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郭佳慧/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圖

一個承載著母親的生前遺願,從中東奔赴上萬公里,趕回鄭州來救人;一個為不再留遺憾,每天暴走兩萬步,用兩個月的堅持完成了救人心願。

7月22日上午,中石化員工王豔陽、信陽醫生梅強,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765、76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郭佳慧/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圖

一個承載著母親的生前遺願,從中東奔赴上萬公里,趕回鄭州來救人;一個為不再留遺憾,每天暴走兩萬步,用兩個月的堅持完成了救人心願。

7月22日上午,中石化員工王豔陽、信陽醫生梅強,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765、76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漂洋過海上萬公里,他帶著母親的遺願回鄭州救人

從中東趕回鄭州,漂洋過海上萬公里,42歲的王豔陽用了三天時間,一路上,他無法抑制激動的心情:終於可以圓夢了。

這個夢,是他的夢,更是母親的夢。

2014年,王豔陽的母親被檢出癌症晚期,重病期間,母親交代家人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郭佳慧/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圖

一個承載著母親的生前遺願,從中東奔赴上萬公里,趕回鄭州來救人;一個為不再留遺憾,每天暴走兩萬步,用兩個月的堅持完成了救人心願。

7月22日上午,中石化員工王豔陽、信陽醫生梅強,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765、76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漂洋過海上萬公里,他帶著母親的遺願回鄭州救人

從中東趕回鄭州,漂洋過海上萬公里,42歲的王豔陽用了三天時間,一路上,他無法抑制激動的心情:終於可以圓夢了。

這個夢,是他的夢,更是母親的夢。

2014年,王豔陽的母親被檢出癌症晚期,重病期間,母親交代家人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在她昏迷不醒的時候,只要一醒來,就說要做遺體捐獻,最後成了她的臨終遺言,除此之外,沒有留下別的話。”王豔陽回憶說,這件事對他的觸動特別大,讓他反思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母親在臨終前給我上的最寶貴的一課。”

隨著母親癌細胞擴散至全身,只能捐獻唯一能捐獻的眼角膜,然而,還沒等一切安排妥當,母親在一天中午突然離世,遺體捐獻未能如願。

此後,這件事成了王豔陽心中巨大的遺憾,總想做些事情,幫助別人,補償母親。

該做些什麼幫助母親完成未竟的遺願?他決定加入遺體捐獻。但是,遺體捐獻離他似乎有些遙遠,於是,2018年5月,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中華骨髓庫,期待自己能夠救人一命,彌補母親的遺願。

幸運的是,今年3月,王豔陽就與一名不到一歲的小患者配型成功。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郭佳慧/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圖

一個承載著母親的生前遺願,從中東奔赴上萬公里,趕回鄭州來救人;一個為不再留遺憾,每天暴走兩萬步,用兩個月的堅持完成了救人心願。

7月22日上午,中石化員工王豔陽、信陽醫生梅強,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765、76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漂洋過海上萬公里,他帶著母親的遺願回鄭州救人

從中東趕回鄭州,漂洋過海上萬公里,42歲的王豔陽用了三天時間,一路上,他無法抑制激動的心情:終於可以圓夢了。

這個夢,是他的夢,更是母親的夢。

2014年,王豔陽的母親被檢出癌症晚期,重病期間,母親交代家人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在她昏迷不醒的時候,只要一醒來,就說要做遺體捐獻,最後成了她的臨終遺言,除此之外,沒有留下別的話。”王豔陽回憶說,這件事對他的觸動特別大,讓他反思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母親在臨終前給我上的最寶貴的一課。”

隨著母親癌細胞擴散至全身,只能捐獻唯一能捐獻的眼角膜,然而,還沒等一切安排妥當,母親在一天中午突然離世,遺體捐獻未能如願。

此後,這件事成了王豔陽心中巨大的遺憾,總想做些事情,幫助別人,補償母親。

該做些什麼幫助母親完成未竟的遺願?他決定加入遺體捐獻。但是,遺體捐獻離他似乎有些遙遠,於是,2018年5月,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中華骨髓庫,期待自己能夠救人一命,彌補母親的遺願。

幸運的是,今年3月,王豔陽就與一名不到一歲的小患者配型成功。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王豔陽是中石化海外項目現場控制經理,由於他當時在中東,省紅十字會聯繫到了他的愛人劉紅燕,愛人當場就替他答應了,並表示全力支持。

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公司上下都非常支持,批准他6月27日回國,開啟“救人之旅”。

“今天對我來說特別莊重,這都是天意,我聽說小孩的病很罕見,大概一百萬到一千萬的嬰兒中才會出現一個,非血緣配型成功概率更是低到十幾萬分之一,冥冥之中是母親引導著我,完成我們共同的心願,我太幸運了。”對於王豔陽來說,沒有什麼比拯救生命更重要,不論人在哪裡,就算漂洋過海,他都義無反顧。

得知不符合捐獻條件,信陽醫生暴走2個月

在信陽市羅山人民醫院工作的梅強,是一名腦外科醫生。2012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志願捐獻者。

2016年,梅強與一名患者配對成功,但就在準備體檢的時候,患者病情突變,捐獻被迫停止。

本是醫務工作者的梅強知道,配對成功的概率有多小。“好不容易等到這樣一個機會,卻沒有捐獻成功,那時候我認為這將是我一輩子的遺憾。”梅強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也許是上天要圓梅強的夢,就在今年3月份,他再次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郭佳慧/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圖

一個承載著母親的生前遺願,從中東奔赴上萬公里,趕回鄭州來救人;一個為不再留遺憾,每天暴走兩萬步,用兩個月的堅持完成了救人心願。

7月22日上午,中石化員工王豔陽、信陽醫生梅強,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765、76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漂洋過海上萬公里,他帶著母親的遺願回鄭州救人

從中東趕回鄭州,漂洋過海上萬公里,42歲的王豔陽用了三天時間,一路上,他無法抑制激動的心情:終於可以圓夢了。

這個夢,是他的夢,更是母親的夢。

2014年,王豔陽的母親被檢出癌症晚期,重病期間,母親交代家人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在她昏迷不醒的時候,只要一醒來,就說要做遺體捐獻,最後成了她的臨終遺言,除此之外,沒有留下別的話。”王豔陽回憶說,這件事對他的觸動特別大,讓他反思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母親在臨終前給我上的最寶貴的一課。”

隨著母親癌細胞擴散至全身,只能捐獻唯一能捐獻的眼角膜,然而,還沒等一切安排妥當,母親在一天中午突然離世,遺體捐獻未能如願。

此後,這件事成了王豔陽心中巨大的遺憾,總想做些事情,幫助別人,補償母親。

該做些什麼幫助母親完成未竟的遺願?他決定加入遺體捐獻。但是,遺體捐獻離他似乎有些遙遠,於是,2018年5月,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中華骨髓庫,期待自己能夠救人一命,彌補母親的遺願。

幸運的是,今年3月,王豔陽就與一名不到一歲的小患者配型成功。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王豔陽是中石化海外項目現場控制經理,由於他當時在中東,省紅十字會聯繫到了他的愛人劉紅燕,愛人當場就替他答應了,並表示全力支持。

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公司上下都非常支持,批准他6月27日回國,開啟“救人之旅”。

“今天對我來說特別莊重,這都是天意,我聽說小孩的病很罕見,大概一百萬到一千萬的嬰兒中才會出現一個,非血緣配型成功概率更是低到十幾萬分之一,冥冥之中是母親引導著我,完成我們共同的心願,我太幸運了。”對於王豔陽來說,沒有什麼比拯救生命更重要,不論人在哪裡,就算漂洋過海,他都義無反顧。

得知不符合捐獻條件,信陽醫生暴走2個月

在信陽市羅山人民醫院工作的梅強,是一名腦外科醫生。2012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志願捐獻者。

2016年,梅強與一名患者配對成功,但就在準備體檢的時候,患者病情突變,捐獻被迫停止。

本是醫務工作者的梅強知道,配對成功的概率有多小。“好不容易等到這樣一個機會,卻沒有捐獻成功,那時候我認為這將是我一輩子的遺憾。”梅強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也許是上天要圓梅強的夢,就在今年3月份,他再次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信陽一男子連續倆月每天“暴走”兩萬多步,只為救一個人


不過,在2019年5月底第一次體檢時,再一次出現了意外。由於梅強平時工作繁忙,又長期上夜班,血壓、肝功、腎功都不符合捐獻標準。

信陽紅十字會通知他不符合捐獻條件。

接到通知的梅強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已經錯過了第一次,我不可能再錯過第二次,給我一些時間!”

由此,梅強開始了自己的“暴走之旅”:每天下班堅持暴走兩小時,多達兩萬步,堅持不喝酒,清淡飲食。雖然每天工作完已身心俱疲,但梅強沒有一天想過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6月中旬,梅強第二次體檢結果已基本正常,梅強終於可以捐獻了。

7月17日,愛人黃光婕陪同梅強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捐獻,兩口子騙老太太說要去鄭州學習,“不敢跟俺媽說,不然她可不放心讓我來。”梅強說。

雖然各項指標都已符合捐獻要求,但梅強在捐獻前一晚還堅持鍛鍊身體,他說,要保持最好的狀態進行捐獻。

經歷了一波三折,在手術檯上救人無數的梅強,終於圓了在手術檯下救人的夢。

未來,梅強還會繼續堅持鍛鍊身體,他期待著,說不定還能第三次配對成功,再救一個人。

(實習編輯 熊子文 編輯 吉倩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