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藥業選擇借殼上市的背後 或因訴訟過多無法IPO過審'

"

財經網 張詩雨

修正藥業或將借殼吉藥股份,登陸資本市場引起各方關注。若借殼成功,修正藥業很可能將一部分股權授予吉藥股份。而據財經網瞭解,其之所以願意承受若此高的隱形成本,或與其近年來訴訟纏身、負面不斷有關。

7月11日,吉藥控股發佈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等方式購買修正藥業100%股權,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值得注意的是,修正藥業屬國內第二大民營藥企,公開數據顯示,其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600億元,吉藥控股同期只有9.4億元。

為此,財經網向吉藥控股致電詢問公司證券部,收購修正藥業是出於哪些考慮;後者是否打算以此方式借殼上市;目前,修正藥業負面纏身,業內外對公司此舉多有反對之聲,公司對此如何看待。然而,公司方面只回應稱正在推進與修正藥業重組事宜,但關於修正藥業負面新聞卻隻字未答。

吉藥控股與修正藥業體量相差巨大,本該由後者收購前者,現實情況卻相反。對於此次不同尋常的“蛇吞象”,第三方醫藥平臺北京鼎臣管理諮詢創始人史立臣對財經網表示,如果修正藥業收購吉藥股份,因吉藥控股是上市公司,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但換成吉藥控股收購修正藥業,外界的阻力會小很多。通常情況下,監管部門不會干預上市公司的收購行為。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比起IPO,借殼上市成本巨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通常情況下,借殼上市後,成功上市企業會授予殼公司股東部分股份,令其分享借殼上市資產的收益。也就是說,借殼上市需要給上市公司原有的股東,做一定的權益讓度。

對此,天風證券投行部項目經理鄭浩對財經網推測,目前,吉藥控股的市值36億元,假設修正藥業上市後市值能達到500億,借殼成功後,吉藥控股相當於佔有修正藥業7%的股權,對修正藥業而言,選擇借殼吉藥控股,代價很可能超過20億元。但若是選擇IPO,資金成本就低很多,可能只需要花費幾千萬元。

既然代價如此巨大,修正藥業為仍選擇借殼上市,或許訴訟過多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據財經網瞭解,曾有多家公司計劃IPO,卻因訴訟纏身至今未成功上市。其中,瑞豐銀行早在2016年就發佈了招股說明書,卻一直未獲批准。而在其2018年更新的招股書上顯示,直至2018年仍有52筆訴訟未審完,而證監會甚至還曾要求該公司保薦機構及發行人律師,對在訴糾紛對發行人正常經營和本次發行是否構成重大影響發表意見。

據企查查顯示,修正藥業有過98次訴訟,其中58次做被告,而在今年又新增18起訴訟。在史立臣看來,修正藥業涉及的訴訟多,表示其經營風險大。公司若是IPO,需要將目前在訴的案件、當被告的原因都在招股書中披露,因其訴訟太多,很可能不會過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