說“毛筆”,而只用鍵盤和鼠標進行創作,對於“書法文化”他們更是相去甚遠了。


感謝您的觀看和關注!如果您是書畫愛好者,小編邀請您搜索關注“hmyqart”微信公眾號。

每日發佈免費視頻資源:一筆一劃對照名帖視頻教學、真人模特現場繪畫、山水花鳥場外真實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