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高,有時和藥物和運動飲食無關,可能是它!

藥品 糖尿病 經濟 健康 糖尿病同伴 2017-06-02

血糖高,我們大部分人會認為是藥物沒作用或者是飲食方面出了問題,但是影響血糖的因素很我,除了藥物等,自己的心情也相關重要,只是有的糖尿病友不清楚而已,今天給大家講一下!

65歲的糖尿病患者張師傅,自從8年前得了糖尿病,就每天心裡唸叨著這事,覺得自己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成了不健康、不完整的人。所以心理老想著糖尿病為自己帶來的困惑,一直放不下來!

最近幾年,由於血糖控制不好,視力逐漸下降,張師傅更加悲觀難受了,總想著眼睛怎麼也看不清,病也冶不好,其他器官估計也會都壞掉。越想越害怕,有時甚至會想,自己是不是離死不遠了。整日悲觀嘆氣,血糖也忽高忽低。血糖越不穩,越覺得自己要不行了,胡思亂想惶惶不可終日。

糖尿病血糖高,有時和藥物和運動飲食無關,可能是它!

心情對血糖的影響有多大?隨著醫學人員對糖尿病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糖尿病這種疾病的影響了。這裡面的心理因素也就是指的心情,那麼心情對血糖和糖尿病的影響有多大呢?請看下面的介紹。

臨床發現,糖尿病人如果常常心情緊張、焦急憂慮、發怒、絕望、憂鬱、沮喪或激動使病情加重,乃至出現酮症酸中毒,原因就是情緒緊張使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經的興奮升高,與此同時脂肪分解加速,產生大量酮體,而出現酮症。

恰恰相反,當糖尿病人的心情是安全和滿足時,糖尿削減,胰島素需要量也減少,因此糖尿病患者心情穩定、思想樂觀,有利於血糖的下降,對糖尿病的控制是有幫助的。

的確,和其他疾病的患者一樣,糖尿病患者也經常出現不良的情緒波動,包括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如果對這些負面情緒放任不理,在某些患者身上便會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間的惡性循環。因此疏導不良心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之一。

要克服對糖尿病的恐懼,首先就要了解和認識它。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其發病人數正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多。不少患者,特別是年輕的患者查出糖尿病後,認為糖尿病是高齡病症,對自己患病覺得不能相信,不可理解,並伴有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悲觀情緒。實際上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是多元化的,除了遺傳、肥胖、飲食、運動不足等原因外,情緒也是其中一方面,並且發病年齡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只有正確認識對待自己的病情,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是對病情最有利的方式。

部分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早期的患者症狀較輕或者無明顯症狀時,認為無非就是高血糖,對身體無大礙,拒絕進行治療或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亦或是不瞭解糖尿病的危害,對病情滿不在乎,對治療產生抗拒心理,卻殊不知糖尿病會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多方面的影響,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多種併發症,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消極的治療態度會延誤治療的時機,導致病情加重,或是產生併發症對身體造成更多傷害,而另一方面,除了外部治療,心理狀況的波動對糖代謝的影響也很大,消極的心態會更加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

糖尿病血糖高,有時和藥物和運動飲食無關,可能是它!

糖友們應該認識到,目前的醫療條件下,糖尿病雖然不能被根治,但是通過合理的生活習慣,良好的飲食運動和適量的藥物攝入,糖尿病症狀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在醫生的幫助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和配合醫生的治療工作,充分的認識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常見病,通過有效控制,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工作,應當樹立起長期和疾病作鬥爭的決心。

糖尿病患者還要學會自我調節,以積極的態度瞭解糖尿病,正確認識其發展過程、治療方法和預後、勇敢的面對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加強人際溝通,解除心理恐慌,也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必要時可接受心理專家的心理疏導,以一種持續的、較好的心理狀態去應對糖尿病帶來的壓力,積極配合治療,良好的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出現,能增強患者的信心,減輕心理壓力。

糖尿病血糖高,有時和藥物和運動飲食無關,可能是它!

同時,在心理護理中,社會的外部支持是建立良好心態的關鍵。糖友的家人、親屬和朋友、同事等應該給予患者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鼓勵;為糖友營造一個積極友好的治療氛圍,幫助糖友調整心態,紓解心理壓力,積極治療和調整生活習慣,幫助糖友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戰勝病魔。

擺脫壞心情,讓血糖好起來的方法:

1、閱讀

多看一些關於糖尿病的書籍、雜誌等,瞭解得越多,就越有信心應對面臨的各種問題,不必過於擔心和焦慮。

凡事要從容對待,冷靜思考,面對各種突然打擊時,努力做到“神安而不懼”。

糖尿病血糖高,有時和藥物和運動飲食無關,可能是它!

2、合理宣洩

糖友苦悶的時候,可以主動向親人或朋友傾訴內心的煩惱,以擺脫不良情緒的控制。

3、轉移注意力

不妨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聽音樂、練瑜伽、參加集體活動(如聚餐、爬山)等,都能使心情舒暢,消除苦悶。

4、自我鼓勵

用某些哲理或名言名句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自我提醒或暗示,也能調節情緒。

5、來糖友圈交流

糖友圈是糖友交流的平臺,在這裡大家一起互幫互助,學習控糖的經驗,渲洩心中的情緒,有什麼不想對家人或朋友說的,都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排解心中疑惑。

文/成都瑞恩糖尿病醫院護理部住院護士 萬中瑩 來源:中華糖友雜誌

加微信公眾號tnbtb88(糖尿病同伴),告訴您幾個穩血糖的技能

當然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糖尿病友可加強血糖監測,推薦用的血糖儀如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