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嗆奶,媽媽的處理方法太重要了

新生兒 肺炎 推拿 媽咪寶貝傳媒 2019-07-06

寶寶喝奶嗆著了,趕緊抱起來拍拍背……可不是嚇唬寶寶,這個動作是大錯特錯的!嗆奶時豎抱,如果嗆奶量少,奶液有可能被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如果嗆奶量多,那就更加危險,有可能堵塞氣管,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寶貝嗆奶,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太多擔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新生兒嗆奶的原因,以及正確的護理方法。

【新生兒為什麼容易嗆奶?】

1.生理性嗆奶

● 生理解剖結構所致

由於寶貝的胃容量較小,胃壁的彈力纖維、肌肉和神經系統發育均尚未成熟,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較為鬆弛,而幽門(近十二指腸處)的括約肌較緊,即入口鬆、出口緊,加上寶貝胃結構位置與成人相比明顯水平位,所以極容易發生吐奶、嗆奶的問題。

寶寶突然嗆奶,媽媽的處理方法太重要了

● 餵養或護理方式不當

基於寶貝具有上述生理解剖結構的特點,當餵養方式或護理方法不當時,如:餵奶時因媽咪的乳頭內陷、寶貝在吸吮母乳時含接的方式不正確、奶瓶前端未堵滿奶液、寶貝吃奶的速度過快等使得寶貝吞入了大量的氣體;剛喂完奶媽咪就為寶貝洗澡、換尿布等,使得寶貝的體位頻繁發生變化等均會增加寶貝吐奶、嗆奶的機會。

【寶寶嗆奶正確的做法是】

1、將寶寶的頭部轉向一側,防止吐出物吸入氣管。

2、這時可將寶寶身體向頭的同側偏,同時用空心掌拍拍寶寶後背。

如果寶寶嗆奶量比較大,要讓寶寶趴到你的腳上,讓寶寶低頭,並用空心掌拍打幾次,利於奶液流出。

嗆奶時,可以讓寶寶哭一會兒,有利於加大呼吸動作,保持呼吸道順暢。

【預防寶貝嗆奶、吐奶的8個有效方法】

1.先換尿布後餵奶

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吧。當寶貝肚子飽飽的時候,被媽咪左翻右翻,還被拎起雙腿墊尿布,寶貝不吐奶才怪呢。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貝吐奶。

寶寶突然嗆奶,媽媽的處理方法太重要了

2.合理的餵奶間隔

新生寶貝要按需餵養,但也不能一哭就給寶貝餵奶,避免過度餵養。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寶貝胃部飽脹,以至吐奶嗆奶。

3.適宜的餵奶姿式

媽咪坐著餵奶,相對躺著餵奶造成寶貝嗆奶的機會要少。因為懷抱裡的寶貝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躺著餵奶的寶貝稍一晃動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迴流而嗆奶。

4.正確的含接口型

餵奶時,媽咪應注意將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塞入寶貝的口中,而不是僅僅將乳頭塞入,否則寶貝吃奶時容易吸入空氣。空氣吸入過多,在胃內與奶汁混合,氣體上排時會將奶汁一齊帶出,容易造成寶貝嗆奶。

5.餵奶後給寶貝

寶寶突然嗆奶,媽媽的處理方法太重要了

給寶貝喂完奶後,媽咪不要立即把寶貝放到床上,而應將寶貝豎直抱起,讓他趴在媽咪肩頭,媽咪同時用手輕拍寶貝背部,讓那些隨吸吮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打嗝兒),之後再放下寶貝就不易吐奶嗆奶了。

6.吃完奶右側臥

寶貝在吃飽後,可以考慮右側臥位10~15分鐘,因右側臥位時胃的賁門口位置較高,幽門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較易通過胃的幽門進入小腸,可防止嗆奶。

7.排除鼻腔阻塞

餵奶前,媽咪先看一下寶貝是否鼻腔阻塞,如果是,最好先清潔鼻腔再餵奶,避免寶貝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發生嗆奶。

8.大小合適的奶嘴孔

如果寶貝是喝配方奶,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奶嘴,奶嘴孔過小,寶貝就要用力吸吮,容易導致空氣與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嗆奶;奶嘴孔過大,寶貝吸吮時又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咳嗽。餵奶時奶瓶後部要略高於前部,使奶汁始終充滿奶嘴和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如果寶貝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就每吸15~20口時將奶嘴移開,輕拍寶貝的背部以排除過多的空氣,休息一會兒後再喝。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