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於是,《四大天王》成了響應商業的號召:就算是神與人的鬥爭,正派一定能贏。

這一點上,20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也有同樣的道德觀。但黃飛鴻有一點不同,人武合一

這種不同,體現在黃飛鴻個人的精神成長,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條件。

十三姨給他展示了更廣闊的世界後,他憂心忡忡,這是第一步成長:認可。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於是,《四大天王》成了響應商業的號召:就算是神與人的鬥爭,正派一定能贏。

這一點上,20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也有同樣的道德觀。但黃飛鴻有一點不同,人武合一

這種不同,體現在黃飛鴻個人的精神成長,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條件。

十三姨給他展示了更廣闊的世界後,他憂心忡忡,這是第一步成長:認可。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瞭解自己國家的處境後,得出武行合一才能救國救民的頓悟時,他實現了第二步成長:覺醒。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於是,《四大天王》成了響應商業的號召:就算是神與人的鬥爭,正派一定能贏。

這一點上,20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也有同樣的道德觀。但黃飛鴻有一點不同,人武合一

這種不同,體現在黃飛鴻個人的精神成長,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條件。

十三姨給他展示了更廣闊的世界後,他憂心忡忡,這是第一步成長:認可。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瞭解自己國家的處境後,得出武行合一才能救國救民的頓悟時,他實現了第二步成長:覺醒。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此時,他把頓悟昇華為個人的信念,帶著傻里傻氣的勇敢與真誠說出的這番話,才足夠震撼:

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舉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麼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依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這金牌我就送給您做紀念吧,告辭。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於是,《四大天王》成了響應商業的號召:就算是神與人的鬥爭,正派一定能贏。

這一點上,20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也有同樣的道德觀。但黃飛鴻有一點不同,人武合一

這種不同,體現在黃飛鴻個人的精神成長,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條件。

十三姨給他展示了更廣闊的世界後,他憂心忡忡,這是第一步成長:認可。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瞭解自己國家的處境後,得出武行合一才能救國救民的頓悟時,他實現了第二步成長:覺醒。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此時,他把頓悟昇華為個人的信念,帶著傻里傻氣的勇敢與真誠說出的這番話,才足夠震撼:

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舉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麼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依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這金牌我就送給您做紀念吧,告辭。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對比新時代後,重於特效的《狄仁傑》系列,徐克不知不覺把武俠片拍得像科幻片。

而特效猶如科幻片裡的機器人,只能進行技能升級,卻離蛻變成為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正派人物越來越遠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北上的新風潮席捲過後,徐克始終是帶著夢前行的。

縱觀全局,徐克似乎在用過去的經驗探路。拿近幾年來說,他嘗試過紅色經典《智取威虎山》,但也不忘完成史詩般的系列電影。

香港光影時空裡,這條路他走了20年。

內地他只用了5年。從《七劍》到《狄仁傑》的5年。

有人說,這是急速墮落。

或許吧,但換個地方還能再活一次的人,這世上能有幾個呢?

"

25年前,徐克執導《梁祝》上映,成就了經典IP中的經典。

這一版不光彙集了正當紅的吳奇隆、楊採妮等人,也帶著徐克對初戀的一些主觀感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梁祝》

《梁祝》是徐克初戀時去看的一部電影,他覺得男女的初戀就是要有結果。

在這之前,徐克早已拍出《青蛇》,對經典的顛覆程度讓人不敢相信。想來也只有他敢做這樣大膽的嘗試。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青蛇》

說起北上的港派導演,徐克是繼周星馳之後,最具話題度的。

幾乎每隔1-2年,就能聽到徐克新電影的消息。因此他給人的感覺,更像正處在奮鬥期的年輕人。

《狄仁傑》系列不夠好,但拍攝進度之快,令人咋舌。30年前駁回授權的金庸武俠片《神鵰俠侶》,也將以三部曲的方式重回熒幕。

這還不算什麼,打開豆瓣,未來三年竟有6部電影由他導演,3部間接介入。

彷彿還處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活力無限,創意百出。

徐克的人生與電影是分不開的,要解開這個謎,自然也得從他的人生入手。

01

1970年的夏天,徐克每天都處在無所事事又激情澎湃的狀態中。

他坐著巴士沿著舊金山蒙哥馬利的街道挺進。初夏的風吹進車窗,總讓他有種夢的微醺感。

在三藩市,車內與自己同樣面孔的人多了起來,車外是金燦燦的金門橋。橋下,迷霧起伏,水波洶湧,只有稍稍平靜的港灣裡載滿了揚著各種彩旗的船隻,貨輪時不時發出刺耳的長鳴。

這一刻能定格下來就好了。

再往前倒退20年,徐克出生的越南西貢,是個被遺忘的廢墟,髒亂,守舊,癲狂。反覆的戰爭讓母親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也讓一家人每日東躲西藏。

16歲,因為越南排華,一家人被迫移居香港——1966年的香港,紙醉金迷才剛開始。電影界兩大山頭電懋與邵氏的競爭激烈,好片不斷。

西貢的慵懶迷離,香港的蓬勃向上,賦予了徐克藝術家與商戰佬的混合氣質,而美國則是真正撬動了他日後成為導演的支點。

1969年,在美國德薩斯州南循道會大學的頭一年裡,他整顆心都撲在美國大眾流行文化上。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少輕狂時,人人都是詩人。這個時期的徐克是典型的詩人。

他每天只做兩件事:一、學習摯愛的電影。二、琢磨把棄醫從影的事告訴父母。信寫了又寫,轉學經歷、個人生活狀況都寫了一遍。反反覆覆磨了幾個月才寄出去。

二老大吃一驚,改行不是重點,改了之後如何謀生才是重點啊。

果然,1974年,與朋友合拍《唐人街的月亮》取得成功後,徐克便再無新動作了。

他找不到哪怕一份與電影有關的工作。就算去了遍地黃金的紐約,也只能縮在華人報行裡噹噹編輯,業餘組織一下社區戲劇活動。工作很零散、廉價,永遠像在實習。

兩年過去,電影交還給他的是挫敗。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要回香港嗎?

換個城市也一樣。因為缺乏實拍經驗,他經常被電影公司拒之門外。因為所學與香港本地需要出入巨大,所有求職信石沉大海。徐克只好求助於與電影相似的電視業。

西貢,香港,紐約,兜兜轉轉五六年卻沒有一個容身之處。

02

好運來臨講究時機,時機對了,走運次數都要多一點。

去香港有線電視臺面試的下午,徐克遲到了,走路匆忙,正好與施南生撞個滿懷。一年後,他去的佳藝電視公司,施南生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

道歉後,徐克進入面試環節,當天下午就定下做電視編導。電視導演處女作《家變》搭檔作曲顧家輝,作詞黃霑。人脈說來就來。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施南生(左)和徐克(中)

1978年,跳槽佳藝的徐克作為《金刀情俠》的導演率一眾幕後人員直飛首爾郊外。

郊外的美景,有他需要的飛雪與流水,正適合江湖兒女,刀劍無情。15天,外景拍攝完畢,返港進棚。

佳藝高層很滿意這次外景拍攝,只是武打動作新奇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是哪個武術指導設計的動作?

受求學經歷所限,28歲的徐克在拍外景時才瞭解到拍武俠片時,你不僅需要一個導演,還需要一個專門設計武打的動作導演。

如果說真有那麼一個武術指導,最牽強的說法就是程小東了。

拍攝完成後大部分昏天暗地的剪輯時光裡,這位日後被譽為“最有詩意的動作導演”的小青年隔三差五就去看徐克剪劇。只看,不說。

直到有一天,徐克忍不住打了聲招呼,友誼才終於開場。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程小東和徐克

1978年,可以說是徐克的幸運年。《金刀情俠》贏得了觀眾的讚許,吳思遠和吳宇森也極感興趣。

轉戰大銀幕只是時間問題。

03

初登熒幕的徐克有顆反叛的心。

他要拍自己的電影,前衛、先鋒、不顧市場。《蝶變》《地獄無門》以及《第一類危險》正是他反叛的寫照。

三部電影在金像獎上贏盡口碑,以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大名名震江湖,但因劇情、風格、寓意都太過邪典,突破普通觀眾承受力的下限,票房平平。三部曲中的《地獄無門》更是成了禁片。

看不了,我們就白紙黑字聊一聊吧。

《蝶變》的背景是架空的武林,主角則是與之相反的理想主義代表方紅葉,一個不懂武功的書生。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武林從來都是幾十股勢力盤根錯節,互相爭鬥。鬥著鬥著,一件奇事發生了。

先是印書館的老闆被蝴蝶殺了,緊接著,沈家堡的堡主也遭遇了蝴蝶刺殺。堡主大難不死,便請來了旗主田豐與方紅葉幫忙。

調查中,恩怨情仇,江湖往事,逐一浮出水面。

《蝶變》將主要場景放在沈家堡。密室氣氛一覽無餘,不想讓人覺得悶,就得讓故事環環相扣,情節跌宕緊湊。

徐克做到了,從一開始吊胃口的驚悚詭異,過渡到真相與往事一起浮出水面的模式,在三十年後的《狄仁傑》系列裡,還能一窺風采。

《蝶變》鋪陳在前,《地獄無門》算是徐克驟風暴雨般的狂想的高潮,狂想的苗頭就是對當時香港社會的控訴。

故事始於民國初年的一座偏僻小島上。不知何時島民吃人成癖。吃多了,也習慣了,每有新人登島,保安隊長就要帶隊獵殺,然後分給島民。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年紀輕輕,徐克口味就這麼重

每一次刀落血溢,都是對麻木的現代文明的黑色幽默。

如此黑暗血腥,如何生存呢?一個叫999的偵探登島追盜,在與保安隊長髮生衝突後,感到無奈,選擇離去。

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類型危險》,與之前的兩部不同,它是四個年輕人的鬧劇。

年輕人不就是未來嗎?999這樣的人逃去未來,行不行?

《第一類型危險》裡的未來可謂癲狂至極。男孩們在大半夜外出飆車,只想玩玩卻真的撞死了一個人。這一切正巧被一個姑娘看在眼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的電影裡,姑娘向來風華絕代,獨立自主。這位姑娘更不例外。

她主動找上門要求男孩們一起搞事,不答應就報警。於是,生命中“金光閃閃”的日子開始了。

姑娘無時無刻不在憤怒,無時無刻不想蕩平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不是自造炸藥,就是打劫公交,還成功捲入了國際犯罪集團。

三部電影被法國評論界稱為徐克的“混亂三部曲”。相比於現在特效成癮,狂愛武俠的徐老怪,那時候的徐克,可謂作風大膽,姿態頗高,一股子叛逆與顛覆。

04

然而,“混亂三部曲”高屋建瓴票房失意,徐克為了生存也需要轉變。

這時的徐克就像變色龍一樣,很快適應了市場需求,並找到了一種新的介入方式:全能王

彼時徐克所在的新藝城套路很明顯,主攻都市喜劇,通俗搞笑,接地氣的同時,成功也顯得相當世俗。

徐克的第一部喜劇《鬼馬智多星》就拿下了748萬港元,比“混亂三部曲”加起來的票房還多兩倍。

《我愛夜來香》(1982年)導演泰迪羅賓,徐克參與演出,1378萬收官。《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年)徐克再執導筒,3000萬刷爆票倉。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我愛夜來香》

1982年底,徐克坐上嘉禾的轎車,來到斧山道外景地拍一部新片。精力旺盛的他,感到一陣解脫,唯喜劇獨尊的氣氛終於要遠去了。

1983年,《新蜀山劍俠》出山。2000萬投資並沒有給嘉禾賺多少錢,但看得出,徐克明顯更鐘情於推動武俠片的發展。

他請來了盧卡斯工業光魔處理特效,他選定的林青霞也開啟俠女之路,此後好幾個經典俠女角色都少不了她。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那幾年,徐克喜劇功夫導演配角一把抓,只要感覺有所限制就立刻遨遊到更廣闊的地方回回神,抖抖勁兒。

上次抖勁兒的地方是嘉禾,這一次一腳抖進了與女友施南生一起成立的工作室。

《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就是工作室出品,剛出道的王祖賢在後者中十分搶眼。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1986年,駐臺三年的吳宇森這時回到香港,好幾年沒拍片了,正處在人生低谷。

當年是吳宇森力薦徐克加入新藝城,如今是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是功夫與喜劇,要拍兄弟情,只能靠賭。張國榮的熒幕事業剛剛起步,其他人皆失意,周潤發是公認的票房毒藥,狄龍剛與邵氏解約。他們與吳宇森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徐克鼓勵吳宇森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放進《英雄本色》裡。

於是,在老舊的套路,粗糙的製作中,共鳴極強的情感猶如一把利斧鑿破觀眾心中冰封的海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英雄本色》口碑票房雙贏,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港片經典。

之後,徐克不是插手當製片就是在好友電影裡演配角。三年只導了兩部作品《英雄本色3》《刀馬旦》

進入90年代,港片如火如荼,武俠依舊受人追捧。自信心爆棚的徐克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動土。

1990年到1992年,他一共完成了三部金庸武俠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以及《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的《笑傲江湖》,徐克力邀前輩胡金銓出山,似乎有向純武俠致意的目的,胡金銓拍到一半身體扛不住了,徐克只好與李慧民、程小東完成。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胡金銓與徐克

一如既往,徐克將主題曲創作交給黃霑,但不管黃霑怎麼寫徐克都不滿意,快寫瘋了才靈感迸發,一曲定千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徐克與黃霑

九十年代的徐克似乎打通了新式武俠的任督二脈,每出手一部都是識別度超高。

後兩部《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由男變女,開局時與王祖賢打得火熱,續作裡又差點愛上令狐沖。氣得金庸收回了徐克的改編權,30年後才放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令人膽寒的《新龍門客棧》,醉酒般迷離的《青蛇》也緊跟其後,20多年後依舊光彩奪目。

巧的是這兩部電影裡最出彩的人物,都是開了竅的張曼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05

到了這裡,徐克光影內外的人生看似完整,但又好像還差點什麼?

系列電影。

有了系列電影,才讓我們真正記住徐克,並毫不懷疑稱他一聲大師。

《蜀山傳》(2001)有成系列的苗頭,可正好撞檔《珍珠港》,票房失利,只好作罷。

《七劍》(2007)人物眾多,敘事綿長,可故事不行,人物沒立起來,徐克只好再次迴游到等待狀態。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真正成功的只有兩個:《黃飛鴻》系列,以及目前被人詬病的《狄仁傑》系列。

兩者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于徐克而言,是職業生涯巔峰與末期的爭霸戰,於觀眾而言,是港片哀鴻的殘酷證明。

先說最近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作為系列片,狄仁傑的主線人物少得可憐,狄仁傑是中心,武后是對立面,其他人至多四五個。在人數上就少了史詩氣質。

雖是古裝片,卻奇幻、愛情、懸疑,奇案,無所不包,給人感覺相當現代化。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情侶間的摟肩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比如,現代的中式房屋裝修風

徐克痴迷特效不是一天兩天,《龍門飛甲》裡為了特效故意加了一場恢弘磅礴的打戲;《神都龍王》裡,為拍出真實的水下騎馬場景,還調動到世界上僅剩的三臺3D水下攝影。

可這一次痴迷壓倒了一切,特效無處不在,敘事線被簡單粗暴地壓縮,人物弧光接近於無。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於是,《四大天王》成了響應商業的號召:就算是神與人的鬥爭,正派一定能贏。

這一點上,20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也有同樣的道德觀。但黃飛鴻有一點不同,人武合一

這種不同,體現在黃飛鴻個人的精神成長,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條件。

十三姨給他展示了更廣闊的世界後,他憂心忡忡,這是第一步成長:認可。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瞭解自己國家的處境後,得出武行合一才能救國救民的頓悟時,他實現了第二步成長:覺醒。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此時,他把頓悟昇華為個人的信念,帶著傻里傻氣的勇敢與真誠說出的這番話,才足夠震撼:

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舉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麼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依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這金牌我就送給您做紀念吧,告辭。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對比新時代後,重於特效的《狄仁傑》系列,徐克不知不覺把武俠片拍得像科幻片。

而特效猶如科幻片裡的機器人,只能進行技能升級,卻離蛻變成為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正派人物越來越遠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北上的新風潮席捲過後,徐克始終是帶著夢前行的。

縱觀全局,徐克似乎在用過去的經驗探路。拿近幾年來說,他嘗試過紅色經典《智取威虎山》,但也不忘完成史詩般的系列電影。

香港光影時空裡,這條路他走了20年。

內地他只用了5年。從《七劍》到《狄仁傑》的5年。

有人說,這是急速墮落。

或許吧,但換個地方還能再活一次的人,這世上能有幾個呢?

徐克,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男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