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有過童年創傷的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心理學 平安健康心理 2019-04-04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與超越》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兒童時期的自卑情結是源於一個兒童和社會情感的關聯程度。而社會情感的起始就是兒童所在的家庭,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核心家庭對其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中的氛圍和養育者的撫養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社會情感和心理的走向和發展。

心理學家:有過童年創傷的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兒童的原始核心家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原生家庭,它對一個人的影響和塑造最開始於孩子各方面都薄弱的時候,阿德勒指出,一個孩子大概在五歲左右就開始自我建造看待世界的思維體系,這種體系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不斷的強化。

而五歲之前的思維、認知和情感體驗以及形成大部分是來源於原生家庭。由此可見從一個負面消極的家庭走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會帶著一顆自卑而落寞的玻璃心。

心理學家:有過童年創傷的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少年犯,回溯他們的經歷不難發現一個共性:他們童年時期都有著不幸的遭遇,比如,和自己的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安全感不足,而在追求心理補償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自己從來都是不被肯定的,自己是極度自卑,不可改變的。心理學家認為,有過童年創傷造的人在追求心理補償的時候容易陷入二個誤區中。

心理學家:有過童年創傷的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一、 過猶不及

很多兒童在童年的時候被動的接收了很多負面的評價和對待,他們小的時候,不論是判斷力還是評估自己的能力都是薄弱的。所以,在他們的思維中,家人尤其是父母對他們的評價和對待就是他們的尺子和標準。於是,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將這種負面思想根植於潛意識成為自己的意識和認知。

在經歷了一些生活挫折後,潛意識中的負面評價就會被喚醒,正好印證了自己的錯誤認知。這個時候不良的體驗就會讓他備受煎熬,而逃避這種心理煎熬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逃避,規避當下的困難和挫敗,規避之前的心理傷害。最終這種規避態度就變成了他條件反射式的應對機制。

心理學家:有過童年創傷的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二、 矯枉過正

在原生家庭中,受傷的兒童通常是有著自卑情結的,而自卑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會微微弱弱、過分小心,而有的人則會咄咄氣勢,吹毛求疵,攻擊性極為強烈。心理學上也稱之為:心理補償過度,當心理補償過度的時候,人們就會故作堅強、假裝獨立,其實他們內心弱的很,這就是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應對機制,這種機制未免矯枉過正了,對自己是全然沒有好處的。

但是,原生家庭對一個的影響不是捆綁一個人一輩子的桎梏,一個人倘若敢於直面內心那個弱小自卑的自己,找出根源,然後進行自我醫治和恢復,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無形中已經變得感受良好,能夠積極的處理和應對很多事情了,心裡力量也會變得強大起來。

參考資料:《自卑與超越》

本文為平安好醫生健康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