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隰縣縣城西北望一公里許,有巍殿傑閣,岧曉於鳳凰山巔,那便是以金碧輝煌、精巧絕倫的懸塑藝術稱絕於世的小西天。精於此道的行家們說:小西天有三絕,均為全國罕見。藏有明版佛經全套678函、6778冊;層樓疊閣秀峙連接,峰迴路轉錯落有致;懸塑藝術美輪美奐,巧奪天工。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小西天始創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創始人東明禪師,法號道亮。又經其徒七代苦心經營,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始成今日之格局。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全寺分為下院、上院、孤桐峰、鳳凰咀(地藏王天井)幾個主要部分。入山門先是下院,左(西)為無樑殿,佛家亦稱無量殿,廊柱上現掛有民國初年隰縣知事李嵉齡所題一幅黑底金字行書對聯:“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種甚因結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無樑殿正對為韋駝殿,是一間孤立的建築,韋駝像則由一整塊檀木雕成,是寺內“保衛科”。北廂房為“半雲軒”,數千冊經卷即收藏於此。南廂房為接待室,收藏有民國年間山西省主席趙戴文贊小西天詩的手跡及近代幾位名家書畫。無樑殿內有大小數十尊明清所鑄銅佛,大者一人多高,據碑記,大古佛是明末在湖北武昌鑄就。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下院西南角有圓月門,額題“疑無路”,穿月門左折右拐,眼睛豁然一亮,原來又進入一個天井,這裡已是“鳳凰咀”之上,三面懸崖峭壁,觀之目眩,正面則為地藏王殿,有漢白玉精雕地藏王像,兩壁壁畫為十殿閻王、人生輪迴故事。殿兩側各修一小窯室向左右微微傾斜,喻為鳳眼。

“疑無路”剛進地藏王天井的左側有18級蹬道,上為鐘鼓樓,即“晨鐘暮鼓”之處。再上18級臺階,就上到孤桐峰頂。峰頂有一個一脊兩廈建築:向內者稱觀音閣,祀觀音菩薩,向外面對縣城者稱奎光閣,祀奎光文星。登臨至此,俯瞰市井煙霞,遠眺千塬萬壑,可以卻塵襟、空眼界,頓生心曠神怡、俗務盡消、六根清淨、飄緲出世之感。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無樑殿左首有幽洞,登28級就可上普賢殿內,大有由地獄升入天堂之意。出殿方是上院,再上5級臺階,合成33級取三十三天之意,才是大雄寶殿。可見當年謀始佈局者的用心何其良苦!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上院是無樑殿的房頂。大雄寶殿建在正西月臺之上,面闊五間,迴廊朱柱,正簷斗拱,是一個懸山頂建築,琉璃復瓦,大吻垂獸,博風懸魚。佔地205平方米,高9米如通常寺廟所見,5個神龕,分祀釋迦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毗盧佛、彌勒佛,各高達2米之上,護法金身,神態安詳。面前分列十大弟子,都有真人之高,且從泥塑藝術看,不但年齡、表情、性格等特徵把握恰到好處,而且從膚色、形象上看分別為南亞人、西域人或漢族人,確切地反映了佛教自西方來及其多民族性。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小西天的絕活精華還不僅如此,而在於頭頂上的懸塑。

古代雕塑大師們以非凡的想像力,嫻熟的泥塑技巧,結合佛教美妙的傳說,利用樑、檁、椽、枋、柱、壁等一切可容的空間,捏塑了千餘個佛教人物和他們的故事,猶如一副副懸塑“連環畫”,什麼忉利天、四禪天、善界天、善觀天等;西方三聖、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八羅漢等,這些神話人物分別間以雲海山川、奇草仙葩之中,或活躍於瓊樓玉宇、亭臺水榭之上,虎豹鹿鶴各安其所,僧俗仙道各在其位,整體佈局井然有序。亭臺雖小而構思奇妙,盡俱園林氣息,人物雖多而形象傳神,情生於中。千姿百態,人各一面,羅漢的偉岸與樂伎的纖柔,絕妙無比,今人亦不可複製。所有懸塑主體,均以金箔貼敷,據說當年用了數十公斤黃金,至今仍熠熠生輝,纖塵不染。所以,創建以來,被遊客歎為觀止,稱為朝參樂地、西域聖境、郡乾壯觀、負廓勝剎。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聞人名流,紛紛前來遊覽。對奇巧的建築佈局、光彩奪目的懸塑讚不絕口,“仙宮佛國信難求”,“入眼平生嘆未有”。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三晉瑰寶——隰縣小西天

近年來,小西天經過修繕,更加完好,周圍廣植樹木花卉,如今的小西天,松柏薈萃,平湖漣漪,百年古剎欣逢春;飛樓崇殿,曲徑傑閣,三晉明珠更璀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