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名醜金不換少年學戲

戲曲 羅勒 豫劇 閻立品 黃河 溯雪鴻文之戲曲 2018-12-05

河南省封丘縣荊隆宮鄉在現代戲劇界出了兩位名人。一位是仝蔡寨村的閻立品, 一位是鍾鑾城村的金不換。

豫劇名醜金不換少年學戲

金不換本名金振秀,乳名玉領。1968年8月,出生在一個世代為農的家庭,五兄弟中居中。如今,他已是我國戲劇界名人。他的父親金樹、母親李芬亭每當提出他小時候,總是感到愧疚。而提到現在成名的金不換,卻高興是戲言,他是從雞簍裡成長起來的金鳳凰。

金不換小時候,家裡特別窮。在他蹣跚學步的時候,為了下地幹活掙工分,他的父母很少照顧他,總是把他放進一個雞簍裡,整天整晌地放,他的衣服被磨爛,腋窩經常被磨出血來。生活所迫,母親不能天天在家看孩子,每天從地裡回來,她總是抱著兒子心疼一陣子,把奶送到他嘴裡,讓他盡情地吸吮,以抵消對他的虧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母親說,玉領是個既懂事又仁義的孩子。在他剛剛懂事的進修,就天天幫媽媽燒火做飯。冬天燒火還好些,夏天坐灶前燒火,真像在蒸籠裡一樣,小臉被烤得通紅,汗水直往下流。媽媽心疼他,讓他到外邊涼快,可他到外邊洗把臉,就又坐到灶前。

他的仁義、他的執著、他的大度,也許這就是他的性格。這一性格,也許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礎。由於這一性格,他小時候遇到的一些事情,現在看來,卻讓人同情和不平。

有年秋天,上小學的金不換來到莊稼地裡,看到面前的花生,多想嘗一嘗,沒有太大奢望,僅拔出一棵花生,卻被大他幾歲的看青孩子撞上。看青孩子就給他劃個圈不準出來,出來就要捱打。他就真的一天沒有出那個直徑不超過一米的圈子。天快黑的時候,他父親在村裡聽人說,小玉領在地裡一個圈子裡站著,才到地裡把他領回家去。如果不是父親把他找回家,他不知道會站到什麼時候。

金不換小時候,一家七口人住在兩間低矮的小屋子裡,下邊要打草繩賣草繩顧生計。父親就用幾根棍,一頭鑽到牆裡,一頭放在樑上,放上些柴草,給他們做了一個草棚空中樓閣。金不換和兩個哥哥住在上邊。

小學五年中,他沒讓父母生過氣,沒有向父母要過好吃的好穿的,沒有和哥哥、弟弟爭過吃穿,總是哥哥穿過的衣服他再穿。

家景的貧寒,艱苦的生活,磨礪了金不換的意志,他要用自己的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現狀。

一天,開封有個戲校來這一帶招生。剛上初中不久的金不換,回到家裡對母親說,媽,我想學唱戲。

母親望著聽話仁義的孩子,她不知道是不是孩子上學遇到什麼困難,是不是那些大孩子又欺負他了。她理解自己的孩子,心裡一陣酸楚,她知道,孩子小小年紀,想出去闖世界。她也看到過,那些走街串巷的小戲班,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孩子啊,你為啥要走這條道?母親和家人商量後,卻答應了他的要求,並且都很支持他。

缺少營養,身體瘦小的他,十來歲看起來只有七、八歲。面試的老師都不想帶他,他哭著攆了他們幾裡地。他的執著感動了來招生的老師。母親給他打點行裝,一條舊棉被,一條小床單,那就是他的行李。大哥金振全揹著糧食,步行十幾裡送他和父親到黃河渡口的情景,他至今還記憶猶新,手足情深,溢於言表。

當年還沒有黃河橋,要到開封去柳固渡口是最近的路。那天,父親去送金不換,他們坐了一條機船,船頭裝了一輛載重貨車。當船走到河當中時,由於船頭過重,船頭幾次向下沉去,險些把客人翻下河去,船上客人一片慌亂。好在有驚無險,渡船終於安全到岸。父親在萬分驚險的時候,緊緊把孩子護在身邊。就是掉到河裡,衝到海里,也不能把孩子丟掉!父親回憶起當年的那次驚險,感慨萬千:如果那次遇難,再不會有今天萬眾敬仰的“小小芝麻官”了。

豫劇名醜金不換少年學戲

金不換學戲的第一個學校,座落在開封北部水稻鄉一個小村子裡。戲校是個人辦的,教學條件極差,校舍簡陋。百十號學生,有的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金不換就和另外三個學生,在院子裡用磚壘了一個小圈圈,他們就睡在那裡邊。被窩裡經常被刮的滿是沙土。風沙真是無孔不入,就連他們的耳朵眼也不放過。即是這樣,他學戲還是津津有味。

一天,父親又揹著幾十斤面來看他,他耳朵裡是土,臉上也是土,又黑又黃瘦很跟一個小土猴似的。父親看到他這副模樣,再看看他們的小圈圈,還沒豬窩大,心裡真不有說不出的滋味。憐憫心疼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金不換好像讀懂了父親的表情,他高興地說:“爸,我會唱戲了!”

好在那個學校並沒辦多久。

回到家裡,父親給他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個澡。先去了風塵,洗耳恭聽去了勞累,洗去了一切不發球他的,唯一洗耳恭聽不去的,是他對戲劇的執著情結。

不久,離他們村不遠的於店村,又辦了一個戲校。金不換抱著對戲劇的痴迷和執著,再次走進這個學校。在這個戲校裡,他是學戲練功最認真刻苦的一個,也是最瘦弱的一個,所以,也是經常愛欺負的一個。

這時候,每天早上聽到雄雞報曉般的唱戲聲,那便是金不換。由於他唱唸做打,功底高於他人,對人物塑造惟妙惟肖,又是他人莫及。所以,排戲的時候,老師總是讓他演主角。由此招來了那些大於他的某些學生的嫉妒,家裡給他送去的食物,經常被他們哄搶和摔打。即使這樣,他沒有抱怨他們。也許這時候他就懂得,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生活,退一步天高地闊。(在他成名之後,回到家中還抽空去看欺負過他的學有學成的同學,母親問他為什麼還要去看他們時,他總是微微一笑)。

豫劇名醜金不換少年學戲

在於店學校時,他遇到兩件事,一件事讓他感動,一件事讓他改變了命運。

1982年春節,寒風凜冽的黃河灘上,人頭攢動。萬人空巷一詞用在這裡一點也不過分。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匯聚在孫莊開發區,觀看“五大名旦”之一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閻立品的演出。身體瘦小的金不換,也在擁擠不動的人堆裡,他踮著腳尖伸直脖子,興奮地屏息凝神觀看。閻立品的優美唱腔,深深打動了鄉親們,鄉親們眼神裡流淌著對人民藝術家的喜愛。鄉親們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金不換感動了,人民群眾太需要藝術了,閻大師,你是我的近老鄉,我為你驕傲!閻立品走了,她的唱腔縈繞在他的耳邊,卻怎麼也揮之不去。閻大師,我一定向你好好學習,好好學戲,將來好為群眾演戲!

(金不換成名之後,擔任了省人大代表,他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兢兢業業唱戲,認認真真做人,一天也沒有忘記他的“老百姓”。以致在一些地方演出,有群眾跑上舞臺跑在他的面前,向他這個“小小芝麻官”訴冤屈。)

不久,讓他改變命運的命運之神讓他撞上。這年六月鶴壁市豫劇團戲訓班面向社會招生。這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設在原陽的一個考點。金不換從小內向,也沒見過大場面。看到幾個面孔嚴肅的招生老師,他有點怯生。

一個老師說,你別表演,就唱幾段吧。金不換一聽讓他唱戲,精神頭來了,他忘掉了一切。

他的演唱,高音區如天籟之音沁人心脾;低音區如小橋流水滋潤肺腑。高音區低音區交融演唱,如風中走筆瀟灑自如。真是技壓四座,在座的招考老師無不為之驚歎。——他被錄取了,這年他14歲。

如果說,在開封學戲,是他戲劇人生的起步,而在於店學戲是他邁出的堅實一步。走進鶴壁戲校,是他關鍵的一步,同時,既是他苦辣酸甜的戲劇人生的開始,也是他演藝事業走向輝煌的開始。就是這關鍵的一步,使喝黃河水長大的金不換成長為現在的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中國電影最高獎——華表獎獲得者,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優秀專家。

豫劇名醜金不換少年學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