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8月底前 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藥品價格再做減法

藥品 社會保險 基金 農業 中國青年網 2017-06-15

13日,重慶市政府網公佈了《關於印發重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今年8月底前,所有公立醫院啟動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

同時,我市還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最低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

重慶醫改

還有這些實實在在的乾貨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城鎮和農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分別覆蓋20%以上和45%以上的常住人口,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建卡貧困戶、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在管高血壓和肺結核患者簽約服務率達到100%。

健全分級診療配套政策

實行首診負責制,未經家庭醫生轉診的簽約居民不享受分級診療相關優惠政策,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8%。

穩定基本醫保保障水平

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水平。

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

穩步提高大病保險籌資標準和報銷比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最低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將因病致(返)貧重病患者納入醫療救助。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合理制定單病種收費標準,全面實施100個病種收付費改革。將日間手術、惡性腫瘤放化療日間病房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強化醫保經辦管理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接入全國基本醫保聯網平臺,逐步實現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50元,為城鄉居民提供12大類46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全面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

提高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和設備配置標準,完成1500所村衛生室基本設備配置。

落實基層衛生人員激勵政策

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對60歲以上離崗鄉村醫生實行一次性養老補助和每月醫療補貼。

建兩個渠道補償新機制

通知明確,2017年8月底前,我市所有公立醫院啟動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建立公立醫院由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補償的新機制,推動新舊運行機制平穩轉換。

將符合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政策性虧損等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將政府負有投入責任的公立醫院政策性債務納入政府管理,逐步予以化解。

忠縣、墊江縣、巫山縣公立醫院改革示範縣建設,將申報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鼓勵在分級診療、人事薪酬、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重點改革任務方面積極突破。

試點突破事業單位工資

通知明確,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推動政府由直接管理向行業管理轉變。同時,探索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落實內部人事管理、機構設置、收入分配、副職推薦、中層幹部任免、年度預算制定等自主權。

我市還將選擇3個區縣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和績效工資總量,逐步提高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等醫療服務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比例。

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我市將按照“先模擬,再試點,後推行”的原則,年內分批推出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價格,合理提升護理費、手術費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在部分醫院探索推進特需醫療服務試點,公佈一批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的非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

加強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醫療控費、分級診療等政策的統籌銜接,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確保醫療機構發展可持續、醫保基金可承受、總體上不增加群眾負擔。

在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基礎上,《通知》明確,全市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衛生材料收入佔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的比例降到20%以下。

■新聞鏈接

為藥品價格“瘦身” 重慶還做了哪些事?

2014年

試點單病種付費。

2015年

實現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覆蓋,取消原來15%的藥品加成,2016年新增12所市屬、25所區級公立醫院實施改革,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群眾的醫療負擔。

2015年

出臺《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首批選擇50個病種在基層醫療機構試點首診制度,引導市民首診在基層。

2017年6月1日起

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含基層醫療機構,村衛生室藥品由鄉鎮衛生院代購)藥品採購全部實行“兩票制”,為藥價做“減法”。為保障“兩票制”落到實處,我市還將開展公立醫院藥品價格第三方抽樣調查,確保藥品價格迴歸更合理區間。本組文 首席記者 王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