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藥品 抑鬱症 精神病 文章 體育 焦慮症 黑洞 二級心理諮詢師阿秋 2019-08-02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深受患者和家屬們的啟發!

總之,走在康復路上的我們,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正面、有利的環境,不去看過多負面的文章,對於專業性的文章,可以適度瞭解,但不要抓住字眼絞盡腦汁去想破自己的頭腦,專業的東西還是就交給專業的人吧,給自己的心靈鬆鬆綁,不是更好嗎?

除非你要成為這領域的專家,當然多瞭解也是很好的事情,在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和干擾?這需要每個患者都要去審視的問題,而審視就是:

回頭看看自己都做錯了什麼?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或許是我們每走一個階段的路後,都應該認真去審視下的一個固定、規律性的動作,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走了太多錯誤的路和投入了過多的無效事情,進行一種活法的糾錯,從而採取及時的措施,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時,我們要以複雜的事簡單化,這對於焦慮抑鬱患者來說是最急切需要的,當然也包括其它精神疾患,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文章都是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和正能量的立場,來傳遞真實靠譜的信息、信念和療愈方法,以此激勵廣大患者更加努力地自救起來,向著前方的那束光前進而不放棄和努力著。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深受患者和家屬們的啟發!

總之,走在康復路上的我們,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正面、有利的環境,不去看過多負面的文章,對於專業性的文章,可以適度瞭解,但不要抓住字眼絞盡腦汁去想破自己的頭腦,專業的東西還是就交給專業的人吧,給自己的心靈鬆鬆綁,不是更好嗎?

除非你要成為這領域的專家,當然多瞭解也是很好的事情,在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和干擾?這需要每個患者都要去審視的問題,而審視就是:

回頭看看自己都做錯了什麼?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或許是我們每走一個階段的路後,都應該認真去審視下的一個固定、規律性的動作,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走了太多錯誤的路和投入了過多的無效事情,進行一種活法的糾錯,從而採取及時的措施,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時,我們要以複雜的事簡單化,這對於焦慮抑鬱患者來說是最急切需要的,當然也包括其它精神疾患,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文章都是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和正能量的立場,來傳遞真實靠譜的信息、信念和療愈方法,以此激勵廣大患者更加努力地自救起來,向著前方的那束光前進而不放棄和努力著。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前面說到了抑鬱康復後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會有哪些變化呢?

人就是這樣,不進則退!一旦被打敗,人生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折騰,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而一旦崛起,人生就如開掛一樣。

所以我們常常用洪水猛獸來形容抑鬱,同時我們也用涅槃重生來形容抑鬱,在於你是否在面對它時,是被打敗還是你打敗它!一念之間而覺知的事情,也在於你想清楚沒?!

打敗的人,人生就暫時停止了向前向上的改變,猶如一臺停擺不搖的老鍾,給它是落寞灰塵,生鏽!

而自救崛起的人,進步雖然慢,但是每天都在移動,累積起來就是大的改變!

抑鬱康復的人,都會變得更加珍惜生活了

也懂得感恩自己和感恩身邊的人了,這都是因為災難性的考驗,帶給Ta的覺知覺醒的境界提升。

抑鬱康復的人,懂得如何愛自己了,所以在生活方式上,那些壞的習慣都漸漸消失了。

抑鬱康復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迷茫了,而是有了自己清晰的目標,沒有目標,但至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事業了,因為他們有了方向和參透了社會的現實了。

不要把抑鬱當災難,而是考驗,感恩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不要抱怨,不要退縮,困難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而是堅強的進步和蛻變的契機!

其實,在面對焦慮和抑鬱,這種心理加精神上的問題, 不到中重度以上的程度,比如輕度,或者臨界中度的人,都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療愈好的,如:行為療法、情緒ABC理論療法、森田療法來療愈自己,再結合運動以及前面提到的提升自己的逆商、情商,堅定信念,這完全是可以不去靠藥物就可以療愈好的。

但是,由於當事人因為難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症狀發生在自己身上,過度擔憂害怕加重了病情的遷移等等,導致去服藥治療的人太多了,這並非不可取,而是說可以去避免的,因為我們還是要遵循“不服藥就不服藥的原則”,來採取更為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法來療愈自己,這未嘗不可!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深受患者和家屬們的啟發!

總之,走在康復路上的我們,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正面、有利的環境,不去看過多負面的文章,對於專業性的文章,可以適度瞭解,但不要抓住字眼絞盡腦汁去想破自己的頭腦,專業的東西還是就交給專業的人吧,給自己的心靈鬆鬆綁,不是更好嗎?

除非你要成為這領域的專家,當然多瞭解也是很好的事情,在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和干擾?這需要每個患者都要去審視的問題,而審視就是:

回頭看看自己都做錯了什麼?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或許是我們每走一個階段的路後,都應該認真去審視下的一個固定、規律性的動作,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走了太多錯誤的路和投入了過多的無效事情,進行一種活法的糾錯,從而採取及時的措施,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時,我們要以複雜的事簡單化,這對於焦慮抑鬱患者來說是最急切需要的,當然也包括其它精神疾患,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文章都是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和正能量的立場,來傳遞真實靠譜的信息、信念和療愈方法,以此激勵廣大患者更加努力地自救起來,向著前方的那束光前進而不放棄和努力著。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前面說到了抑鬱康復後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會有哪些變化呢?

人就是這樣,不進則退!一旦被打敗,人生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折騰,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而一旦崛起,人生就如開掛一樣。

所以我們常常用洪水猛獸來形容抑鬱,同時我們也用涅槃重生來形容抑鬱,在於你是否在面對它時,是被打敗還是你打敗它!一念之間而覺知的事情,也在於你想清楚沒?!

打敗的人,人生就暫時停止了向前向上的改變,猶如一臺停擺不搖的老鍾,給它是落寞灰塵,生鏽!

而自救崛起的人,進步雖然慢,但是每天都在移動,累積起來就是大的改變!

抑鬱康復的人,都會變得更加珍惜生活了

也懂得感恩自己和感恩身邊的人了,這都是因為災難性的考驗,帶給Ta的覺知覺醒的境界提升。

抑鬱康復的人,懂得如何愛自己了,所以在生活方式上,那些壞的習慣都漸漸消失了。

抑鬱康復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迷茫了,而是有了自己清晰的目標,沒有目標,但至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事業了,因為他們有了方向和參透了社會的現實了。

不要把抑鬱當災難,而是考驗,感恩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不要抱怨,不要退縮,困難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而是堅強的進步和蛻變的契機!

其實,在面對焦慮和抑鬱,這種心理加精神上的問題, 不到中重度以上的程度,比如輕度,或者臨界中度的人,都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療愈好的,如:行為療法、情緒ABC理論療法、森田療法來療愈自己,再結合運動以及前面提到的提升自己的逆商、情商,堅定信念,這完全是可以不去靠藥物就可以療愈好的。

但是,由於當事人因為難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症狀發生在自己身上,過度擔憂害怕加重了病情的遷移等等,導致去服藥治療的人太多了,這並非不可取,而是說可以去避免的,因為我們還是要遵循“不服藥就不服藥的原則”,來採取更為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法來療愈自己,這未嘗不可!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很多人到了中度以上的焦慮抑鬱症,沒有采取藥物治療好起來的例子也有很多,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心理療法、運動、以及療愈書籍來達成的勝利果實,耐住性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一步步撫慰自己,最終他們都沒有與藥物結緣,這是很可喜的事情,也是因人而異的。奇蹟每天都在發生,而奇蹟有時就是一個信念的問題。

而這個信念的前提,是患者要在關鍵時刻得到他人的指引與幫助,比如先去求助心理諮詢師,他們並非盲目地要你不吃藥,光做心理諮詢就能好的,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靠譜的!對於負責任的心理諮詢師一定會建議你如何去做,是客觀地指引,實在不行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建議你去就醫,配合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而不是盲目花些冤枉錢投入在心理諮詢上,那是不道德的。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深受患者和家屬們的啟發!

總之,走在康復路上的我們,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正面、有利的環境,不去看過多負面的文章,對於專業性的文章,可以適度瞭解,但不要抓住字眼絞盡腦汁去想破自己的頭腦,專業的東西還是就交給專業的人吧,給自己的心靈鬆鬆綁,不是更好嗎?

除非你要成為這領域的專家,當然多瞭解也是很好的事情,在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和干擾?這需要每個患者都要去審視的問題,而審視就是:

回頭看看自己都做錯了什麼?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或許是我們每走一個階段的路後,都應該認真去審視下的一個固定、規律性的動作,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走了太多錯誤的路和投入了過多的無效事情,進行一種活法的糾錯,從而採取及時的措施,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時,我們要以複雜的事簡單化,這對於焦慮抑鬱患者來說是最急切需要的,當然也包括其它精神疾患,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文章都是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和正能量的立場,來傳遞真實靠譜的信息、信念和療愈方法,以此激勵廣大患者更加努力地自救起來,向著前方的那束光前進而不放棄和努力著。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前面說到了抑鬱康復後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會有哪些變化呢?

人就是這樣,不進則退!一旦被打敗,人生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折騰,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而一旦崛起,人生就如開掛一樣。

所以我們常常用洪水猛獸來形容抑鬱,同時我們也用涅槃重生來形容抑鬱,在於你是否在面對它時,是被打敗還是你打敗它!一念之間而覺知的事情,也在於你想清楚沒?!

打敗的人,人生就暫時停止了向前向上的改變,猶如一臺停擺不搖的老鍾,給它是落寞灰塵,生鏽!

而自救崛起的人,進步雖然慢,但是每天都在移動,累積起來就是大的改變!

抑鬱康復的人,都會變得更加珍惜生活了

也懂得感恩自己和感恩身邊的人了,這都是因為災難性的考驗,帶給Ta的覺知覺醒的境界提升。

抑鬱康復的人,懂得如何愛自己了,所以在生活方式上,那些壞的習慣都漸漸消失了。

抑鬱康復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迷茫了,而是有了自己清晰的目標,沒有目標,但至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事業了,因為他們有了方向和參透了社會的現實了。

不要把抑鬱當災難,而是考驗,感恩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不要抱怨,不要退縮,困難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而是堅強的進步和蛻變的契機!

其實,在面對焦慮和抑鬱,這種心理加精神上的問題, 不到中重度以上的程度,比如輕度,或者臨界中度的人,都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療愈好的,如:行為療法、情緒ABC理論療法、森田療法來療愈自己,再結合運動以及前面提到的提升自己的逆商、情商,堅定信念,這完全是可以不去靠藥物就可以療愈好的。

但是,由於當事人因為難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症狀發生在自己身上,過度擔憂害怕加重了病情的遷移等等,導致去服藥治療的人太多了,這並非不可取,而是說可以去避免的,因為我們還是要遵循“不服藥就不服藥的原則”,來採取更為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法來療愈自己,這未嘗不可!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很多人到了中度以上的焦慮抑鬱症,沒有采取藥物治療好起來的例子也有很多,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心理療法、運動、以及療愈書籍來達成的勝利果實,耐住性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一步步撫慰自己,最終他們都沒有與藥物結緣,這是很可喜的事情,也是因人而異的。奇蹟每天都在發生,而奇蹟有時就是一個信念的問題。

而這個信念的前提,是患者要在關鍵時刻得到他人的指引與幫助,比如先去求助心理諮詢師,他們並非盲目地要你不吃藥,光做心理諮詢就能好的,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靠譜的!對於負責任的心理諮詢師一定會建議你如何去做,是客觀地指引,實在不行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建議你去就醫,配合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而不是盲目花些冤枉錢投入在心理諮詢上,那是不道德的。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所以,採取正確的手段,對於輕度的焦慮抑鬱,完全是可以不用吃藥的。切忌過度緊張焦慮,家屬要理性看待,避免造成過度治療!

甚至還有些中度的焦慮抑鬱症,因每個人的智商、情商、逆商、覺悟覺知的差別,有些人是可以通過外界的幫助和自愈的能力,不通過藥物,不是不可以戰勝它,在向我諮詢的求助者身上,就發生了很多這樣的例子,這裡完全是因人而已和環境以及當事人在療愈的環境中,有很好的諮詢師幫助他;或者說有可以給他力量的親人、摯友在幫助他,當這股信心凝聚了,問題也就得到了一點點的解決了。

所以,不要認為中度的焦慮抑鬱就非得一定要靠藥物,取決於當事人的覺知能力和環境,這股環境就是外部環境,而覺知能力就是自身的自救自愈能力,我從來不否認藥物的作用,當然這也不是盲目地要你堅持下去,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太痛苦了,該吃藥還是要去吃藥的,只是我在傳遞這樣一個必然又可以發生的可能性。因為很多這樣的例子!

-END-

作者: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重度抑鬱症康復者、情感心理作家、著有書籍《走出心魔》。一本輔助療愈焦慮抑鬱症的心靈床頭書籍。

"

抑鬱症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康復後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了!

強大的點在哪裡?後面說。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開頭這樣描述並非我誇大其詞了,而是實事求是,真實的描述。

這也是無數已經康復者心中,最真實的心得與體會!

總之,你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你戰勝病魔、走出心魔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不管是對於目前正在被抑鬱症折磨至痛苦的人,還是正在康復的患者,這都傳遞了非常真實、正能量的信號。

這種真實正能量的信號,在當今這個網絡社會是極度缺失的,因為大多數文章都在“說症狀、在描述痛苦、要麼就是看不懂的各種複雜心理療法、以及各類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和副作用等等。”

雖然它很專業,但作為患者來說,大腦都已經生鏽了、轉不動了,是很難消化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太燒腦了!

再者,一些醫學上的專業術語會左右患者的大腦思維,一些名詞令患者死死去抓住這些字眼,而去網絡上漫天的查詢。

比如:焦慮症時發生的“驚恐”。

假如一個焦慮重症患者看到諸如字眼,本來TA就是單純的焦慮,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驚恐現象,但是看到焦慮嚴重時會突然發作驚恐的描述文章或者文字,心裡就會有陰影,害怕自己哪天也會發生可怕的“驚恐現象”!於是自己又去網絡查這種症狀,形成了嚴重的心理暗示!如下描述的一樣可怕。

因為驚恐太可怕了,這種體驗相信有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患者可能會在任意一個場合發作,因為無法控制,往往使人更加惶恐,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擔心外出坐地鐵發生、或者會議上發生、以及走路騎車時發生等等一些不確定的場合發生,可見它的不確定性,又加重了人的擔憂!

而驚恐發生的症狀有:“身體強烈的不適(植物神經紊亂),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驚慌、胃不適、打顫、手足發麻、瀕死感(快要死的感覺)、無法控制自己,要發瘋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驚恐發作。

患者在發作這一刻都認為自己不行了,要死了!以至於會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然而等送到醫院,人也就緩解過來,一檢查什麼事情都沒有!”

其實這就是驚恐發作,一般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本來患者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字眼,或者患者過度瞭解、看多了網上描述的各類症狀,那麼心理難免形成黑洞,而產生更加惶恐的心理效應,這無疑對病情是不利的。暗示心理往往會把一個脆弱的人拉到暗示的那個地步,值得警惕!你的焦點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會出在哪裡。

不是不建議去看和學習,而是建議在恢復期的患者,因為內心是脆弱的,一點點刺激都可能加大心理的黑洞效應,所以患者在明白自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避免去過度查網絡或者看一些負面的文章以及複雜的醫學類文章。

還是建議把心思花在好好配合治療上和運動上,以及注重心的重建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大海,各類關於焦慮抑鬱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的文章太多了,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各個學者或者專家的一些觀點、描述罷了,它天天都在產生,你是根本看不完的,猶如吃飯一樣天天都要吃,而這類文章天天都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聲音在反饋和傳遞就行了,不去過度查和閱。

比如,患者在明確自己的症狀就是焦慮或者抑鬱,又或者雙相等其它精神疾病後,對症去治療,適當地瞭解一些專業文章後,基本上就可以的了(這只是我的建議,並非一刀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剩下的時間就是去培養自己的逆商、情商、強身壯體等等上,這才是療愈你心魔最根本的手段。

你會發現你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時對你並沒有好處,相反都是無效的投入,且還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把這些時間花在看一些療愈的書籍上則會更好,比如《走出心魔》就是一本很好療愈的書籍。它不僅僅對焦慮抑鬱有幫助、對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是培養你的逆商和情商都有幫助,亦對患者家屬亦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書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家屬如何陪伴患者的指引文章。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深受患者和家屬們的啟發!

總之,走在康復路上的我們,儘可能地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正面、有利的環境,不去看過多負面的文章,對於專業性的文章,可以適度瞭解,但不要抓住字眼絞盡腦汁去想破自己的頭腦,專業的東西還是就交給專業的人吧,給自己的心靈鬆鬆綁,不是更好嗎?

除非你要成為這領域的專家,當然多瞭解也是很好的事情,在於你是否會受到影響和干擾?這需要每個患者都要去審視的問題,而審視就是:

回頭看看自己都做錯了什麼?該如何調整自己?這或許是我們每走一個階段的路後,都應該認真去審視下的一個固定、規律性的動作,這樣做可以避免自己走了太多錯誤的路和投入了過多的無效事情,進行一種活法的糾錯,從而採取及時的措施,調整自己的方向。

有時,我們要以複雜的事簡單化,這對於焦慮抑鬱患者來說是最急切需要的,當然也包括其它精神疾患,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文章都是以簡潔明瞭的語言和正能量的立場,來傳遞真實靠譜的信息、信念和療愈方法,以此激勵廣大患者更加努力地自救起來,向著前方的那束光前進而不放棄和努力著。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前面說到了抑鬱康復後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

會有哪些變化呢?

人就是這樣,不進則退!一旦被打敗,人生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折騰,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而一旦崛起,人生就如開掛一樣。

所以我們常常用洪水猛獸來形容抑鬱,同時我們也用涅槃重生來形容抑鬱,在於你是否在面對它時,是被打敗還是你打敗它!一念之間而覺知的事情,也在於你想清楚沒?!

打敗的人,人生就暫時停止了向前向上的改變,猶如一臺停擺不搖的老鍾,給它是落寞灰塵,生鏽!

而自救崛起的人,進步雖然慢,但是每天都在移動,累積起來就是大的改變!

抑鬱康復的人,都會變得更加珍惜生活了

也懂得感恩自己和感恩身邊的人了,這都是因為災難性的考驗,帶給Ta的覺知覺醒的境界提升。

抑鬱康復的人,懂得如何愛自己了,所以在生活方式上,那些壞的習慣都漸漸消失了。

抑鬱康復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迷茫了,而是有了自己清晰的目標,沒有目標,但至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事業了,因為他們有了方向和參透了社會的現實了。

不要把抑鬱當災難,而是考驗,感恩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起來!不要抱怨,不要退縮,困難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而是堅強的進步和蛻變的契機!

其實,在面對焦慮和抑鬱,這種心理加精神上的問題, 不到中重度以上的程度,比如輕度,或者臨界中度的人,都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療愈好的,如:行為療法、情緒ABC理論療法、森田療法來療愈自己,再結合運動以及前面提到的提升自己的逆商、情商,堅定信念,這完全是可以不去靠藥物就可以療愈好的。

但是,由於當事人因為難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症狀發生在自己身上,過度擔憂害怕加重了病情的遷移等等,導致去服藥治療的人太多了,這並非不可取,而是說可以去避免的,因為我們還是要遵循“不服藥就不服藥的原則”,來採取更為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法來療愈自己,這未嘗不可!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很多人到了中度以上的焦慮抑鬱症,沒有采取藥物治療好起來的例子也有很多,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心理療法、運動、以及療愈書籍來達成的勝利果實,耐住性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一步步撫慰自己,最終他們都沒有與藥物結緣,這是很可喜的事情,也是因人而異的。奇蹟每天都在發生,而奇蹟有時就是一個信念的問題。

而這個信念的前提,是患者要在關鍵時刻得到他人的指引與幫助,比如先去求助心理諮詢師,他們並非盲目地要你不吃藥,光做心理諮詢就能好的,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靠譜的!對於負責任的心理諮詢師一定會建議你如何去做,是客觀地指引,實在不行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建議你去就醫,配合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而不是盲目花些冤枉錢投入在心理諮詢上,那是不道德的。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所以,採取正確的手段,對於輕度的焦慮抑鬱,完全是可以不用吃藥的。切忌過度緊張焦慮,家屬要理性看待,避免造成過度治療!

甚至還有些中度的焦慮抑鬱症,因每個人的智商、情商、逆商、覺悟覺知的差別,有些人是可以通過外界的幫助和自愈的能力,不通過藥物,不是不可以戰勝它,在向我諮詢的求助者身上,就發生了很多這樣的例子,這裡完全是因人而已和環境以及當事人在療愈的環境中,有很好的諮詢師幫助他;或者說有可以給他力量的親人、摯友在幫助他,當這股信心凝聚了,問題也就得到了一點點的解決了。

所以,不要認為中度的焦慮抑鬱就非得一定要靠藥物,取決於當事人的覺知能力和環境,這股環境就是外部環境,而覺知能力就是自身的自救自愈能力,我從來不否認藥物的作用,當然這也不是盲目地要你堅持下去,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太痛苦了,該吃藥還是要去吃藥的,只是我在傳遞這樣一個必然又可以發生的可能性。因為很多這樣的例子!

-END-

作者: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重度抑鬱症康復者、情感心理作家、著有書籍《走出心魔》。一本輔助療愈焦慮抑鬱症的心靈床頭書籍。

焦慮抑鬱康復後都會發生哪些變化?輕、臨界中度一定要靠藥物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