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亞洲歷史 日本 文物 考古 冷兵器研究所 2017-06-14

盾牌,在各國冷兵器裡,尤其是軍隊集團作戰當中,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們經常在歐美的古代題材影視作品裡看到大量精美堅固的盾牌,更不要提美國隊長和神奇女俠這兩位超級英雄,他們所使用的盾牌可以說是攻防皆宜的大殺器。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日本的時代劇也好,古裝電影也好,戰國遊戲也好,幾乎都見不到盾牌的身影。那麼盾牌在日本的歷史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發展軌跡呢?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最早有盾牌記載的時代,可以追溯到日本神話:《神代記》裡的國讓之條,裡面寫到了作為神之寶物的“百八十縫之白盾”。

從文物的角度來看,最早的出土文物則是日本的彌生時代(公元前300-250年)。岡山縣岡山市的濟生會遺蹟【彌生時代中期中葉】中,出土了用針葉樹的板材製作的木製盾牌,長度大概是20公分左右,中間還鑲嵌著用贊岐巖製作的石簇。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電影《最後的武士》劇照

滋賀縣守山市的下之鄉遺蹟【彌生時代中期後葉,公元1世紀前後】,出土了木製的長方形盾牌。盾牌是使用四塊杉樹木板和兩塊桐樹做為補強材料組合起來的,內側有使用植物纖維捲成的把手。這個遺蹟還出土了弓箭和銅劍。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魏志倭人傳裡也記載了倭人使用木製盾牌。“兵用矛楯”——《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倭人條

奈良縣3世紀至4世紀的遺蹟中也多有出土的木製盾牌。5世紀左右,鐵製盾牌出現,後來也有各種皮革製作或者石制。但是這些盾牌並非是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在古墳周圍,或者宮殿大門附近放置,作為守護、防止惡靈入侵的意義來使用。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但是隨著佛教的傳入,這一對盾牌的信仰逐漸消失了。奈良縣5世紀出土的鐵製盾牌,實際上是隼人盾,也基本不是在戰陣中使用,而是作為儀仗,迎接外國使者的時候才會使用。

萬葉集中也有關於盾的和歌。“大夫之 鞆乃音為奈利 物部乃 大臣 楯立良思母”,描寫的是聽到弓射的聲音,持盾牌站立的武官,對於聲音的敏感反應。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平安時代至室町時代初期,除了宗教儀式中使用的矛與盾之外,大部分盾牌都是小型的,像鍋蓋一樣的厚板小盾牌,也就是手盾。因為從這個時期開始,日本的主要武器變成了日本刀、長槍等需要兩手使用的武器。再往後,發展出了大鎧,連手盾也不需要了。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另一方面,固定在地面上的盾牌(搔盾,垣盾)出現和使用的頻率增加了。進入戰國時代之後,對於弓矢、鐵炮子彈等等防禦更加重視,則是通常使用更方便和防禦力更高的竹束。竹束也有大型小型之分,小型的也可以防禦當時的子彈。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具足劍術中保留了一些手盾使用方法,《海國兵談》裡所記載的則是用牛皮做成的笠,也可以作為手甲,手盾來使用。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當然城池攻防的戰鬥中,也是有類似“車盾”、“轉盾”等等武器的存在。這些都是相當大型的武器,和通常所見的,其他國家的盾牌大不相同。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為何,日本的盾牌如此特殊?這與日本的武器發展息息相關。

首先,日本是一個缺乏資源的國家,大量製造和使用鐵質盾牌是幾乎不可能的。其次,日本的武器多為雙手武器,薙刀、長槍、日本刀,均為雙手把持才能使用。

在遠距離作戰中,直接使用盾牌也是進行弓箭的防禦。當進入集團作戰和白刃戰的時候,已經沒有多餘的手再來持盾格擋了。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如果是作為武將,騎在馬上的情況下,背弓挎刀,還要牽引馬匹,也不太可能再使用盾牌進行防禦。防禦的主要手段,還是鎧甲。戰國時候的軍備制度中,有專門的槍隊和鐵炮隊,但是並沒有盾牌隊。再發展至江戶時期,則完全看不到盾牌的身影了。

日本歷史和古戰劇中為何很少有盾牌出現:不是沒有,是騰不出來手

又有兩個說法,一說因為日本刀很重,日本古人體力不足以單手持刀,所以只好放棄盾牌;二說是因為武士精神,要勇猛進攻,所以防禦什麼的根本不考慮。當然,這兩個說法也僅僅是作為笑談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亞加德,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