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在博客裡,有北京、上海的戲友,他們拍京劇,全都是在劇場,我鏡頭裡的豫劇、曲劇、越調,基本上都是在村裡。

京劇聽得不多,聽,也只是程派張火丁、趙榮琛、遲小秋,偶爾聽聽很流行的明星小冬皇王佩瑜和唱腔乾脆利落的袁慧琴,他們的唱腔不噪,我怕聽扯著嗓子吼的“叫小番”“甘灑熱血寫春秋”。聒噪也罷,溫婉也好,他們的身影,總是挺立在城市劇場,如我這般的小人物想看他們一眼,基本上只能是一場夢而已。

資料上說,豫劇的專業劇團、民營劇團、從業人員數量,都是遠超包括京劇在內的其它劇種的,如果說豫劇依舊繁榮,我想,靠的不是鄭州、開封、南陽、許昌、洛陽、邯鄲、徐州乃至山東、安徽、新疆、山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國有專業劇團,靠的也不僅僅是李樹建、苗文華、王惠、魏俊英、吳素真這些時下的名角。

豫劇的市場,根在農村,脫離了農村,說豫劇的發展與繁榮,那是扯。而農民所能看到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民營劇團,從這個角度來說,支撐豫劇門面的,是河南的這1600多家民營劇團,他們沒有國家經費支持,自生自滅,又做著戲曲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延續、傳播、傳承的大事情。這是不是有點畸形?

既然都是非遺,那好,是不是對民營劇團的扶持力度大點兒,就像對待民營教育一樣,不分是政府的還是民辦的,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來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許這不是一場白日夢幻。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在博客裡,有北京、上海的戲友,他們拍京劇,全都是在劇場,我鏡頭裡的豫劇、曲劇、越調,基本上都是在村裡。

京劇聽得不多,聽,也只是程派張火丁、趙榮琛、遲小秋,偶爾聽聽很流行的明星小冬皇王佩瑜和唱腔乾脆利落的袁慧琴,他們的唱腔不噪,我怕聽扯著嗓子吼的“叫小番”“甘灑熱血寫春秋”。聒噪也罷,溫婉也好,他們的身影,總是挺立在城市劇場,如我這般的小人物想看他們一眼,基本上只能是一場夢而已。

資料上說,豫劇的專業劇團、民營劇團、從業人員數量,都是遠超包括京劇在內的其它劇種的,如果說豫劇依舊繁榮,我想,靠的不是鄭州、開封、南陽、許昌、洛陽、邯鄲、徐州乃至山東、安徽、新疆、山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國有專業劇團,靠的也不僅僅是李樹建、苗文華、王惠、魏俊英、吳素真這些時下的名角。

豫劇的市場,根在農村,脫離了農村,說豫劇的發展與繁榮,那是扯。而農民所能看到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民營劇團,從這個角度來說,支撐豫劇門面的,是河南的這1600多家民營劇團,他們沒有國家經費支持,自生自滅,又做著戲曲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延續、傳播、傳承的大事情。這是不是有點畸形?

既然都是非遺,那好,是不是對民營劇團的扶持力度大點兒,就像對待民營教育一樣,不分是政府的還是民辦的,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來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許這不是一場白日夢幻。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前臺一大群小孩扒著舞臺邊兒看演員們演繹古代生活,倆小姑娘穿著睡衣爬上了後臺看演員們化妝。這是啥?這就叫影響,這就叫傳播,這就叫潛移默化地培養六十年後依然還能繼續蹲在舞臺下關注豫劇的受眾,這也是戲曲不死的可能所在。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在博客裡,有北京、上海的戲友,他們拍京劇,全都是在劇場,我鏡頭裡的豫劇、曲劇、越調,基本上都是在村裡。

京劇聽得不多,聽,也只是程派張火丁、趙榮琛、遲小秋,偶爾聽聽很流行的明星小冬皇王佩瑜和唱腔乾脆利落的袁慧琴,他們的唱腔不噪,我怕聽扯著嗓子吼的“叫小番”“甘灑熱血寫春秋”。聒噪也罷,溫婉也好,他們的身影,總是挺立在城市劇場,如我這般的小人物想看他們一眼,基本上只能是一場夢而已。

資料上說,豫劇的專業劇團、民營劇團、從業人員數量,都是遠超包括京劇在內的其它劇種的,如果說豫劇依舊繁榮,我想,靠的不是鄭州、開封、南陽、許昌、洛陽、邯鄲、徐州乃至山東、安徽、新疆、山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國有專業劇團,靠的也不僅僅是李樹建、苗文華、王惠、魏俊英、吳素真這些時下的名角。

豫劇的市場,根在農村,脫離了農村,說豫劇的發展與繁榮,那是扯。而農民所能看到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民營劇團,從這個角度來說,支撐豫劇門面的,是河南的這1600多家民營劇團,他們沒有國家經費支持,自生自滅,又做著戲曲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延續、傳播、傳承的大事情。這是不是有點畸形?

既然都是非遺,那好,是不是對民營劇團的扶持力度大點兒,就像對待民營教育一樣,不分是政府的還是民辦的,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來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許這不是一場白日夢幻。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前臺一大群小孩扒著舞臺邊兒看演員們演繹古代生活,倆小姑娘穿著睡衣爬上了後臺看演員們化妝。這是啥?這就叫影響,這就叫傳播,這就叫潛移默化地培養六十年後依然還能繼續蹲在舞臺下關注豫劇的受眾,這也是戲曲不死的可能所在。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八珍湯》的故事很老套。

本文開頭已經介紹了一些,現在接著介紹——常府丫鬟春蘭心生憐憫,帶冰雪中落難的孫淑林趕奔洛陽通判周子卿府中——周子卿即孫淑林次子。

孫淑林兩個兒子被賣後,長子常天寶做了洛陽知府,次子周子卿做了洛陽通判,兩人已經相認,只是與親生父母失去了聯絡。

周子卿之妻憐憫流浪的孫淑林,同意收留孫,談話間,一說孫系山西平陽人,遂詳細盤問,發覺各樣信息與丈夫所言身世全都對照,但又怕錯認,就暫未相認,當晚命孫淑林煮八珍湯送與書房內的周子卿,周食湯,想起兒時母親餵食之情形,問明孫淑林身世,母子抱頭痛哭,終得相認。孫淑林這才知道,冰天雪地被趕出府門讓自己幾乎凍餓而死的常氏是自己的大兒媳。

次日,周子卿到兄長常天寶府中找兄嫂,但兄嫂堅決不認老母。

此時,八府巡按張文達巡察到洛陽——張文達赴試不中,無顏返鄉,留在京中連考三次,於九年後終於得中,差人往家鄉尋找妻兒,才知道家鄉遭遇災荒,妻兒早已無有蹤影。

洛陽察院內,張文達、孫淑林夫妻相認,張文達、周子卿父子相認,不孝的長子常天寶夫婦被斥責一頓,丫鬟春蘭被孫淑林收為義女,一家人終於在失散二十年後大團圓。

《八珍湯》,又名《尋兒記》,站在戲曲文學的角度說,《尋兒記》顯然不如《八珍湯》合適。此劇所說,重點不在尋兒,而八珍湯則是貫穿全劇的引子。

編劇顯然不是個很高級的編劇,故事老套得掉渣,但之所以能成為豫劇的經典,是完全迎合鄉村觀眾的結果。中原農民,自古多災多難,在苦難中摸爬掙扎,活下來已是不易,戲曲,作為幾乎唯一的娛樂,如果天天在悲催悽苦的寫實裡沉醉,戲曲就不是娛樂、教化功能了,只會讓在溫飽甚至生死邊緣行走的農民情緒更低落,如果遇到心理素質差的,再天天去看《三上轎》《程嬰救孤》《楊繼業碰碑》《秦雪梅》,大概自殺的概率也會翻番兒。

生活已然很苦,好吧!咱看看先鍘胳膊後鍘腿兒的《秦香蓮》,咱看看鍘了太師又去殺李翠萍的《劉墉下南京》,咱看看不管怎麼困難怎麼曲折都要大團圓的《大祭樁》和今天的這個《八珍湯》……駙馬哪兒那麼容易讓你鍘了?太師、權貴哪兒那麼容易被殺了?窮苦人家哪兒那麼容易中進士當大官?好人被冤哪兒那麼容易就扳倒壞人?……等等等等。

但這就是市場,市場有大團圓的需求,你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就得適應,最後,適應了,也流傳下來了,但你也不能說它的藝術價值有多高。

比如,你現在拿著《八珍湯》去爭曹禺劇本獎,別說到北京了,到縣城的文化局就給你一棍兒敲死了。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在博客裡,有北京、上海的戲友,他們拍京劇,全都是在劇場,我鏡頭裡的豫劇、曲劇、越調,基本上都是在村裡。

京劇聽得不多,聽,也只是程派張火丁、趙榮琛、遲小秋,偶爾聽聽很流行的明星小冬皇王佩瑜和唱腔乾脆利落的袁慧琴,他們的唱腔不噪,我怕聽扯著嗓子吼的“叫小番”“甘灑熱血寫春秋”。聒噪也罷,溫婉也好,他們的身影,總是挺立在城市劇場,如我這般的小人物想看他們一眼,基本上只能是一場夢而已。

資料上說,豫劇的專業劇團、民營劇團、從業人員數量,都是遠超包括京劇在內的其它劇種的,如果說豫劇依舊繁榮,我想,靠的不是鄭州、開封、南陽、許昌、洛陽、邯鄲、徐州乃至山東、安徽、新疆、山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國有專業劇團,靠的也不僅僅是李樹建、苗文華、王惠、魏俊英、吳素真這些時下的名角。

豫劇的市場,根在農村,脫離了農村,說豫劇的發展與繁榮,那是扯。而農民所能看到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民營劇團,從這個角度來說,支撐豫劇門面的,是河南的這1600多家民營劇團,他們沒有國家經費支持,自生自滅,又做著戲曲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延續、傳播、傳承的大事情。這是不是有點畸形?

既然都是非遺,那好,是不是對民營劇團的扶持力度大點兒,就像對待民營教育一樣,不分是政府的還是民辦的,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來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許這不是一場白日夢幻。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前臺一大群小孩扒著舞臺邊兒看演員們演繹古代生活,倆小姑娘穿著睡衣爬上了後臺看演員們化妝。這是啥?這就叫影響,這就叫傳播,這就叫潛移默化地培養六十年後依然還能繼續蹲在舞臺下關注豫劇的受眾,這也是戲曲不死的可能所在。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八珍湯》的故事很老套。

本文開頭已經介紹了一些,現在接著介紹——常府丫鬟春蘭心生憐憫,帶冰雪中落難的孫淑林趕奔洛陽通判周子卿府中——周子卿即孫淑林次子。

孫淑林兩個兒子被賣後,長子常天寶做了洛陽知府,次子周子卿做了洛陽通判,兩人已經相認,只是與親生父母失去了聯絡。

周子卿之妻憐憫流浪的孫淑林,同意收留孫,談話間,一說孫系山西平陽人,遂詳細盤問,發覺各樣信息與丈夫所言身世全都對照,但又怕錯認,就暫未相認,當晚命孫淑林煮八珍湯送與書房內的周子卿,周食湯,想起兒時母親餵食之情形,問明孫淑林身世,母子抱頭痛哭,終得相認。孫淑林這才知道,冰天雪地被趕出府門讓自己幾乎凍餓而死的常氏是自己的大兒媳。

次日,周子卿到兄長常天寶府中找兄嫂,但兄嫂堅決不認老母。

此時,八府巡按張文達巡察到洛陽——張文達赴試不中,無顏返鄉,留在京中連考三次,於九年後終於得中,差人往家鄉尋找妻兒,才知道家鄉遭遇災荒,妻兒早已無有蹤影。

洛陽察院內,張文達、孫淑林夫妻相認,張文達、周子卿父子相認,不孝的長子常天寶夫婦被斥責一頓,丫鬟春蘭被孫淑林收為義女,一家人終於在失散二十年後大團圓。

《八珍湯》,又名《尋兒記》,站在戲曲文學的角度說,《尋兒記》顯然不如《八珍湯》合適。此劇所說,重點不在尋兒,而八珍湯則是貫穿全劇的引子。

編劇顯然不是個很高級的編劇,故事老套得掉渣,但之所以能成為豫劇的經典,是完全迎合鄉村觀眾的結果。中原農民,自古多災多難,在苦難中摸爬掙扎,活下來已是不易,戲曲,作為幾乎唯一的娛樂,如果天天在悲催悽苦的寫實裡沉醉,戲曲就不是娛樂、教化功能了,只會讓在溫飽甚至生死邊緣行走的農民情緒更低落,如果遇到心理素質差的,再天天去看《三上轎》《程嬰救孤》《楊繼業碰碑》《秦雪梅》,大概自殺的概率也會翻番兒。

生活已然很苦,好吧!咱看看先鍘胳膊後鍘腿兒的《秦香蓮》,咱看看鍘了太師又去殺李翠萍的《劉墉下南京》,咱看看不管怎麼困難怎麼曲折都要大團圓的《大祭樁》和今天的這個《八珍湯》……駙馬哪兒那麼容易讓你鍘了?太師、權貴哪兒那麼容易被殺了?窮苦人家哪兒那麼容易中進士當大官?好人被冤哪兒那麼容易就扳倒壞人?……等等等等。

但這就是市場,市場有大團圓的需求,你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就得適應,最後,適應了,也流傳下來了,但你也不能說它的藝術價值有多高。

比如,你現在拿著《八珍湯》去爭曹禺劇本獎,別說到北京了,到縣城的文化局就給你一棍兒敲死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八珍湯》的劇本有兩處明顯的錯誤。

其一,張文達的秀才身份是不合理的。孫淑林訴說身世時,說丈夫“張文達是秀才身為黌門”——秀才是沒有資格進京趕考的。想考進士,你得先到省城考取舉人,考中舉人了,你才能到首都考進士然後當官兒。當然,話說過來,張文達如果是舉人,劇本就不成立了,舉人身份比較高了,不會窘迫到借債趕考。如果按照張文達是秀才的身份,讓他到省裡考錄舉人,劇本也不成立,就是中舉了,也不一定能當官,就是幸運地當官了,最多也不過是個知縣或是教體局長之類的。他不能跑到洛陽巡察,又遇見妻兒。

其二,孫淑林在洛陽不應住店,而是露宿街頭。孫淑林流落洛陽,被困王家店中,欠了房錢,無奈才到白馬寺前自賣自身——孫淑林在山西幾乎是家破人亡的身世背景,老公丟了,倆孩子丟了,家鄉遭遇自然災害,她的離家,只能是逃荒要飯的身份,她不可能帶多少錢出門。且,從山西平陽到河南洛陽,已然是十七年過去,她一個農婦,不可能出現身份的變換,她只能是十七年一直討飯流浪。到洛陽了,一個四五十歲的乞丐農婦,不可能去住店投宿。

傳統劇目,多系民間文人所作,劇本里有意無意間自然會滲透出些底層文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劇情偶有不合情致之處,也算正常,說說就算,不再吹毛求疵。

戲曲這東西,來源於民間,本屬世俗文化,如崑曲、京劇那般廟堂化、高雅化、文學化,大概離敗落的日子就不遠了。

說到最後,還是希望戲曲能好起來,不奢望像民國般那樣繁榮,最起碼能照著眼下的路,多往前走幾年,別還沒等夠五十年,戲曲就大批量消亡。

那會讓人覺得遺憾。

佔永2019年6月15日夜拍圖於汶河邊6月16日夜文字於南塢村

"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山西平陽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臨汾人張文達是個秀才,要去趕考,家裡沒錢,就向趙、王兩家借錢往京城趕考,結果,一去不返,信音皆無,三年後,債主看討債無望,奪了張文達兩個兒子抵債,轉手將兩個孩子賣於他人。張妻孫淑林無所依靠,平陽又突遭災荒,無奈只得隨鄉親一起四處逃奔,並尋找兩個不知下落的兒子。

十七年後,孫淑林流落至河南洛陽,住一店中,因病被困,欠了店家房錢,只得白馬寺前自賣自身。

洛陽知府常天寶喜食八珍湯,常天寶之妻常氏命人於白馬寺前尋找能煮八珍湯之人,為常天寶次日的生辰作準備,孫淑林遂入常府。八珍湯煮好,常氏細品,無滋乏味,暴怒,責打孫淑林。常氏拷問孫淑林,發現孫淑林竟是自己的婆母,這洛陽知府常天寶就是孫淑林遺失的長子。

常氏嫌棄孫淑林,遂命人將孫趕出府門,孫恰與常天寶迎面撞見,常天寶覺得孫淑林面熟,常氏說出實情,並鼓動常天寶遺棄親生母親——故事一會兒再說,咱先說點別的。

文廣旅遊局副局長麻京樂愛戲,學唱桑派、陳派都有模有樣,春天時,她把我拉進一個聊天群,裡頭多是鄢陵戲迷和劇團演員,別人叫她麻局,她稱別人姐姐,我說話少,偶爾看她們熱鬧交流。

昨晚,群裡有人說,乾明寺塔西邊汶河橋頭演出《八珍湯》,吃了飯,去了。

想著是鄢陵板車劇團或鄢陵縣豫劇二團的演出,到了地方,看到的是簡易的舞臺,掛的是河南省花都豫劇團的招牌,不用說,民營劇團。

帶著倆孩子到後臺,不足三歲的小姑娘看到老師們塗滿油彩的臉嚇哭了,趕緊送到了臺下,十三歲的小夥子跟我拍圖、看戲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就用手機給我拍了這張合影。圖1

飾演周夫人的老師雖化著彩妝,但還能清晰地看到歲月給她的臉上留下的滄桑。

印象中,前幾年拍過板車劇團退休的李妹蓮老師創辦的一個豫劇團也叫花都豫劇團,瞅瞅,沒看見瘦小矍鑠的老太太的身影。上後臺拍照時,才知道這不是李妹蓮老師創辦的那個劇團。

不管誰的戲,都是鄢陵的戲,拍吧!

這位周夫人看起來應該跟李妹蓮老師同時代,都得七旬上下。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地緣關係,鄢陵註定要與戲曲千絲萬縷般地牽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

豫劇之源,觀點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清末乃至整個清代比較活躍的地區是以開封為中心的“內十處”和以今天的周口轄區內的“外八處”,而鄢陵被夾裹於“內十處”尉氏縣和“外八處”扶溝縣之間。

鄢陵有史可查的豫劇班社是清末大學者蘇源生府中丫鬟慶春用體己錢所創辦的“慶春班”,“慶春班”即河南省板車劇團(鄢陵縣豫劇一團)的前身,“慶春班”的名角有哪些,唱祥符調還是沙河調等疑問已不可考,但民國時從鄢陵走出的幾位戲曲名角的唱腔可以讓我們猜測當初鄢陵戲曲的繁榮多樣:

易湘山,1889年生人,父親是清末知縣,易湘山痴迷戲曲並投身其中,為家族所不齒,其父為此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易後活動於豫東商水、項城和安徽界首一帶,並曾名震省城開封,為豫劇沙河調民國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家玉、王仲華並稱“沙河三少”。

高興旺,1917年生,民國末至建國初一直是祥符調當家醜角,宗的是祥符調。

樑振啟,1921年生,學藝於鄢陵大馬鎮葛村窩班,後活動於許昌、鄢陵、臨潁、葉縣、襄城、西華等地,後梁振啟帶領西華重建劇團調入平頂山組建平頂山市豫劇團,並退休於此。樑振啟唱腔為正宗沙河調,為沙河調著名代表人物,參加過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和1962年河南省名老藝人會演,並有錄音傳世。

劉福梅,1933年生,藝名七歲紅,豫劇大師崔蘭田師妹,學藝於豫劇鬚生泰斗周海水,宗的是豫西調。但劉福梅很特殊,她好像是幼時離家,不然,她不會碰觸豫西調。豫西調是1946年才由王世錄傳入鄢陵樂群劇社,之前即便有演出活動,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劉福梅亦有唱腔錄音傳世,與崔蘭田唱腔同滋同味。

從地理位置上看,鄢陵往北,是祥符調的大本營開封,往南,又緊靠沙河調的活動中心沙河沿線的漯河、周口。從這幾位民國時期的鄢陵籍戲曲名家的唱腔來看,除了豫東調,鄢陵豫劇應該是沙河調、祥符調都很活躍,豫西調次之。

民國之後,鄢陵戲曲也曾一度顯赫,上世紀七十年代影響全國的“板車劇團”打造了鄢陵不倒的戲曲品牌,鄢陵豫劇團實力雄厚,為業界所矚目。可惜的是,數十年間,劇團紅而人不紅,再不曾推出去一位能唱響中原的名家。

風雲變幻,日月流轉,日子窘迫也罷,生活安逸也好,戲曲始終是鄢陵人骨子裡離不了的情結和愛戀。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周夫人出場沒有唱,聽聽白,雖已年邁,還清晰有力,抑揚頓挫間能覺出年輕時應該下過功夫。

這齣戲,有倆很重要的丫鬟,一是機靈善良的春蘭,一是傻愣耿直得有點兒二又為整個沉悶的劇情增添了幾絲活潑的秋菊。細看,都已不再年輕的兩位老師飾演的倆丫鬟無法從服飾、妝容上分清誰是春蘭誰是秋菊——倆人在豫劇角色上雖然都算小旦裡的花旦,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春蘭凸顯的是可愛善良,是典型的花旦,但秋菊的憨傻魯莽又善良的性格,加上誇張的語言和動作,按照京劇角色的劃分,更多的是媒婆一樣的彩旦、潑辣旦的成分。

看張寶英版的《八珍湯》,秋菊的妝是一個誇張的沖天辮,臉上濃墨重彩,跟劇情、臺詞是完全契合的。

再演此劇,建議可以把秋菊完全往丑旦上裝扮。

——如果沒有秋菊,這齣戲就顯得太沉悶、壓抑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這天晚上絕對的女一號出場了。

一開腔,眼中噙淚而不落——瞬間入戲,這就是功夫。

只顧拍照,不曾用心聽聽唱腔,就不敢妄加評論。

說說化妝。猛一看,妝很乾淨,人就顯得利落。

妝有問題——這個孫淑林,孤身從山西平陽流浪到河南洛陽的老旦,窮得叮噹響,沒辦法了賣身為奴,身份卑賤得已經沒法再找到比她更慘的人了。

本色臉不擦胭脂、不化眉眼脣,或是簡單地用老生的底彩才是。再則,頭上的珠玉耳環更與角色格格不入,一個包頭巾足矣。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來了,當然要上後臺。

看這臉,再看氣質,不用說,科班出身。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在博客裡,有北京、上海的戲友,他們拍京劇,全都是在劇場,我鏡頭裡的豫劇、曲劇、越調,基本上都是在村裡。

京劇聽得不多,聽,也只是程派張火丁、趙榮琛、遲小秋,偶爾聽聽很流行的明星小冬皇王佩瑜和唱腔乾脆利落的袁慧琴,他們的唱腔不噪,我怕聽扯著嗓子吼的“叫小番”“甘灑熱血寫春秋”。聒噪也罷,溫婉也好,他們的身影,總是挺立在城市劇場,如我這般的小人物想看他們一眼,基本上只能是一場夢而已。

資料上說,豫劇的專業劇團、民營劇團、從業人員數量,都是遠超包括京劇在內的其它劇種的,如果說豫劇依舊繁榮,我想,靠的不是鄭州、開封、南陽、許昌、洛陽、邯鄲、徐州乃至山東、安徽、新疆、山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國有專業劇團,靠的也不僅僅是李樹建、苗文華、王惠、魏俊英、吳素真這些時下的名角。

豫劇的市場,根在農村,脫離了農村,說豫劇的發展與繁榮,那是扯。而農民所能看到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民營劇團,從這個角度來說,支撐豫劇門面的,是河南的這1600多家民營劇團,他們沒有國家經費支持,自生自滅,又做著戲曲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延續、傳播、傳承的大事情。這是不是有點畸形?

既然都是非遺,那好,是不是對民營劇團的扶持力度大點兒,就像對待民營教育一樣,不分是政府的還是民辦的,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來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許這不是一場白日夢幻。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前臺一大群小孩扒著舞臺邊兒看演員們演繹古代生活,倆小姑娘穿著睡衣爬上了後臺看演員們化妝。這是啥?這就叫影響,這就叫傳播,這就叫潛移默化地培養六十年後依然還能繼續蹲在舞臺下關注豫劇的受眾,這也是戲曲不死的可能所在。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八珍湯》的故事很老套。

本文開頭已經介紹了一些,現在接著介紹——常府丫鬟春蘭心生憐憫,帶冰雪中落難的孫淑林趕奔洛陽通判周子卿府中——周子卿即孫淑林次子。

孫淑林兩個兒子被賣後,長子常天寶做了洛陽知府,次子周子卿做了洛陽通判,兩人已經相認,只是與親生父母失去了聯絡。

周子卿之妻憐憫流浪的孫淑林,同意收留孫,談話間,一說孫系山西平陽人,遂詳細盤問,發覺各樣信息與丈夫所言身世全都對照,但又怕錯認,就暫未相認,當晚命孫淑林煮八珍湯送與書房內的周子卿,周食湯,想起兒時母親餵食之情形,問明孫淑林身世,母子抱頭痛哭,終得相認。孫淑林這才知道,冰天雪地被趕出府門讓自己幾乎凍餓而死的常氏是自己的大兒媳。

次日,周子卿到兄長常天寶府中找兄嫂,但兄嫂堅決不認老母。

此時,八府巡按張文達巡察到洛陽——張文達赴試不中,無顏返鄉,留在京中連考三次,於九年後終於得中,差人往家鄉尋找妻兒,才知道家鄉遭遇災荒,妻兒早已無有蹤影。

洛陽察院內,張文達、孫淑林夫妻相認,張文達、周子卿父子相認,不孝的長子常天寶夫婦被斥責一頓,丫鬟春蘭被孫淑林收為義女,一家人終於在失散二十年後大團圓。

《八珍湯》,又名《尋兒記》,站在戲曲文學的角度說,《尋兒記》顯然不如《八珍湯》合適。此劇所說,重點不在尋兒,而八珍湯則是貫穿全劇的引子。

編劇顯然不是個很高級的編劇,故事老套得掉渣,但之所以能成為豫劇的經典,是完全迎合鄉村觀眾的結果。中原農民,自古多災多難,在苦難中摸爬掙扎,活下來已是不易,戲曲,作為幾乎唯一的娛樂,如果天天在悲催悽苦的寫實裡沉醉,戲曲就不是娛樂、教化功能了,只會讓在溫飽甚至生死邊緣行走的農民情緒更低落,如果遇到心理素質差的,再天天去看《三上轎》《程嬰救孤》《楊繼業碰碑》《秦雪梅》,大概自殺的概率也會翻番兒。

生活已然很苦,好吧!咱看看先鍘胳膊後鍘腿兒的《秦香蓮》,咱看看鍘了太師又去殺李翠萍的《劉墉下南京》,咱看看不管怎麼困難怎麼曲折都要大團圓的《大祭樁》和今天的這個《八珍湯》……駙馬哪兒那麼容易讓你鍘了?太師、權貴哪兒那麼容易被殺了?窮苦人家哪兒那麼容易中進士當大官?好人被冤哪兒那麼容易就扳倒壞人?……等等等等。

但這就是市場,市場有大團圓的需求,你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就得適應,最後,適應了,也流傳下來了,但你也不能說它的藝術價值有多高。

比如,你現在拿著《八珍湯》去爭曹禺劇本獎,別說到北京了,到縣城的文化局就給你一棍兒敲死了。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八珍湯》的劇本有兩處明顯的錯誤。

其一,張文達的秀才身份是不合理的。孫淑林訴說身世時,說丈夫“張文達是秀才身為黌門”——秀才是沒有資格進京趕考的。想考進士,你得先到省城考取舉人,考中舉人了,你才能到首都考進士然後當官兒。當然,話說過來,張文達如果是舉人,劇本就不成立了,舉人身份比較高了,不會窘迫到借債趕考。如果按照張文達是秀才的身份,讓他到省裡考錄舉人,劇本也不成立,就是中舉了,也不一定能當官,就是幸運地當官了,最多也不過是個知縣或是教體局長之類的。他不能跑到洛陽巡察,又遇見妻兒。

其二,孫淑林在洛陽不應住店,而是露宿街頭。孫淑林流落洛陽,被困王家店中,欠了房錢,無奈才到白馬寺前自賣自身——孫淑林在山西幾乎是家破人亡的身世背景,老公丟了,倆孩子丟了,家鄉遭遇自然災害,她的離家,只能是逃荒要飯的身份,她不可能帶多少錢出門。且,從山西平陽到河南洛陽,已然是十七年過去,她一個農婦,不可能出現身份的變換,她只能是十七年一直討飯流浪。到洛陽了,一個四五十歲的乞丐農婦,不可能去住店投宿。

傳統劇目,多系民間文人所作,劇本里有意無意間自然會滲透出些底層文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劇情偶有不合情致之處,也算正常,說說就算,不再吹毛求疵。

戲曲這東西,來源於民間,本屬世俗文化,如崑曲、京劇那般廟堂化、高雅化、文學化,大概離敗落的日子就不遠了。

說到最後,還是希望戲曲能好起來,不奢望像民國般那樣繁榮,最起碼能照著眼下的路,多往前走幾年,別還沒等夠五十年,戲曲就大批量消亡。

那會讓人覺得遺憾。

佔永2019年6月15日夜拍圖於汶河邊6月16日夜文字於南塢村

五十年後,戲曲會大批量消亡嗎?

【作者簡介】董佔永,男,鄢陵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