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戲曲角色的性格之門

戲曲 藝術 書法 美術 華亭發佈 2017-05-19

石巨福

華亭農民蘇維新對戲劇性社火臉譜情有獨鍾,幾十年如一日在傳承中進行創新,積累了大量社火臉譜圖案,贏得了廣泛認可。隨著年歲增長,他覺得將這些圖案集結成冊奉獻社會留於後世很有必要,於是一本名叫《蘇氏家傳戲劇性社火臉譜》的畫冊光豔出爐,讓人眼前一亮。

蘇維新1941年出生於寧夏隆德,1972年由於生計舉家遷至華亭。由於他的曾祖父師從陝西鳳翔藝人學習戲曲臉譜繪製,留下200餘幅珍貴的社火臉譜圖案,祖父和父親都受曾祖父影響學習演唱社火,尤愛戲劇臉譜繪製和服飾道具製作,家族濃厚藝術氛圍的薰陶,使他自小就喜愛戲曲,這一情結一直延續到現在。

來到華亭後,蘇維新重點研究並精心繪製曲子戲社火人物臉譜,創作了200餘件社火臉譜。由此可見,蘇維新是個不尋常的農民,他以戲劇臉譜為基礎,以創促改,系統而全面地將曲子戲臉譜最地道最精髓的部分延續下來。

和京劇、秦腔等戲曲相比,曲子戲屬於民間曲藝,但在演出方式上,曲子戲重在演唱,其臉譜屬於附屬裝飾,能不畫就不畫,能將就就將就,能簡單就簡單,經常出現光臉演唱的情景,甚至錯描誤畫、張冠李戴也經常出現,用礦物顏料化妝,甚至以鍋墨、紅紙等代替顏料,往往出現色彩隨臉上汗水流動而混淆的現象。蘇維新認為,曲子戲也是一門藝術,已經流傳千年,在某種程度上雖說是玩,也要嚴肅地玩,高雅地玩,玩就玩出名堂,怎麼能夠將就,何況現在購買油彩很方便,於是他以秦腔、京劇等戲劇臉譜為對照,正兒八經繪製曲子戲臉譜,形成了一套規範的臉譜圖式,以供演唱時對照化妝,避免“摸著石頭過河”造成差錯。

對於臉譜,蘇維新愛得執著,愛得持久,愛得瘋狂,他肯學習,善鑽研,勤琢磨,完全沉入其中,以至於常常廢寢忘食。他心中的臉譜,是人物角色的心之門,性格之門,生平事蹟和功過是非之門,臉譜能說會道,感情豐富,愛憎分明,活靈活現,因為臉譜後面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形象。他眼中的臉譜,不是簡單的線條佈設和顏料堆砌,每一個形象,都有根有源,是角色人物好壞、善惡、美醜的集中體現,代表觀眾對角色人物性格特徵的集體主張和導向,是判別褒貶、真偽的標準,是色彩光影虛實的完美結合,一點一畫有出處,一色一彩有來由。雖然“十戲九不投”,但主要人物的臉譜基本固定,通過臉譜一眼就能看出角色及其故事。他手中的臉譜,屬於繪畫藝術,又不同於紙上作畫,要充分考慮人物面部結構,大小胖瘦圓扁黑白,眉眼口鼻額頭面頰,內容是大百科全書,圖案涉及日月星辰、太極八卦、社會萬象、人生世相,筆法涉及書法運筆和繪畫寫意,集繪畫書法於筆端,傾萬千風情於面部,屬於藝術美學範疇,需要匠心獨運,需要精心創作,筆墨含情,點畫有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塑造一個個鮮活人物,更好地演繹一段段蕩氣迴腸的劇目。

曲子戲社火臉譜分生旦淨醜四種類型,蘇維新筆下的臉譜主要表現淨角和丑角,特別是淨,他充分利用小小的面部空間,通過運筆和色彩的誇張和變形,將臉譜的象徵性發揮到了極致,實現了臉譜藝術效果的完整性、完滿性和完美性。他繪製臉譜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突破固定程式的色彩和固定範式的圖案,塑造的每一張臉譜都由特殊的符號組成,至少點綴著特殊的符號標識,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如王彥章額頭青蛙,楊廣額頭蜘蛛,聞仲額頭天眼,包公額頭日月,孟良額頭紅葫蘆等。這都源於他豐富的知識修養以及對中國古典小說、傳統人物的深入理解。在運筆上,他不怕圖案複雜,重施油彩,追求強烈的視覺效果,就是在髮髻、眉毛和鬍鬚繪製上,走筆勁道,線條紋理和力度可觀可感,實現了繪畫藝術和臉譜美學的完美契合。

社火偏重於大眾娛樂,曲子戲臉譜卻更趨向於藝術,蘇維新對曲子戲臉譜摸索研究幾十年,形成了優秀藝術成果,而他並不自滿,說臉譜藝術博大精深,自己繪就的這200件作品僅僅冰山一角而已,還有相當一部分尚無定式,因此不便繪製,留於後人繼續研究。蘇維新對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設防,對臉譜原料、繪製技法和效果預期都不保留,人們對照圖譜和講解簡直可以按圖索驥。這是一種開放的胸襟,與他開朗的性格有關,更與他對臉譜藝術的摯愛有關,這種襟懷,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