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

劉軍旗


"

劉軍旗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呂達 攝影


小城村的清晨,是在一片繁忙中醒來的。

4點30分,郭祖良在微信群裡敲出三個字:起床啦!幾分鐘後,村西北1300畝的中草藥基地裡,已是幹勁沖天。

日頭越爬越高,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淌。看著腳下的蒲公英、菊花、地黃鬱鬱蔥蔥,一張張黝黑的面龐仰天露出欣喜的容。

不到5年時間,因郭祖良的歸來,更因他的帶頭幹,小城村的故事越來越動聽。

生意再大,也要回家

"

劉軍旗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呂達 攝影


小城村的清晨,是在一片繁忙中醒來的。

4點30分,郭祖良在微信群裡敲出三個字:起床啦!幾分鐘後,村西北1300畝的中草藥基地裡,已是幹勁沖天。

日頭越爬越高,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淌。看著腳下的蒲公英、菊花、地黃鬱鬱蔥蔥,一張張黝黑的面龐仰天露出欣喜的容。

不到5年時間,因郭祖良的歸來,更因他的帶頭幹,小城村的故事越來越動聽。

生意再大,也要回家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呂達 攝影

車過封丘縣城,一路北去5公里,就到了王村鄉小城村。

一切又彷彿回到了20多年前。

20來歲時,郭祖良就已經是遠近有名的“小能人”,每到莊稼收割的季節,他挨家挨戶收糧食,整天一身土,沒日沒夜地幹,脖子上挎個包,一個人一天過磅20萬公斤,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元。

“那時候年輕,也不知道累,把本地的糧食賣出去,還南下貴州、北上東北跑運輸、組織貨源。”郭祖良回憶。

30歲那年,小有成就的郭祖良開始轉型,在鄭州開酒店、做工程、辦傳媒公司,很快買了房、安了家。弟弟、妹妹也都在鄭州,兄弟姊妹都住在一個小區,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愜意。

儘管那時候他已經是村“兩委”的一員,平時村裡遇見難事,也慷慨解囊,但畢竟生意在外,難以全身心投入。“從2008年到2014年,只有村委會,班子不健全,可以說是亂、弱、散,多年選不出村黨支部書記。”郭祖良回憶。

2014年年底,王村鄉黨委再三邀請郭祖良回村,力薦其為村黨支部書記。夜深人靜,郭祖良悄悄告訴了妻子,對方沒有作聲。他又徵詢同鄉群眾意見,得了個“村裡那麼亂,無論誰幹,也幹不成啥”的結論。

作為一名有近1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一時間,郭祖良一遍遍地問自己:當初入黨是為了什麼?僅僅圖個名聲嗎?黨員不是榮耀。沾什麼利嗎?更不是。他想起了當過獸醫、在方圓幾裡很有名氣的父親的一句話:無論做啥事,光考慮個人得失幹不成。

第二天,他撥通了老父親的電話,老父親沉默片刻,然後說了一句話:給你三年時間!

三年?電話那端的郭祖良有些驚訝,但瞬間又明白了其中的深沉囑託。

轉讓了生意紅火的酒店,叫停了熱火朝天的工程,郭祖良從鄭州安逸的小家,回到了小城村這個大家。

一組組鏡頭記錄了當時回村的鏡頭。車子在村裡轉了一圈又一圈,從主街道到背街小巷,到處都是水坑,還磕了幾次底盤。郭祖良找了個稍微高一些的地兒,讓其他人先下車,然後調了車頭,自己才踮起腳尖下了車。

“我要看看三年到底能幹些啥,小城村三年能變啥模樣!”至今,這組照片不僅保存在郭祖良的手機裡,還在村“兩委”辦公室時常播放著。

人回來了,但幾乎一窮二白。村“兩委”沒有辦公地點,村裡就一個農家書屋,一張課桌、三把椅子,堆滿了灰塵,結成了蜘蛛網。

郭祖良打開了自家的院落,把這個9年沒有進門的家,當做了村“兩委”臨時辦公點。接著,做的第一件事,自掏腰包買了8個大喇叭,跟村民一起分別安裝在四個不同的方向。

“郭書記,弄這玩意兒幹啥?”有人不解。

“傻小子,打仗沒有武器能打贏嗎?這是宣傳黨的好政策、發動群眾的武器!”郭祖良邊下梯子邊說。

喇叭一響,沉寂多年的村莊,便有了無限生機。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郭祖良琢磨了一番,還是先從電和路著手,“沒有光,群眾生活不踏實,走路也不穩當啊!”

他又一次自掏腰包,改造了村裡的供電設施,安裝了路燈,硬化了村裡道路。

群眾吃水還有問題。郭祖良帶著黨員群眾,天天泡在工地上,硬是把自來水接到了每戶村民家裡。看著兒子和鄉親們一起沒日沒夜地幹,老父親很欣慰,更有行動,在村裡支了個大鍋,天天給他們做飯熬菜。

幹一件,成一件,接著再幹。不停歇的郭祖良,勁頭更足了。

“群眾不富,不是好乾部”


"

劉軍旗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呂達 攝影


小城村的清晨,是在一片繁忙中醒來的。

4點30分,郭祖良在微信群裡敲出三個字:起床啦!幾分鐘後,村西北1300畝的中草藥基地裡,已是幹勁沖天。

日頭越爬越高,汗水順著脖子往下淌。看著腳下的蒲公英、菊花、地黃鬱鬱蔥蔥,一張張黝黑的面龐仰天露出欣喜的容。

不到5年時間,因郭祖良的歸來,更因他的帶頭幹,小城村的故事越來越動聽。

生意再大,也要回家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呂達 攝影

車過封丘縣城,一路北去5公里,就到了王村鄉小城村。

一切又彷彿回到了20多年前。

20來歲時,郭祖良就已經是遠近有名的“小能人”,每到莊稼收割的季節,他挨家挨戶收糧食,整天一身土,沒日沒夜地幹,脖子上挎個包,一個人一天過磅20萬公斤,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元。

“那時候年輕,也不知道累,把本地的糧食賣出去,還南下貴州、北上東北跑運輸、組織貨源。”郭祖良回憶。

30歲那年,小有成就的郭祖良開始轉型,在鄭州開酒店、做工程、辦傳媒公司,很快買了房、安了家。弟弟、妹妹也都在鄭州,兄弟姊妹都住在一個小區,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愜意。

儘管那時候他已經是村“兩委”的一員,平時村裡遇見難事,也慷慨解囊,但畢竟生意在外,難以全身心投入。“從2008年到2014年,只有村委會,班子不健全,可以說是亂、弱、散,多年選不出村黨支部書記。”郭祖良回憶。

2014年年底,王村鄉黨委再三邀請郭祖良回村,力薦其為村黨支部書記。夜深人靜,郭祖良悄悄告訴了妻子,對方沒有作聲。他又徵詢同鄉群眾意見,得了個“村裡那麼亂,無論誰幹,也幹不成啥”的結論。

作為一名有近1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一時間,郭祖良一遍遍地問自己:當初入黨是為了什麼?僅僅圖個名聲嗎?黨員不是榮耀。沾什麼利嗎?更不是。他想起了當過獸醫、在方圓幾裡很有名氣的父親的一句話:無論做啥事,光考慮個人得失幹不成。

第二天,他撥通了老父親的電話,老父親沉默片刻,然後說了一句話:給你三年時間!

三年?電話那端的郭祖良有些驚訝,但瞬間又明白了其中的深沉囑託。

轉讓了生意紅火的酒店,叫停了熱火朝天的工程,郭祖良從鄭州安逸的小家,回到了小城村這個大家。

一組組鏡頭記錄了當時回村的鏡頭。車子在村裡轉了一圈又一圈,從主街道到背街小巷,到處都是水坑,還磕了幾次底盤。郭祖良找了個稍微高一些的地兒,讓其他人先下車,然後調了車頭,自己才踮起腳尖下了車。

“我要看看三年到底能幹些啥,小城村三年能變啥模樣!”至今,這組照片不僅保存在郭祖良的手機裡,還在村“兩委”辦公室時常播放著。

人回來了,但幾乎一窮二白。村“兩委”沒有辦公地點,村裡就一個農家書屋,一張課桌、三把椅子,堆滿了灰塵,結成了蜘蛛網。

郭祖良打開了自家的院落,把這個9年沒有進門的家,當做了村“兩委”臨時辦公點。接著,做的第一件事,自掏腰包買了8個大喇叭,跟村民一起分別安裝在四個不同的方向。

“郭書記,弄這玩意兒幹啥?”有人不解。

“傻小子,打仗沒有武器能打贏嗎?這是宣傳黨的好政策、發動群眾的武器!”郭祖良邊下梯子邊說。

喇叭一響,沉寂多年的村莊,便有了無限生機。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郭祖良琢磨了一番,還是先從電和路著手,“沒有光,群眾生活不踏實,走路也不穩當啊!”

他又一次自掏腰包,改造了村裡的供電設施,安裝了路燈,硬化了村裡道路。

群眾吃水還有問題。郭祖良帶著黨員群眾,天天泡在工地上,硬是把自來水接到了每戶村民家裡。看著兒子和鄉親們一起沒日沒夜地幹,老父親很欣慰,更有行動,在村裡支了個大鍋,天天給他們做飯熬菜。

幹一件,成一件,接著再幹。不停歇的郭祖良,勁頭更足了。

“群眾不富,不是好乾部”


新鄉故事:奮鬥的人生最動聽


2015年,精準扶貧攻堅戰打響。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封丘縣,開闢六大戰

區,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氣概,集中攻克貧困這個“山頭”。

那時,過慣了城市生活的郭祖良,甚至還不知道啥是扶貧、怎麼扶貧。一天中午,上級召開緊急會議,面對提問,郭祖良對村裡有多少貧困戶答不上來,身上出了一層汗。

回到村裡,他邊啃燒餅,邊查看臺賬,一摸底兒,嚇了一跳,連族內的叔伯兄弟家還是貧困戶,也有的人員不該在列。燒餅扔在了一邊,緊急開會,“要想精準扶貧,首先得篩一篩,過了精準識別這一關”。

“在農村,不管啥會,得公開公平公正,不能光找跟自己對勁的人來開。”郭祖良與村“兩委”幹部、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一起商議,一起決定,該扶的一個不能少;不該進入的,誰也不行。

曾有一段時間,郭祖良早晨從鄭州開車往村裡趕,中午簡單扒拉一碗麵條又趕回去,往往人剛到黃河邊,那邊電話來了,村裡扶貧的事兒扎堆。

父親說,幹啥事兒,不能半途而廢。要幹,就踏踏實實地幹,幹出個樣子來。

經過這一次,他真正明白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緊迫性,徹底把一年四季的衣服帶回了小城村,真正融入了故土。

小城全村316戶,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達89戶,目前還有5戶群眾沒有脫貧。村裡有耕地1650畝,以前靠種玉米、小麥,老百姓收入低,脫貧難度大。讓鄉親脫貧、走上富路,並非易事,但只要一錘接一錘地敲,沒有實現不了的道理。

深夜,郭祖良躺在小時候的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眠。他想起了一個人——臧雲彩,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業務精湛,更有家鄉情結。他還迸發出一句話:群眾不富,不是好乾部。

第二天,他一方面聯繫臧教授,一方面請人把這句話刻在了村裡最醒目的位置,以時刻警醒自己。

“俺村得脫貧,臧教授,您得多幫忙。”

“中藥材可是寶啊,一畝藥材,十畝田!”郭祖良一臉興奮,隨即開現場會,發動群眾報名。貧困戶郭祖彬第一個報名。

4月,是種地黃的最佳季節。眼看小麥長到腿窩了,首批報名者誰也捨不得鏟麥子。作為村支部書記,郭祖良壓力更大,“萬一種不成,咋有臉見鄉親?”他再次召開大會,算了一筆賬:一畝麥子淨收成幾百元,而一畝藥材純收入四五千元。就說這地黃吧,種多種少是自己的,萬一賠了,我個人補貼麥錢!

“書記會坑咱?”“他扔了生意,從鄭州回來,人家圖個啥?”郭祖彬頂住村民議論、老伴數落的壓力,種了4.5畝地黃。全村種植戶由50戶變為了10戶,畝數由120畝減到了50畝。

他帶著村“兩委”做通村裡致富能手郭敬黨的工作,成立封丘縣小康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村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保險公司”運營模式;與安徽企業達成協議,以自己的企業為擔保保障貧困戶按期收益,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如今,合作社成員已經發展到200多戶,流轉土地近1300畝,“越種越多,像滾雪球似的”,許多村民尤其是留守婦女不用出村,就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

“‘一碗水端平’,群眾才服你”

基層尤其農村工作不好乾,成為普遍認知。儘管也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郭祖良更認為,做群眾工作得講大道理,幹部要帶頭,做到“一碗水端平”,群眾才服你。這其實就是方法論的問題,有了這些,再難的工作也不再難,越幹越有勁兒,越幹越體現人生價值。

他的工作方法是,以身作則,把隊伍帶起來;定規矩,把文明鄉風提起來;共同致富,把產業強起來。

“你看,我們的幹部有多拼,大晌午頭還在義務幹活。”郭祖良指著百米開外的田地動情地說。那是村“兩委”幹部郭祖尚正開著除草機,清理合作社田地的雜草,頭頂是焦灼的日頭,身後一片蔥綠。

小城村村“兩委”有7人,其中1人是後備幹部,他們大多比郭祖良年輕。作為村支部書記,郭祖良的工資比他們都高些,但村裡公益事業需要花錢,都是他自個兒掏腰包,工資發下來,他又勻給其他幹部。在一些地方,閒暇時候,聚眾打牌、喝酒乃至鬧事的現象時有發生,蓋新房、辦紅白事相互攀比。之前的小城村也不例外。

郭祖良先給村幹部開會:“我保證不進牌場,你們誰也不許去。當幹部不帶頭,群眾誰聽我們的?”

教育幹部,同時尊重老黨員。每逢開會,郭祖良先傳達上級精神,鼓勵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但批評人也毫不留情面,不搞背後亂說亂做那一套。村裡有了急事、難事,他總是到老黨員家裡,聽一聽建議,學一學經驗。

這幾年,小城村慢慢富了,每年蓋新房的有一二十戶。村“兩委”出臺村規民約:房子只蓋8米高,統一樣式和色調,院內地面不能超過門前路30釐米,誰也不能超。新房蓋好一週內,房前屋後的垃圾要清理乾淨。村裡辦喪事,本村人不能送鞭炮,不製造汙染。

“之前有的群眾,蓋了兩層還想著蓋三層四層,在農村蓋那麼高幹啥?浪費不說,還形成攀比。統一定個規矩,給有錢人省個錢,給沒錢的下個臺階,為小城村贏得好民風。”郭祖良說。新規定實施以來,大家都很贊同。

集體空,沒人聽。為了做大做強集體經濟,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村裡的合作社由最初的直接銷售,逐步對中藥材進行初加工。目前,小城村生產有蒲公英茶、菊花茶等產品。在市委主要領導的有力支持下,小城村成功爭取到省財政廳投資2500萬元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

68歲的貧困戶郭文省老人,大半輩子沒有存過款,現在銀行存摺上的錢,夠吃夠喝夠養老。識字不多的他,在院牆上寫了“共產黨萬歲”5個字。“我們聘請了河北設計專家,科學謀劃了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千畝中藥材花期觀賞為景點,建設中藥材特色旅遊小鎮,建設研學旅行基地,傳播中醫藥文化,打造‘養生小城’,使‘三產’同步,‘三生’融合發展。”提及未來的小城,郭祖良信心滿懷。

讓群眾心服口服,還要公開公正,關鍵要規範運行好村級“小微權力”,讓其有範圍、有約束、有監督、公開透明。為此,他帶領小城村的幹部群眾,通過公開亮權、嚴格控權、陽光晒權,讓村民們實實在在地參與到對黨務、政務、村務中去,消除群眾的疑慮,化解各種矛盾,調動群眾參與村中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村內各項事業繁榮發展。

現在的小城村,村支部就是村民的主心骨,就是幹部的指揮部,群眾對支部有感情,支部在群眾中有威望。村裡大事小事,首先要看村民是不是滿意。從發展中草藥種植到舊村改造,從養生小城建設到發展田園綜合體建設,都是村支部先拿主意,交由群眾討論,徵求意見到戶,思想工作到人,正因為認識一致、思想統一,大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幹勁十足。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古色古香的小城村,漸漸舒展出美麗的畫卷。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一定特別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