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第一站考點(四)——胸痛、腹痛、關節痛

  • 胸痛

1.起病時間及發病情況

(1)胸痛出現的具體時間。

(2)急性起病還是緩慢起病 胸痛為急性起病的有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氣胸、動脈夾層、食管裂孔疝嵌頓、肺梗死;緩慢起病的有胸膜炎、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神經官能症等。

2.病因及誘因 引起胸痛的疾病主要是胸部疾病。

(1)胸壁疾病 急性皮炎,皮下蜂窩織炎,帶狀皰疹,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流行性胸痛,肌炎,肋骨骨折,多發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

(2)呼吸系統疾病 胸膜炎、胸膜腫瘤,自發性氣胸、血胸,肺梗死、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癌等。

(3)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病變,急性心包炎,動脈夾層,肺動脈高壓等。

(4)縱隔疾病 縱隔炎、縱隔氣腫、縱隔腫瘤等。(文都醫考)

(5)其他 過度通氣綜合徵,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痛風,膈下膿腫,肝膿腫,脾梗死等。

3.主要症狀特點 應詢問患者胸痛部位、性質、放射部位、持續時間和緩解、加重的因素。

(1)胸痛部位 心絞痛疼痛部位在心前區;食管炎為胸骨後疼痛;胸壁疾病如炎症、帶狀皰疹常有局部紅腫熱痛表現或可見皰疹。

(2)放射部位 心絞痛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胸膜炎疼痛向胸側部放射,而肺尖肺癌(肺上溝癌)多引起肩部、腋下疼痛,向上肢內側放射。

(3)胸痛性質 食管炎呈燒灼樣痛,常伴有呃逆、反酸;肋間神經痛呈灼痛和刺痛;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疼痛為胸骨後壓榨疼痛,有瀕死感;胸膜炎為隱痛或鈍痛,劇烈的疼痛常見於帶狀皰疹、動脈夾層、肺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

(4)疼痛持續時間 血管痙攣所致胸痛為陣發性,如心絞痛發作時間常小於15min,而炎症、腫瘤、梗死所致胸痛為持續性。

(5)疼痛加重或緩解因素 胸膜炎或心包炎用力呼吸加劇疼痛;心絞痛可因勞累加劇,服用硝酸甘油可緩解;食管炎可於進餐或餐後胸痛加劇,服用促胃動力藥或抗酸藥可緩解疼痛。

4.病情發展與演變 胸痛的程度、間隔時間及發作時間的長短變化,均反映病情進展。如心絞痛疼痛時間延長大於15min應考慮有心肌梗死的可能,但有時胸痛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並不一致,如胸膜炎、心包炎,早期有胸痛,出現積液時疼痛反而緩解。還應詢問是否出現新症狀,如開始僅有胸痛,以後出現氣促,見於胸膜炎、心包炎大量積液壓迫肺組織或心包填塞。

5.伴隨症狀(文都醫考)

(1)胸痛伴有咳嗽、咳痰、發熱,常見於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

(2)胸痛伴有呼吸困難,常見於自發性氣胸、滲出性胸膜炎、急性心包炎、肺梗死。

(3)胸痛伴咯血見於支氣管肺癌、肺栓塞、重度二尖瓣狹窄、肺結核。

(4)胸痛伴噯氣、反酸,見於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

(5)胸痛伴心悸、血壓下降,見於急性心肌梗死、動脈夾層、肺栓塞。

6.診治經過

(1)就診前是否檢查過血常規、心電圖、胸片、心臟或腹部B超、胸水常規、痰脫落細胞檢查,結果如何。

(2)就診前做過何種治療,包括藥物名稱、劑量、療程及效果。

7.飲食及精神 詢問起病以來的一般情況飲食、精神、體力、大小便及睡眠情況。

8.相關病史 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等。

  • 腹痛

1.起病時間及發病情況 應詢問腹痛起始時間,是急起還是慢性起病,急性腹痛可訴說精確時間,慢性腹痛可詢問大體時間。

2.病因及誘因 腹痛發作前有無明確原因,如進食刺激性或不潔食物等飲食因素、腹部外傷、氣候影響等。

3.主要症狀特點 注意詢問疼痛的性質、持續時間、程度、緩解和加劇的因素。(文都醫考)

疼痛的部位一般多為病變所在部位。但應注意區別牽涉痛和放射痛。

燒灼樣痛多與化學刺激有關,如胃酸的刺激;絞痛多由空腔臟器痙攣、擴張或梗阻引起,臨床常見有腸絞痛、膽絞痛、腎絞痛。

持續性鈍痛可能為實質臟器牽張或腹膜外刺激所致;

劇烈刀割樣疼痛多為臟器穿孔或嚴重炎症所致。

隱痛或脹痛反映病變輕微。

4.病情發展與演變 注意詢問疼痛逐漸加重還是緩解,是陣發性還是持續性,疼痛間隔時間、發作頻率、疼痛程度改變等。

5.伴隨症狀 注意詢問腹痛時是否還有其他症狀。

  • 關節痛

1.起病時間及發病情況 應詢問關節痛起始時間和起病方式,通常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創傷性、痛風性、化膿性關節炎多為急性發作;類風溼關節炎多慢性發病,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發病緩慢。

2.病因及誘因 發病前幾天或幾周內有咽喉部疼痛、發熱是鏈球菌感染的表現;腹瀉、痢疾、結膜炎和尿道炎是賴特綜合徵、反應性關節炎的首發表現。

3.主要症狀特點 瞭解關節痛的部位,如75%的痛風關節炎患者首發部位為足趾、跖趾關節;60%的成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首發部位為腰背部。關節痛的程度與關節病變的輕重一般是平行的。詢問關節痛的性質是痠痛、脹痛、灼痛還是劇痛,局部有無腫脹、充血,有無功能障礙及其程度,詢問關節痛加重及緩解的因素,是否呈遊走性,如骨關節炎在休息時緩解,運動時加重。

4.病情發展與演變 典型的類風溼關節炎,首先以某一個或幾個近指間關節起病,進行性發展為多個關節、對稱性,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侵犯;風溼熱的關節炎則表現為遊走性四肢大關節炎,而手和足的小關節受累較少;痛風性關節炎則以反覆發作的單關節炎多見;反應性關節炎則以下肢關節和非對稱性分佈為特點。

5.伴隨症狀

(1)關節痛伴發熱、畏寒、局部紅腫和灼熱見於化膿性關節炎。

(2)關節痛伴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納差見於結核性關節炎。

(3)關節痛伴小關節畸形、僵硬見於類風溼關節炎。

(4)關節痛伴發熱、心肌炎、舞蹈病見於風溼熱。

(5)關節痛伴血尿酸增高見於痛風。

(6)關節痛伴皮膚紅斑、光過敏和多器官損害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

(7)關節痛伴皮膚紫癜、腹痛、腹瀉見於過敏性紫癜。

6.診治經過 就診前做過何種檢查,如X線檢查、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如何,接受過何種治療,如局部穿刺,服用解熱鎮痛藥的療程、劑量、療效等。

7.一般情況 起病以來的飲食、精神、體力、睡眠及大小便情況。(文都醫考)

8.其他病史 詢問家族史、藥物過敏史、既往史、個人史、不潔性接觸史、不良嗜好史。

(1)腹痛伴有發熱、寒戰提示有炎症存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