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今年新增24家ST公司 淨資產為負成主因

新三板 財會 軟件 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9
新三板今年新增24家ST公司 淨資產為負成主因

每經記者 張禕

4月28日,2017年五一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全國股轉公司一口氣連發13份風險警示公告,宣佈1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戴帽“ST”。至此,含股轉還沒公告但主辦券商已作警示的2家公司在內,2017年新三板新增的ST股已達24支。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ST股的數量與市場規模成正比關係,而且較早公佈業績的掛牌企業平均盈利狀況要好於較晚公佈業績的掛牌企業,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沒有披露2016年年報,因此預計今年ST股的數量存在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24家掛牌公司加入ST陣營

4月18日,2017年新三板首家“戴帽”公司出現,掌櫃軟件(836682)因期末淨資產為負被股轉實行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更改為“ST掌櫃”。

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約為85萬元,不但較2015年同期下降了49.73%,而且已是連虧三年,2014-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14.49萬元、-146.1萬元以及397.57萬元,截至2016年底,掌櫃軟件的淨資產為-60.8萬元。

ST掌櫃於2016年4月6日掛牌新三板,是一家專業致力於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服務,以軟件研發、銷售及軟件服務為主要業務的科技企業。對於公司當前的狀況,ST掌櫃董祕樑巧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原來主要做工廠大型ERP項目,從去年開始轉向主力推廣iPOS掌櫃雲端餐飲系統,“目前製造業的大環境不太理想,而餐飲業的空間很大,我們也很看好這個市場。”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掌櫃軟件以免費、低價、給予經銷商和代理商價格的折扣等方式吸引客戶,使得客戶數雖在上漲,但因為客單價下降,總營業收入在降低。雖然樑巧懿表示今年將調整公司經營策略,繼續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將向國外市場滲透業務。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餐飲信息化領域技術門檻低、競爭者眾多,想要快速推廣切分市場,並非易事。

繼掌櫃軟件於4月18日成為ST掌櫃後,又有美好世界(832237)、中標科技(833345)等多家掛牌公司陸續被股轉宣佈戴帽“ST”。此外,在4月28日披露了2016年年報的現代農裝(430010)和英多智能(835096)也被主辦券商提示將被實施風險警示。截至4月28日,2017年的新三板市場新增ST股已達24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告發現,上述24家公司中,有21家是因為2016年期末淨資產為負“戴帽”,佔比近9成,另外還有3家公司是因為2016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報遲到現象屢見不鮮,除了大量公司2016年年報披露時間比預計時間推遲外,截至4月28日,仍有不少公司沒能按規定及時出爐年報。“一些業績較差的掛牌企業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公佈業績,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情況會大量增加。”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表示,加上目前掛牌企業數量比一年前增加了近5000家,而ST股的數量與市場規模一般會呈正比關係,因此今年ST股的數量存在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近三年20企業因資不抵債戴帽

按照全國股轉系統業務規則,如果掛牌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或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以及出現股轉規定的其他情形,將會在股票簡稱前面加註“ST”標識以實行風險警示。因此,在每年年報披露後的上半年,ST股會集中出現。

記者根據Choice數據統計發現,在2017年以前,新三板上共有28支股票戴帽“ST”,且數量在逐年增加。而究其被“ST”的原因,大多與業有關。記者用Choice軟件統計2014-2016年出現的28支ST股發現,其中有20家公司因淨資產為負導致被ST,佔比約為七成。

回看2014年,新三板擴容後數月,就有兩家掛牌企業被“ST”風險警示,因為2013年期末淨資產為-969.43萬元,津倫股份(430197)成為了新三板上第一支ST股,而樺清股份(430232)因為財報審計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成為了第二支被ST的股票。到了2015年,新三板有7家掛牌公司被“ST”,其中5家2014年期末淨資產為負、2家財報審計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在2016年年報披露後,被“ST”的掛牌公司數量進一步擴大到了19家,涉及設備製造、互聯網、教育、零售、服裝等多個行業,其中14家2015年期末淨資產為負、5家財報審計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從具體數據看,上述淨資產為負的公司在負債程度上各不相同,輕的不過百來萬元,重的則高達上億元。醫藥及醫療器材零售企業康之家(834888)於2015年12月登陸新三板,但因為2015年期末淨資產為-153.82萬元,掛牌還不到半年就變成了“ST康之家”。而為汽車配件生產商、經銷商、修理廠和修理工打造汽車配件交易服務平臺和汽車服務生態圈的互聯網企業諸葛天下(833933),2015年雖實現了9577萬元的營業收入,卻在大規模擴張中鉅虧6.4億元,期末淨資產為-2.88億,於2016年4月更名為“ST諸葛”。

ST股境況迥異

記者在4月28日的Choice數據系統中看到,2016年戴帽ST的19家掛牌公司中,有14家披露了2016年年報,其中7家淨資產由負轉正,另外7家卻仍是資不抵債,摘帽無望。雖然幾乎是在同期成為風險警示的對象,但經過一年的發展,這些公司的境況現在卻是各不相同:一些仍是經營艱難,主動退出新三板市場,也有的被投資者看中,獲得融資甚至被收購,境況開始好轉甚至逆襲摘帽。

ST巨環(830967)今年元旦剛過,就發佈公告稱擬申請摘牌。而停牌一年多甚至個別在新三板市場風波不斷的ST鑫秋(832268)已放棄聘請審計機構對公司財務進行審計,如果公司無法披露2016 年年度報告,按照股轉規定,將被強制摘牌。

去年被戴帽的ST天涯(833359)歷時近一年,終於在今年2月完成一輪定增,以每股22元發行300萬股,募集資金6600萬元;ST娛通(834161)也在去年通過定增募集到資金7000萬元。兩家公司2016年期末淨資產均由負變正。

而ST亞錦在重組後迎來新生。得益於2016年2月大豐電器將持有的南孚電池60%的股權認購ST亞錦發行的26.4億元的股份。2016年末公司淨資產達到了31億元,營業收入為21.89億元,同比增加1.14%,淨利潤為3.07億元,同比增加1.82%。目前,該公司的證券簡稱已經恢復為“亞錦科技”。截至4月28日收盤,擁有8家券商做市的亞錦科技市值在100億元左右。

“但是準註冊制的新三板公司特別是ST公司殼資源的價值不高,類似於ST亞錦如此通過重組借殼摘帽的案例的出現概率不會太大。”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表示,淨資產為負,說明公司的經營已經遇到了巨大的問題,且難以扭轉局面,單純靠內生增長摘帽難度很大,如果獲得融資,那麼公司期末淨資產就有可能為正值,因此多數新三板ST企業更多的是寄希望於獲得融資來改變命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