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機場高速將北延南四環 可再生能源使用佔比全國最高

來源:新京報

北京大興機場高速將北延南四環 可再生能源使用佔比全國最高

記者12月12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瞭解到,正在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除使用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外,還將建設地源熱泵系統、光伏發電系統、汙水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總量將佔機場能源消費總量的10%。

年均停電時間小於30秒

作為一個佔地超過4.1萬畝的大型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新增負荷初期預計(2025年)23萬千瓦,終期飽和負荷(約在2035到2050年間)44萬千瓦。

記者從市發改委相關工作部門瞭解到,為保障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9月底前建成通航,“十三五”期間在大興國際機場地區規劃建設1座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2座機場外的110千伏變電站及4座機場內的110千伏變電站(近期建設2座)為大興國際機場供電。

預計全部建成後,將新增變電容量372萬千伏安,大興國際機場及臨空經濟區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9%,年均停電時間小於30秒。

其中,新航城變電站於2018年7月開工;楊各莊、張家務變電站於2018年7月初投產;大興國際機場東、西兩個變電站已具備發電條件;張華變電站已於2017年投產,廣廈變電站已於2018年7月開工。大興國際機場1號站外電源已於10月15日開工,2號站外電源工程於5月底開工。

雙路氣源保障天然氣供應

記者從市發改委瞭解到,大興國際機場將採用清潔能源供熱(冷),規劃採用鍋爐房供熱,集中製冷站(電驅)供冷,分別設置3座天然氣鍋爐房和2座集中製冷站。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興國際機場近期氣源引自羅奇營高壓A天然氣調壓站,規劃在大興國際機場場內新建1座次高壓天然氣調壓站,沿京開高速公路和大禮路新建天然氣管線與蘆求路現狀次高壓天然氣管線相接。

同時,考慮為大興國際機場提供雙路氣源保障,規劃在大興國際機場外新建1座高壓天然氣調壓站,近期氣源引自六環路現狀天然氣管線,遠期引自陝京三線天然氣門站。

國內運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機場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堅持綠色建設理念,可再生能源總量佔機場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10%以上,是目前全國運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機場。

可再生能源主要應用在停車樓頂、貨運區屋頂、公務機庫、能源中心完成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建設;在蓄滯洪區周邊、公務機樓、飛行區服務設施建設淺層地熱利用設施;在汙水處理廠配置汙水源熱泵等區域。

看點1

地源熱泵項目滿足能源總量8%需求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項目位於永定河蓄滯洪區內,結合冰蓄冷和電製冷技術,輔以區域燃氣鍋爐調峰,有效解決了機場257萬㎡配套建築的供熱製冷問題。

整個系統將建設2個地源熱泵能源站。其中,地源熱泵1號站為蓄滯洪區西側主幹一路以南和蓄滯洪區東側的功能用房提供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本期供能面積為51.0萬㎡,遠期供能面積約為142萬㎡

地源熱泵2號站為蓄滯洪區西側主幹一路以北的功能用房提供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本期供能面積為46.15萬m2,遠期供能面積約為115萬㎡。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一個大型集中的地源熱泵標誌性項目,多采用市政熱力、地源熱泵系統、煙氣餘熱利用熱泵系統並聯技術,地埋管總量超過了10000根,對系統設計、工程施工到後續的調試運行,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看點2

光伏系統年均發電量達610萬度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機場貨運區、東跑道、公務機區三塊區域建設了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將一次性開發建成,年均發電量達到610萬度,約佔機場總能源使用的1%。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飛行區北一跑道鋪設的光伏系統,是國內首個民航系統跑道周邊的光伏系統。該系統開闢了機場光伏應用新天地,對未來民航領域進一步推進光伏系統建設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創新具有強有力的示範效應。

“將地源熱泵、光伏與常規能源進行了有機結合,在保障機場供能安全可靠的提前下,實現多能互補,將環保、節能的社會效益與降低能源成本的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探索和開拓了機場未來的綠色能源新模式。”該負責人說。(記者李玉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