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橋隨筆《懷念1983 》'

"
"
沈橋隨筆《懷念1983 》

1983年,村南門口的大磨盤周圍總有人端著碗吃飯,三三兩兩的拉著家常。1983年,村東的麥地一片一片,和湛藍的天空組成一幅靜美的田園畫卷。1983年,皁河的水清亮見底,河岸兩邊楊樹高大壯觀,風來時吹動的樹葉呼啦啦的和青蛙呱呱聲一起協奏和鳴。

1983年揹著軍綠色書包的我,坐在小學課堂上,懵懂的開始學習未知的一切。記得數學課寫3總寫不好,直到現在還能回想起那種緊張和窘迫。

1983年的媽媽還年輕,拉著架子車從村東的沙子壕回來,已經是衣服被汗溼透。那會的農業社生產隊大家都是靠下苦靠體力活掙公分拉扯一家人的生活。

1983年的爸爸在很遠的焦坪煤礦工作,一年回來不了幾次,回家也是騎著自行車一天一夜趕回來。黃昏中坐在爸爸自行車後座穿過麥田的時候,是我最開心難忘的,這個畫面定格儲存了童年的幸福感。

1983年穿的是媽媽手工做的布鞋,和小夥伴們在村裡奔跑玩耍。用竹竿當旗杆,用紅領巾當國旗,面對東方升起的自己做的國旗,看到紅旗在風中飄揚的時候,那時我矚目敬禮!激動的如同天安門升旗。

1983年家裡院子中間有一顆石榴樹,一到夏天就開滿紅色的花,映襯在綠色的枝幹中燦爛無比。

1983年西萬路還不寬,路兩邊的樹很高很大,枝繁葉茂,路上的車很少,看到飛馳的汽車,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來客。路兩邊田地裡的拖拉機轟隆隆的響著,忙碌的人熱的流汗,摔一把汗水把它留在土裡。

1983年和爸爸媽媽在村南磚瓦窯扔了的磚頭堆裡撿能用的磚頭,再用架子車往回拉,爸爸在後院壘起了新的豬圈。買來的小豬仔轉眼就長大了。

1983年我大經常給我帶回來小人書,《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楊家將》,《岳飛傳》,這些書讓我愛不釋手看的津津有味。從書裡知道了很多的故事和英雄人物,夢想著自己長大後的樣子。

1983年吃的簡單,玩的高興。用包穀杆做的機槍,帶著小夥伴開始打仗。狙擊戰,殲滅戰,特務戰,用嘴模仿著槍聲,炮聲,手榴彈聲,如果真的戰場一般激烈。為了誰把誰打中了,也是經常爭吵的面紅耳赤難分死活。

1983年有次逃課沒去學校,被媽媽找到拎著耳朵拉回家打了一頓。

1983年偷了家裡炕蓆地下的兩角錢在村合作社裡買了一串鞭炮,放到麥草垛裡點著,闖了大禍,差點把別人家的房子燒著了,周圍鄰居的大人提著桶滅火,火滅了,我被爸爸是一頓爆打。跪在地上哭的樣子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急匆匆的已經走了很遠,已人到中年。再回首1983年已經走遠的一段記憶時光。天空,麥地,奔跑,初心,模糊也清晰。每個人的文化屬性離不開自己生長的地方。那裡是根,也是夢所開始的地方。

懷念我的1983。

作者——孫偉彬,筆名沈橋,字定然,陝西西安人。高級註冊策劃師,北京大學EMBA,北大金策創始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