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藥品 睡眠 流感 盤點 健康 呼吸內科健康科普醫生 2018-12-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於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氣喘等症狀,他們迫切要求能減輕或消除氣喘,甚至有患者詢問慢阻肺是否可以治癒。其實慢阻肺的發病常常是慢性演變過來的,多數患者已經出現了肺泡結構破壞,氣道管壁增厚等病變,這種病理結構很難恢復,因此慢阻肺的治療目標並不是治癒該病。但慢阻肺也不是不可治療的,首先我們可以控制症狀,其次還可以消除引起慢阻肺的危險因素。

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有平喘、祛痰、預防和控制感染,常用的治療藥品有支氣管舒張劑、祛痰劑等。為方便慢阻肺患者認識這些常見的藥物,下文會向大家介紹各種常用藥物的特點:

1、支氣管舒張劑

支氣管舒張劑是能夠緩解氣道痙攣,擴張氣道,減輕氣促症狀,改善肺功能和運動耐力的一類藥物。

2、短效腎上腺素能β2受體激動劑

目前常用藥物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該類藥物在吸入後數分鐘即可起效,迅速緩解症狀,改善氣喘,減輕呼吸困難,約15~30分鐘達到高峰,療效持續約4個小時。常見的副作用是心悸、手顫,可逐漸耐受。有心血管病史或使用後有明顯心悸者,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長效腎上腺素能β2受體激動劑

目前常用藥物有沙美特羅、福莫特羅和丙卡特羅等。起效作用時間較長,可達12小時,每天使用2次即可,因而使用較為方便。

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4、膽鹼能受體拮抗劑

常用藥物有異丙託溴銨和噻託溴銨。兩者均為通過吸入方式給藥。前者吸入後約15~30分鐘起效,療效可維持6小時。後者是一種新型的長效抗膽鹼能藥物,是目前作用時間最長的支氣管舒張劑,療效可維持24小時,只需每天用藥1次,較為方便。

該類藥物能明顯減輕氣促,提高深吸氣能力和運動耐量,同時也有減少痰液分泌的作用。心悸、口乾是該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如果有青光眼、尿瀦留等疾病的患者也需慎用。

5、茶鹼

常用的藥品有氨茶鹼,多索茶鹼等。茶鹼的支氣管舒張作用不如上述藥物,但由於其價格較為便宜,且有提高膈肌功能等作用,是我國較為常用的支氣管舒張藥物。茶鹼的副作用較多,如噁心、嘔吐、失眠、多尿等。

6、支氣管舒張劑的聯合使用

支氣管舒張劑的聯合應用可減少單一藥物用量過大所致的不良反應。常用的聯合治療方案有:

β2激動劑和膽鹼能受體拮抗劑的聯合應用

可採用兩種藥物分別吸入治療。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噻託溴銨和長效 β 受體激動劑聯合使用也有較好的支氣管舒張效果,對減輕氣促,提高運動耐力等也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激素聯合吸入治療

糖皮質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氣道的炎症性反應,而β2受體激動劑主要作用是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

由於糖皮質激素通過吸入方法給藥,局部起效,是比較安全的。很多患者擔心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基本沒有必要。但如果採用吸入的治療方案,需要強調的是吸入藥物後要認真漱口,減少口咽部的併發症(咽痛、鵝口瘡、聲音嘶啞)。

由於吸入藥物可直接作用於支氣管和肺部,局部濃度高,因而起效迅速,而且用藥量少,全身副作用也少。同時,掌握正確的吸入方法非常重要,可以保證吸入藥物的療效而避免副作用。因此應認真聽取醫護人員的指引,學習正確的吸入方法。

7、祛痰劑(化痰劑)

常用的藥物有鹽酸氨溴索、桃金娘油膠囊、乙酰半胱氨酸、鹽酸溴已新等。祛痰劑可以使粘稠的痰液轉為稀薄,變得容易咳出,使氣道通暢,適用於痰液量比較多和比較粘稠的患者,常為輔助用藥。

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8、疫苗

有文獻報道,流感疫苗可以減輕慢阻肺的嚴重程度和降低死亡率,可每年注射1次(秋季),或2次(秋冬季),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獲益更多。

綜上所述,必須提醒患者,由於慢阻肺是長期形成的慢性疾病,因而也決定了慢阻肺的治療是長期的治療,當症狀得到改善後並不意味著治療可以放鬆。堅持治療除可減輕氣促、咳嗽等症狀外,也可以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和程度,延緩肺功能的減退和病情的發展,進而減少住院,減輕醫療費用,降低病死率。

【濟南哮喘病醫院溫馨提醒】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獲取更多疾病用藥知識和免費治療指導方案!

支氣管舒張劑、受體激動劑、茶鹼藥物,治療慢阻肺的常用藥物彙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