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14.2平方公里的“選擇題”

14.2平方公里的“選擇題”

見證35年沿海開放歷程,煙臺開發區由“大項目帶動”邁向“創新驅動”

6月29日,煙臺開發區八角灣畔。

鋼筋焊接火星四濺,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建築工人奮戰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學生宿舍、教師公寓、綜合教學樓、重點實驗室……一座座建築拔地而起。

“項目一期主體建設、內部裝修、設備採購、團隊進駐齊頭並進。我們作為‘先遣團’,必須緊跟節奏、建好快上,確保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研究院於明年8月按計劃建成投用。”說這話的,叫張浩剛。他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項目建設主管。

去年,煙臺開發區作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建設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大手一揮,在八角灣畔黃金地段規劃出14.2平方公里,打造一個集人才培育、科技研發、技術轉化、學術交流、創新創業於一體的國際化科技人才載體。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項目成為首個簽約進駐項目。張浩剛成為第一批“拓荒者”。

說“拓荒”一點也不誇張。

相傳,唐太宗東征平遼,孫氏兄弟八人自遼浮海避難於此,從此有了一個只有八戶人家的小村莊,故名“八家”。後因方言中“家”與“角”音近,“八家”改為“八角”。去年10月之前,這裡一直是幾個靠海吃海的小漁村,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14.2平方公里土地,與煙臺港西港區一牆之隔,距蓬萊國際機場僅10公里,離規劃中的環渤海高鐵大季家站約5公里。

再看看它周邊的企業:萬華、富士康、上汽通用。在大項目林立、寸土寸金的煙臺開發區,八角灣的區位優勢可見一斑。

如此寶貴的一片地,卻一直是個“規劃留白”——它在等一個時機。

1984年,煙臺成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10月,國家級煙臺開發區成立。

“剛開始,開發區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天天上班得騎一個半小時的自行車,都是土路。顛得受不了,到了單位,兩條腿都是麻的。”回想起剛起步的煙臺開發區,八角街道辦事處督查考核辦副主任耿學東唏噓不已。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一片黃沙飛滾的荒地上,煙臺開發區的一批批創業者們,在這裡紮下根。

2001年,浪潮、LG落戶,2002年東嶽進駐,2004年富士康進區,2005年大宇造船落地……一個個大項目的到來,讓煙臺開發區成為發展的熱土,這裡生產出了煙臺市第一輛轎車、第一臺挖掘機、第一臺機床、第一部手機、第一臺電腦、第一臺電視……

“以前開發區是靠‘大高外’項目,‘大項目帶動’的特點非常明顯,這也是開發區建設的必由之路、必經階段。”煙臺開發區重點項目推進中心主任劉志勇告訴記者,煙臺開發區是煙臺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成功地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在全市1/40的國土面積上,創造了1/5的GDP、1/4的稅收、2/5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1/2的進出口總額。現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實現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

近年來,煙臺開發區越來越意識到技術和人才的重要性。

而作為“規劃留白”的八角灣,將順勢完成自身的飛躍。“好地方”留給“好樣的”!煙臺開發區決定把這一黃金地段留給人才,建設八角灣國際人才港,集聚高質量發展的後勁,牢牢把握下一個35年。這是煙臺開發區作出的“選擇”。

作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進駐的首個項目,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教基地建成後計劃招收3000名在讀研究生。哈爾濱工程大學已篩選了20多個“大海工”領域的高端科研項目團隊,年內進駐煙臺基地,深海工程裝備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也將於近期掛牌。

“年內計劃新簽約落戶3所優質高校科研院所,引進3家以上大型投資商。全力推進哈工程、省農科院、產業文化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等項目建設,吸引高端人才競相匯聚,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八角灣國際人才港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劉劍飛躊躇滿志。

“我們孵化的煙臺一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榮獲‘山東省首批100家瞪羚企業’稱號。今年3月,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省首家申請科創板上市獲上交所受理的企業。”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區主任陳在東告訴記者。

關於技術和創新的佈局,煙臺開發區早已落子。作為全國最早設立的留學人員創業園區之一,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區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園區累計引進海外留學人員473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泰山學者”等省級人才80名;累計創辦各類科技企業762家。

“我們不僅重視高新技術企業,更重視未來科技之星的孵化。目前,開發區擁有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孵化器4家,孵化面積38.34萬平方米,孵化企業累計937家、畢業企業累計449家,上市、掛牌及被上市公司併購企業17家。”煙臺開發區經發科技局副局長趙玲介紹。

目前,煙臺開發區以“創新型開發區”建設為統領,以集群化、生態化、系統化思維提升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促進政產學研資介協同創新,形成了科技創新生態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攢足了後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