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痴情皇帝李隆基卻為何一聲不吭?

楊貴妃 唐玄宗 項羽 虞姬 歷史烙印 2017-07-16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叛軍攻破長安城,唐玄宗李隆基帶著楊貴妃和眾大臣以及皇家衛隊,飛也似地逃出了長安城,數日後,到達了一個叫馬嵬驛的地方。

當時,護駕的將士們又餓又累,脾氣開始火爆起來。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大禍都是楊國忠惹出來的,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誅殺楊國忠。這下,楊國忠的好日子到頭了,還沒等通報皇帝是不是要殺掉他,禁衛軍將士就已經按捺不住了,他們攔住騎在馬上的楊國忠,訴苦說沒有飯吃,楊國忠還沒有插言,就聽有士卒呼喊:“楊國忠聯合蠻夷叛變了!”

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痴情皇帝李隆基卻為何一聲不吭?

“安史之亂”

突然,一箭從士兵群中射出,正中楊國忠的馬鞍。楊國忠驚駭萬分,從馬上摔了下來,慌忙逃到驛站西門。追殺的士兵們在後面一擁而上,將這個楊國忠亂刀砍死,大卸八塊,剁掉他的四肢,並砍下他的頭顱用長槍挑起,插在驛站的門樓上。接著,將士們又殺了楊國忠的兒子,以及楊玉環的兩個姐妹——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唐玄宗聽到大帳外人聲喧譁,便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侍從回答說,楊國忠叛變了。這位李隆基皇帝,忙拄上柺杖,穿著便鞋,到帳外安慰士卒。

大將軍陳玄禮說:“楊國忠叛變,已被殺死,請求皇上忍痛割愛,將他的妹妹楊貴妃也處死,以見證司法公正。”

李隆基說:“玉環一直住在深宮之中,怎麼會知道楊國忠叛變的密謀呢?”

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痴情皇帝李隆基卻為何一聲不吭?

唐玄宗和楊玉環

太監高力士說:“貴妃自然是無罪的了。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如今楊貴妃還在皇上身邊,這叫士卒們如何放心?要知道眾怒難犯。請皇帝陛下三思,將士安心,陛下才能安全。”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但是怕楊貴妃日後報復,所以必須斬草除根!

在生死抉擇面前,風流皇帝李隆基的愛情跑光了,他遲疑了一下,命高力士將楊玉環帶到佛堂,將她絞死。

這一年,楊玉環三十八歲,李隆基七十二歲。

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痴情皇帝李隆基卻為何一聲不吭?

馬嵬驛兵變

據我理解,這位所謂多情、重情、留下千古愛情佳話的寶貝皇帝李隆基一定這樣想:寶貝,你放心地死吧,我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去死的,我會閉上眼睛的!

我對楊玉環之死一直特別驚詫:為什麼這樣一個無情無義、薄情寡義的混賬皇帝,竟然被後人描繪成一個痴情的種子!要知道,當時的情景並不是無力迴天,只要唐玄宗不願意殺死楊玉環,作為皇帝的他是有可能做到的,可他為什麼連堅持一下的勇氣都沒有?

如果堅持而無用,他像西楚霸王項羽一樣自刎烏江,與虞姬同死,那作為一個痴情皇帝倒也名副其實。可李隆基皇帝沒有這樣做,他親自把楊玉環推向了死亡。如果有人說他是無可奈何,我認為不過是藉口罷了。

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痴情皇帝李隆基卻為何一聲不吭?

楊貴妃墓

看到這裡,不禁想起了柏楊的一首詩:

七月鵲橋初駕日,長生殿前人雙至。

比翼連理渡銀河,海誓山盟誰逾此。

全仗恩愛護終身,身尚未終恩愛止。

君王若是有情時,馬嵬怎不同生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