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這是不少大學生的消費常態:

借明天的錢,享今天的福。掙扎於消費需求較強與收入不穩定的局面裡。

你因為羨慕同學買了一部最新的手機,也就心思思地跟著換,然而新的喜悅還沒有體驗完,催賬電話一通又一通的打進來。

你看著朋友圈的旅遊照,於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慾望,還在路上,網貸公司便把賬單發到你手機,提醒還款日期。

你信奉“只有懶女友,沒有醜女人”的教條,心一狠手一點,網貸到賬於是心滿意足選擇了與自己收入相差十里的品牌護膚品、化妝品。再精緻的臉蛋,也掩蓋不了內心的焦慮

在物質主義價值觀的操縱下,他們面臨的結局不外乎幾種:家長出門傾全家之力,東籌西湊“子債父還”;再者無力償還校園網貸借款絕望中選擇自殺;抑或是女大學生內心惶惶不安,“裸持”落在校園借貸平臺。

在認知偏差下,人們往往將這種悲劇歸罪於“金錢是萬惡之源”。對於深陷校園網貸的家庭中,爭吵時必然少不了這種聲音‘悔不當初啊早就應該反對孩子上大學,或是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簡直白讀了,學了那麼東西白學了’,又或是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混賬東西。

《反溺愛》的作家羅恩•利伯對上述觀點持反對態度,他在書中說到:“

一般來說,父母不會阻止孩子借錢念大學,理由很簡單:沒有人想放棄孩子進入理想大學的機會。但問題在於:最後是否要承擔數萬美元貸款的人,是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弄錢自己要為大學教育多少錢,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重要的財務決策,但父母經常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一個17歲的孩子,而這孩子卻從沒買過比自行車還貴的東西。這種做法,簡直只能用“愚蠢”來形容”。

簡單來說,羅恩認為孩子成年以前,接觸的只有小額金錢,購買物品也只是無關緊要的小東西,家長沒有從小對孩子財富教育進行關注和重視,卻要求上大學後,孩子能有一個較好的消費方式,消費價值觀和金錢觀那不是等於白日做夢不切實際嗎?

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在羅恩•利伯《反溺愛》一書中便為金錢正其名,金錢是一箇中性的,是家庭教育的工具,諸如孩子的好奇心、耐心、節儉、慷慨、愛心、毅力、主見,以及獲得延遲滿足的消費思想、財務複利的思想、人生有取有舍的思想、擁有多少錢都要快樂的思想,等等,這些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都可以通過關於錢的教育獲得。

除此之外,本書也是一份詳盡的行動計劃,可以幫助家長處理許多日常問題,包括零用錢、家務、儲蓄、手機、打工、大學學費等等。隨時面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什麼時候可以做些什麼?多少錢算太多?多少錢才夠?

既然談錢這個話題避無可避,我們可以跟隨羅恩來上一堂財商課。

錢是最容易寵壞孩子的東西?

但是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民國時期,陸小曼與林徽因都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前者婚內出軌嫁給了徐志摩,婚後生活仍然保持從前的渾金如土十里洋場的消費方式,靠著徐志摩兼職幾份工資以供開銷,另外陸小曼還染上了鴉片,當徐志摩空難後,生活似乎一下跌到谷底了。相比前者林徽因的結局卻能善始善終,雖然年輕時候與徐志摩有過一段情愛糾葛,但能理性看到兩人之間的不合適,迅速抽身並選擇與樑思成私定終生,並一生堅守自己的建築事業。

其實陸小曼與林徽因兩人的原生家庭背景十分相似,父輩都是出身名望,兩人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舉止優雅,天生麗質,眾星捧月般的人物。然而不同的是,兩人父母在財商教育上卻是大有差異,陸小曼是一名獨生女,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於是父母儘量在物質上滿足他的一切要求,提供最好的條件,接受最先進的教育,學習中外優秀的文化,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她成為一名交際花,覓得乘龍佳婿。而林徽因父親在她16歲的時候,便趁機帶著她出過遊歷,在此過程,她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也更好的磨練了自己,因此不怕艱辛和丈夫樑思尋遍全國古代建造的特色。

兩個家庭,一個通過金錢的教育打造了堅韌、主見、不被金錢駕馭的才女林徽因;另一個依然慣於享受,隨心所欲不能及時剋制自己的慾望落得個淒涼的結局。

正所謂成了蕭何,敗也蕭何,財富也是如此理。

反觀現代社會,孩子幾乎都生活在物質橫流的環境裡,父母一邊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開口談錢,另一邊又擔心孩子信奉物質主義。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被寵壞的孩子有四個主要共通點:

  1. 很少分擔家務或其他責任。
  2. 沒有太多行為與作息規範。
  3. 父母或其他人給予他們很多的關注與協助。
  4. 擁有很多個人物品。

以上四點共通點中,前三點不用花半毛錢,就連第四點,即使家庭條件一般,若是有很多親戚溺愛這個孩子,孩子也可能擁有很多個人物品。

正好說明,事實上,寵壞一個孩子根本化了多少錢。但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在生活中的細節滲透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與孩子討論錢也只是侷限在金錢的本身,那麼由財富教育輻射而來的金錢觀,價值觀,消費觀,職業觀等更加有深層的話題則會扭曲孩子三觀的塑造。

比如,孩子的長大的過程, 接觸更多的同齡人和外界,他們便會產生和金錢有關的各種疑問。小到“為什麼,我不能買這個”、“你為什麼說你沒有錢,那誰有錢?”大到“為什麼別人家的房子比我們家的大”、“為什麼他們家可以出國遊玩?”這些話題的本質都可以歸納為金錢的討論。

這個時候尷尬了,一般父母都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也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重視關於金錢的教育,不要把這份缺失的教育繼續延續下去。

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錢很重要,如何和孩子談錢更重要

我們的一生需要謹記,孩子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弄清世界如何運轉就是他們的任務。金錢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人重視的東西,財富界有一條金科玉律:“金錢是萬能,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當然我們的終極幸福的追求卻不是物質。

面對好奇心,孩子會盡可能借助各種方法找出關於錢的相關信息,與其等孩子在網絡世界上看到五花八門的東西,不如與孩子坦誠談論金錢,解答孩子的困惑。

因此,家長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與孩子談錢。

01.“談錢”閉嘴,保持沉默不是最佳的策略

多數人小時候都碰到這樣一個場景:父母在一旁竊竊私語核算生活收入和開支,看到紅票子、藍票子,忍不住上前問道:“你們賺多少錢?或是我們家有錢把。”通常一句“這不關你的事”或者幹選擇沉默來應對這件事。

明知道錢很重要,卻又絕口不提。一來家長覺得孩子還小,說了又不懂,懂了也幫不了我什麼忙。二來經濟壓力大,和孩子談錢簡直是自尋煩惱,真的應了一句話‘一想到錢,我的頭就痛了’。

事實上,父母的對於家庭財務問題恰恰有某種帶有情緒化的觀點,可能包括:錢是不好的、錢讓人害怕、錢不夠用。因此,談論金錢是無可避免地引發強烈的情緒變化與衝突。藏著捏著的情緒之間影響了孩子對金錢的偏見。

因此,如果你幻想能用什麼方法保護孩子,就必須提前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02.“談錢”前提,瞭解發問的原因

在回答他人的問題前,一般的思路是瞭解事件的前因後果。這樣做的好處是,人們至少有10秒中可以思考可能的答案,也就是拖延術;另外孩子思維簡單,不能判定自己的發問是否已經超出家長的界限了。

所以,家長問孩子“你為什麼會這麼問呢”儘可能使用鼓勵語氣,如果家長的口氣聽起來凶巴巴、不耐煩、審視質疑的意味,很有可能讓對話中斷。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信息來源也很單一要不就是同學,要不就是家庭。

因此孩子給出的原因,不外乎兩類答案。

第一類答案:校園內外,與朋友玩遊戲或是閒聊的時候,突然某個朋友大聲宣告自己的父母是千萬富翁。接著孩子放學回家便會問父母“家裡是否有錢、你們是不是千萬富翁”。此時孩子並不明白千萬富翁,有錢人的意思。他們這樣問極有可能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或是好奇這中間誇大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一般建議不用深入討論話題。

第二類答案:來自某種恐懼,這種恐懼可能是無意間聽到父母為錢吵架、或是聽到父母與別人討論錢的問題,又或者從其他地方聽取一些片段,然後按比例方法。此時他們內心的恐懼是會不會搬家、轉學或放棄興趣愛好班。

由此可見“你為什麼這樣問”,確實能幫助父母更好地域孩子談錢。

03.認真傾聽孩子的各種提問

孩子會說話時,可以給他冠名“十萬個為什麼”,隨時隨地有千奇百怪的問題,大對於金錢的問題,下面幾個是很多家長至少會聽到一次的問題。

問:我們家窮嗎?

對於經濟條件其實還算寬裕的家庭來說,要回答孩子這個問題相對簡單,比如說:“我們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滿足,流浪漢或者窮人買不起的,我們都有,因此我們並不窮。”

或是家庭成員遭遇失業時,我們雖然不能給孩子一個最好的回答,但能對孩子承諾:“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我們還擁有家人和朋友,家人一定會努力讓生活不會有太多的改變。”

問:我們是有錢人嗎?

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問題,試著跟孩子解釋什麼是富有的。比如問孩子,有錢是不是代表某個人擁有很多東西,房子、車子、玩具?或是這些東西要通過多少錢購買?怎麼樣才能賺到錢?也可以反問孩子“錢重要嗎?”,藉由機會,讓孩子明白人最重要的是品質,我們的商量、忠誠、創意、慷慨。無論以後是否貧窮還是富貴,都會感到生活的樂趣。

金錢與物質並不是定義富有的唯一方式。

問:我用自己的錢買東西,為什麼不可以?

家長最怕的是,孩子拿著壓歲錢買買買。於是便制定各種規定,但有沒有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於是便出現一種場景,孩子苦苦追問為什麼對自己的錢沒有處置權。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溝通“想要”與“需要”的界限。或是沒有好的辦法,仍答應孩子過後會給孩子一個答案。我們需要權威型家長,更需要樂於回答孩子問題的家長。

有數十年的研究顯示,在權威型的家長教養下,孩子在各領域通常有更好的成就。

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三個罐子,培養孩子的財商

“月光族”、“超前消費”是不少年輕人的消費狀態。從這類人的金錢觀反映出,他們對金錢毫無規劃衝動消費,消費一時爽,事後煩惱多。為了避免後代,陷入金錢瓶頸,和自己的孩子談錢要趁早!

那麼從孩子的零花錢入手,啟蒙孩子的理財規劃。羅恩在《反溺愛》一書中孩子的零花錢使用方式有十分奏效的建議。他認為需要幫助孩子把零花錢分為三類,放在單個透明的塑料罐子,分代表消費、捐獻與儲蓄。

我們可以來看看三個罐子代表的意義。

第一個是消費罐子。這部分的錢是應對孩子外出逛街,碰到喜歡的東西,可能就會想拿罐子裡的錢出來買。當然在前期階段,會做出許多有趣的事情來,也正是如此,孩子在購買的過程學會了再現實世界裡有許多東西你想要的,而有限的金錢便是你的抉擇,長久發展孩子便能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

第二個是捐獻罐子。很多人聽說過,一個人的快樂只能收穫一倍快樂,當把快樂分享給他人,便能收穫幾倍的快樂。捐獻也是如此,當孩子想要幫助他人,籌得一點錢或是其他物品,再捐出去,孩子就會有一種目標實現的真實情感。

第三個是儲蓄罐子。越長大越感覺存錢是一件必要的事情,看見你想要買的東西,你努力存錢直到目標實現,看見突出急事有能力度過難關,這些都是我們存錢的意義。當然,孩子對存錢這個概念較為模糊,這是一件週期較長的事件,為了讓孩子不心急火燎的不幹,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目標,打印出事物放在罐子外,提醒孩子。

事實上,這三個罐子也是我們每個成年人需要做的事情。消費要做規劃,儲蓄要有受益、慈善要有執行。說白點,有些錢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錢需要給比我們更需要的人,有些錢則要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校園網貸真面目:中國的教育,缺少一門課

“談錢”很難,而羅恩•利伯的《反溺愛》讓家長與孩子在金錢的對話上變得有趣有料。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無論擁有多少財富,都能使他感到幸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