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回雁峰坐落在衡陽市雁峰區,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側旁有座美麗的東洲島,貌如鉅艦,日夜飄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綠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節,江水消退,小島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灘。天氣晴朗的時候,大雁們總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隊飛翔,有時排成人字,有時排成一字,十分壯觀。雁兒們飛累了,便降落到東洲島的沙灘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觀。

朱權完全沉浸在這平沙落雁的情景裡,那"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的壯觀與朱權"少年奇才,鴻鵠之志,心如止水,歸隱天下"的人生反覆碰撞、融和。朱權情景交融,抱琴而立,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心潮澎湃。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一曲《平沙落雁》已經譜成。朱權興奮不已,立即撫琴彈奏。曲譜音和韻雅,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第10, 英雄末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回雁峰坐落在衡陽市雁峰區,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側旁有座美麗的東洲島,貌如鉅艦,日夜飄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綠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節,江水消退,小島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灘。天氣晴朗的時候,大雁們總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隊飛翔,有時排成人字,有時排成一字,十分壯觀。雁兒們飛累了,便降落到東洲島的沙灘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觀。

朱權完全沉浸在這平沙落雁的情景裡,那"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的壯觀與朱權"少年奇才,鴻鵠之志,心如止水,歸隱天下"的人生反覆碰撞、融和。朱權情景交融,抱琴而立,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心潮澎湃。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一曲《平沙落雁》已經譜成。朱權興奮不已,立即撫琴彈奏。曲譜音和韻雅,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第10, 英雄末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中國琵琶大麴 ,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關於這首曲子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但根據資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全曲分為十三個段落,可歸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列營、埋伏和敗陣。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回雁峰坐落在衡陽市雁峰區,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側旁有座美麗的東洲島,貌如鉅艦,日夜飄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綠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節,江水消退,小島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灘。天氣晴朗的時候,大雁們總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隊飛翔,有時排成人字,有時排成一字,十分壯觀。雁兒們飛累了,便降落到東洲島的沙灘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觀。

朱權完全沉浸在這平沙落雁的情景裡,那"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的壯觀與朱權"少年奇才,鴻鵠之志,心如止水,歸隱天下"的人生反覆碰撞、融和。朱權情景交融,抱琴而立,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心潮澎湃。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一曲《平沙落雁》已經譜成。朱權興奮不已,立即撫琴彈奏。曲譜音和韻雅,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第10, 英雄末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中國琵琶大麴 ,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關於這首曲子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但根據資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全曲分為十三個段落,可歸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列營、埋伏和敗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十面埋伏》的出處有這麼一則故事:根據《山海經》記載:神話中的一位天神和此曲有關這個人就是刑天,話說"刑天與天帝爭霸,天帝斷其首,刑天以乳為目,操干鏚以舞。" 後人說,"干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回雁峰坐落在衡陽市雁峰區,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側旁有座美麗的東洲島,貌如鉅艦,日夜飄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綠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節,江水消退,小島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灘。天氣晴朗的時候,大雁們總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隊飛翔,有時排成人字,有時排成一字,十分壯觀。雁兒們飛累了,便降落到東洲島的沙灘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觀。

朱權完全沉浸在這平沙落雁的情景裡,那"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的壯觀與朱權"少年奇才,鴻鵠之志,心如止水,歸隱天下"的人生反覆碰撞、融和。朱權情景交融,抱琴而立,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心潮澎湃。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一曲《平沙落雁》已經譜成。朱權興奮不已,立即撫琴彈奏。曲譜音和韻雅,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第10, 英雄末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中國琵琶大麴 ,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關於這首曲子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但根據資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全曲分為十三個段落,可歸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列營、埋伏和敗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十面埋伏》的出處有這麼一則故事:根據《山海經》記載:神話中的一位天神和此曲有關這個人就是刑天,話說"刑天與天帝爭霸,天帝斷其首,刑天以乳為目,操干鏚以舞。" 後人說,"干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後來,人們根據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當然,《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只是後來演化成了不同的版本。

"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中國在每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嶄露頭角,而今天我們要說得就是中國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十首金曲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中國風采。

第一首,摔琴絕弦,天涯何處覓知音——《高山流水》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相傳在先秦時期,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你去尋一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一口答應,高高興興地揹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鬱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一條山路尋去。繞過一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一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迴盪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你找到了。"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中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讚歎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絃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絃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絃。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來人們將此曲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另外也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但卻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第2, 梅寒傲骨,高風長存——《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

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有一次,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認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第三,大氣悠揚,婉轉不平——《夕陽蕭鼓》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

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裡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

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全唐詩》裡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著,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第四,萬千愁緒,寂寂清冷——《漢宮秋月》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宮秋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原為崇明派琵琶曲 ,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現在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據說《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根據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介紹,王昭君是因為宮廷畫師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

第五,萬物復甦,高風亮節——《陽春白雪》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里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有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一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一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況正是這樣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狡辯,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淺近的文藝作品。

第6, 自得其樂,萬物皆成曲——《漁樵問答》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 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在歷史中,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歎服。

《漁樵問答》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的幽默對答,反映了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他們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非常生動、精確,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第7, 撕心裂腸,婉轉矛盾——《胡茄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反映的是"文姬歸漢"的主題,據傳此曲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之一。

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後,與匈奴修好,派使節用重金贖回文姬,於是蔡文姬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 ,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第8, 金戈相向,寧死不屈——《廣陵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子描述的就是聶政刺韓傀的故事,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現在遺存的《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提到《廣陵散》,我們不得不說一人,此人就是嵇康,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根據《晉書》記載,這首曲子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公元262年,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祕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第9, 鴻鵠之志,逸者胸懷——《平沙落雁》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這首曲子的一個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朱權,朱權,明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字癯仙,號丹丘先生,人稱賢王奇士。

話說,有一天朱權看著大雁南飛的景象,便隨著大雁的陣陣鳴唱微服出行,獨自一人悄悄南下,一路從南昌追逐到衡陽。大雁南飛到湘江中游旁的一個小山峰上空時,竟反覆盤旋,不再前行。大雁們覺得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溫暖,不忍再往南飛,便選定在這裡過冬。"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因此,這個小山峰被稱為回雁峰,衡陽被雅稱"雁城"。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回雁峰坐落在衡陽市雁峰區,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山峰的側旁有座美麗的東洲島,貌如鉅艦,日夜飄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綠水滔滔,波光粼粼。秋冬季節,江水消退,小島的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灘。天氣晴朗的時候,大雁們總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隊飛翔,有時排成人字,有時排成一字,十分壯觀。雁兒們飛累了,便降落到東洲島的沙灘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觀。

朱權完全沉浸在這平沙落雁的情景裡,那"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的壯觀與朱權"少年奇才,鴻鵠之志,心如止水,歸隱天下"的人生反覆碰撞、融和。朱權情景交融,抱琴而立,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心潮澎湃。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一曲《平沙落雁》已經譜成。朱權興奮不已,立即撫琴彈奏。曲譜音和韻雅,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第10, 英雄末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中國琵琶大麴 ,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關於這首曲子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但根據資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全曲分為十三個段落,可歸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列營、埋伏和敗陣。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關於《十面埋伏》的出處有這麼一則故事:根據《山海經》記載:神話中的一位天神和此曲有關這個人就是刑天,話說"刑天與天帝爭霸,天帝斷其首,刑天以乳為目,操干鏚以舞。" 後人說,"干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後來,人們根據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當然,《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只是後來演化成了不同的版本。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曲都讓你蕩氣迴腸

《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面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楚軍,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悽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與虞姬訣別的場面。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輓歌。

人們都說"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這也只是文人的詠歎,而"項羽至死沒有承認自己的過錯,只是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項羽。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