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洋河 經濟 時政 方誌張垣 方誌張垣 2017-09-06
「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尋 根 溯 源

編者按

每一處地域的稱謂,都與其特定的自然環境、社會背景、生活習俗息息相關。探究家鄉名字的來歷,從中瞭解家鄉的歷史,感受鄉音、鄉土、鄉風,承載著鄉愁,喚回溫暖的文化記憶,凸顯家國情懷。張垣方誌近期梳理了張家口市及各縣區名稱來源的相關資料,以饗讀者。今天向大家介紹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歡迎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和發展歷史

經開區的歷史較短,其所屬鄉鎮最初大都歸屬宣化縣和已經撤銷的茶坊區。

1945年8月23日,張家口市第一次解放,成立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市郊高家屯、高廟、茶坊以南組建了第九、第十、第十一區人民政府。第九區轄:高家屯、沈家屯、閆家屯、四傑屯,區政府駐地沈家屯村;第十轄區:老鴉莊、上小站、下小站、吉家房、寧遠堡,區人民政府駐地老鴉莊村;第十一區:茶坊、柳樹屯、前屯、高廟堡、小辛莊,王家寨、北甘莊、姚家莊、玉寶墩,區人民政府駐柳樹屯。解放初,八、九、十區合併為第四區,又將宣化縣所轄的大倉蓋、小倉蓋、東榆林、西榆林、流平寺等9個村劃歸第四區,加上屬於宣化縣的姚家房鄉,形成了經濟開發區的雛形。

1954年2月,全國劃鄉工作開始,根據中央政府1953年3月1日公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規定,老鴉莊鄉、姚家莊鄉、閆家屯鄉等15個鄉劃歸茶坊區。

1959年1月29日,老鴉莊鄉改為老鴉莊人民公社,閆家屯鄉改為閆家屯公社,1984年復置鄉。因閆家屯鄉政府遷入沈家屯村,閆家屯鄉改為沈家屯鄉。

1956年下半年,榆林鄉和姚家莊鄉同時存在,1959年1月29日,合併為榆林人民公社,後由於鄉政府變更而改為姚家莊鄉。

1961年,宣化縣姚家房鄉改為姚家房人民公社,後改為姚家房鄉。

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和發展歷史

經開區的歷史較短,其所屬鄉鎮最初大都歸屬宣化縣和已經撤銷的茶坊區。

1945年8月23日,張家口市第一次解放,成立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市郊高家屯、高廟、茶坊以南組建了第九、第十、第十一區人民政府。第九區轄:高家屯、沈家屯、閆家屯、四傑屯,區政府駐地沈家屯村;第十轄區:老鴉莊、上小站、下小站、吉家房、寧遠堡,區人民政府駐地老鴉莊村;第十一區:茶坊、柳樹屯、前屯、高廟堡、小辛莊,王家寨、北甘莊、姚家莊、玉寶墩,區人民政府駐柳樹屯。解放初,八、九、十區合併為第四區,又將宣化縣所轄的大倉蓋、小倉蓋、東榆林、西榆林、流平寺等9個村劃歸第四區,加上屬於宣化縣的姚家房鄉,形成了經濟開發區的雛形。

1954年2月,全國劃鄉工作開始,根據中央政府1953年3月1日公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規定,老鴉莊鄉、姚家莊鄉、閆家屯鄉等15個鄉劃歸茶坊區。

1959年1月29日,老鴉莊鄉改為老鴉莊人民公社,閆家屯鄉改為閆家屯公社,1984年復置鄉。因閆家屯鄉政府遷入沈家屯村,閆家屯鄉改為沈家屯鄉。

1956年下半年,榆林鄉和姚家莊鄉同時存在,1959年1月29日,合併為榆林人民公社,後由於鄉政府變更而改為姚家莊鄉。

1961年,宣化縣姚家房鄉改為姚家房人民公社,後改為姚家房鄉。

「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和發展歷史

隨著工業飛速發展,鐵路職工和冶金職工大量增加,聚居於張家口南站和寧遠馬路東地區。1968年12月,根據市政府建立街道辦事處的有關規定和指示,建立南站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南站東側治國街,下轄治國前街居委會、治國后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工業南路居委會,新建居委會。

1984年,馬路東職工聚居區單獨建立了馬路東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馬路東宿舍區,下轄第一、二、三居民委員會,緯一路居民委員會、馬路西街居民委員會。

1989年10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張家口市茶坊區和龐家堡區,將茶坊區所轄的老鴉莊、姚家莊和南站、馬路東街道辦事處劃歸橋東區管轄;將其所轄的沈家屯、東窯子鄉劃歸橋西區管轄。

1992年10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姚家房鄉改為姚家房鎮。

1993年4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老鴉莊鄉改為老鴉莊鎮,姚家莊鄉改為姚家莊鎮。

「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和發展歷史

1992年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0年經省政府批准,設立張家口經濟開發區,與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署辦公。

2003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南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推進城市南部建設。

2004年4月,為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和南新區合併為高新區。

2005年,河北省清理整頓開發區,撤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稱延用高新區。整合後的高新區北接橋西區、橋東區,西鄰萬全縣,東、南與宣化縣接壤,託管4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老鴉莊鎮、姚家莊鎮、南站街道辦事處、馬路東街道辦事處來自橋東區,姚家房鎮來自於宣化縣,沈家屯鎮來自於橋西區),轄39個村6個社區,區域面積151.85平方千米。

2010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高新區區域範圍由原來的2.165平方千米擴大到7.165平方千米(冀政函[2010] 27號)。10月,高新區新成立南站街道辦事處富強路社區、世紀路社區,馬路東街道辦事處福源里社區和沈家屯鎮清河灣社區。

2012年4月,高新區姚家莊鎮下轄的南莊村、東榆林村、中榆林村、西榆林村、姚家莊村、小辛莊村、王家寨村共7個村移交橋東區管理,玉寶墩村交由高新區老鴉莊鎮管理,區域面積106.47平方千米。

「尋根溯源」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名稱的來歷及發展歷史

經濟開發區名稱來歷和歷史發展

2014年12月,市委、市政府為經開區理順機制體制,按照張字(2014)42號《關於進一步理順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加快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名為張家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並將洋河新區交由經開區管理,下放市級行政權限。區域面積擴大到125平方千米,託管三鎮兩辦(老鴉莊鎮、沈家屯鎮、姚家房鎮、南站辦事處、馬路東辦事處),轄34個行政村、14個社區居委會,常駐人口22萬。

2015年1月4日,經開區舉行“中共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張家口經濟開發區,標誌著張家口經濟開發區新的體制機制正式開始運行。

2016年,張家口經開區轄3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34個行政村、13個居民委員會。總面積12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0.54萬公頃。總人口22萬,人口自然增長率5.05‰。

張家口經開區實施“生態新區、產業新區、幸福新區、平安新區”四大戰略,“新能源、智能製造、樓宇經濟、現代服務、文體旅遊”五大產業,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打造奧運名城首善新區。經開區是張家口市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前沿陣地,在發揮優勢、承接項目方面特點明顯。

(文章參考《張家口市志》《經開區年鑑》《張家口市橋東區志》《宣化縣誌》《茶坊區志》,感謝《張家口市橋東區志》主編李志剛對本文提供的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